分享

留学真正的意义,是让理想落地

 毛毛虫_Claire 2021-12-29

关于我的一切和有用的推文点图片都可以找到哦!

小伙伴们,我最近忙着搬家,更新的没有那么频繁。

太累了!收拾新家的同时还是带娃去各种游乐场放电!虽然都是在澳洲,但是从堪培拉到布里斯班开车需要13个小时。

尤其是在清点物品的时候,发现有一半物品都是两个孩子的玩具啊!

想当初我和大厨在英国生活了8年,也不过收拾了8个海运箱到澳洲。

现在家里人口多了,杂七杂八的家具装满了一整个超大的集装箱。

之前发了搬家的消息在微博上,有很多小伙伴问为什么我想换国家就换国家,想换城市那么轻易的就搬了。在我看来,如此“自由的生活”应该得益于我们海外读博的经历吧?

可以让我们相对比较容易的找到份工作,无论是在哪个国家还是哪个城市。也可以让孩子和我们一起体会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

新家的窗外,好喜欢布里斯班的气候呀!

说到这个问题,其实我的后台经常会收到一些小伙伴关于留学问题的私信,这些问题也分为几个阶段式,有出国之前纠结的、有留学中困惑的、有毕业就业两难的。

每次读到这些私信,我非常能设身处地地理解这些小伙伴的心情,因为我的留学生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也曾为学业担忧,也曾有语言沟通不顺、远离故乡之苦,但好在这些困难都已经被克服了。

现在我定居在国外,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变成了“脚踏实地在国外生活的俩孩妈”,年少时理想算是真正落地了。能实现理想(无论大小),我始终认为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谈谈我的留学理想

1

// 理想的萌芽期

出国留学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在我有出国这个理念的时候,并没有思考过这么多。当时自媒体还没发展起来,我很难像现在一样从各大博主的Vlog和PO文中获取到想要的信息。当时我所认识的国外生活是《老友记》和《走遍美国》。

老友记

走遍美国

之前和大家说过,我所接触过的第一个国外事物是我父亲的同事,他有个在耶鲁留学的女儿,曾经给我一支签字笔。

现在想来,那就是开会时带回国的印着会议主办方名字的笔呀!

可那个时候我们都觉得这是一支来自耶鲁的笔,感觉用它写字就能直接常青藤了。

但就是这种无法直接获取国外信息的好奇感,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高中时期的我就立下了这个影响我一生的Flag:我想出去留学,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

2

// 理想的成熟期

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其实刚开始时大家的理想都非常“单纯”,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生活的思考,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就业机会、薪资待遇。

国内的情况一直非常“卷”,很多大企业招聘时对985或者211有硬性的标准,但相对来说,换算到国外学校会稍微宽松一点(我之前也说过,国外好大学也不水,也很难毕业,但相对来说,还没有那么卷)

而且我一直想通过硕士学位进行深造,所以大学四年我很努力地刷GPA、练语言。

真的毫不松懈,没有课的时间我也提前到教室去自习。周末一睁眼,很少赖床,稍微收拾一下就去图书馆了。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你真的经历过,就知道这句话不是鸡汤。

我后来也顺利在英国继续深造,直到现在定居澳洲。

留学真正的意义和收获

当我真正踏上留学之旅的那一刻,我还没意识到这是改变我人生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认为留学是我人生中非常棒的一个选择。

在留学的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纸文凭,还有一些能够滋养我一生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留学和单纯地出国旅游不一样,只有自己长期“浸泡”在西方文化中,才能够从根本上吸收下面我所提到的可贵之处。

1

// 自我独立

对大多数选择出去留学的朋友来说,真的是“掉一层皮”,独立基本是每个留学生的标配。

刚开始留学的时候,我每天从早到晚,无论是运动、上课、讨论、吃饭都要面对陌生的面孔,文化和语言上的不适应,导致在国内十分普通的社交活动都变得异常的困难。

生活上也什么都要自己来。大到租房,和房东讨价还价,买车,上保险,处理事故纠纷,小到买家具,组装家具,给车加油,换灯泡,把衣服抱到不同楼层的洗衣房。

这些以前以为离自己很遥远的事,都在出国之后的一瞬间扑面而来。原先在国内时我偶尔也当一把“小公主”,但出国后妥妥成为了“女汉子”。

2

// 边界意识

西方社会,人首先是个个体;中国社会里,人首先是集体里的一份子。

这一点,各有利弊吧。谈不上哪个好哪个坏。有时你需要身处在集体中的温暖,有时你也需要独处时的安静。

相信小伙伴们都听过 don’t judge others,但如果想要深切体会到这一点,还是要去感受一下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中有很强的家国概念,“家和万事兴”“邻里和谐”这些在国内来说非常重要;

但在西方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个体独立排在首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独立性,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避免谈及比如年龄,身高,薪酬等,对彼此的隐私绝不过多试探。

3

// 生活方式改变

在西方国家,大家对于健身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每周除了有固定去健身房之外,还热衷于各种运动。

澳洲本地人热衷于一些水上运动,欧洲国家的普遍喜欢踢足球。

健身人群也特别注重自己的饮食习惯,低碳水多蛋白质,所以我也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养成了很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我有时候会po一些自拍,常有粉丝评论我状态保持地不错,其实要得益于我出国以来多年坚持的好习惯。(其实是他们的饭菜太不好吃了哈哈哈)

4

// 思维方式转变

这部分是我感觉中外习惯差异最大的地方,下面分两点好好聊聊:

① 批判性思维。

现在的我不管是在哪里阅读到或者听到的任何信息和言论,都会条件性地逐字逐句去问自己,这个表述是否有逻辑漏洞。并且对某种说法会比较有个人地见解,不会单方面地去接受对方给我灌输的一些想法。

② 包容性思维。

出国让我的思维变得更包容,出国以后我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原来可以让人们的行为表现有那么大的差别,所以接受与自己不相同人和事物的程度大大提高,逐渐开始理解有人说“地球是个村的说法。”

留学中容易遇到的难题

在选择留学的路上,我们或多或少会面对一些难题。我做了一个“难题”整合,大家对照着看看自己是否有类似的困扰:

1

// 存在信息差

很多国内的同学无法大量获取和了解择校信息,导致存在一个非常大的信息差。在这种“盲选”下,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的痛苦直接×n倍!毕业时也会非常迷茫。

2

// 哑巴英语

国内学英语过于应试,提分困难,很多人通过多次刷分达到了留学门槛,但真正的能力却基本没有提升,真正到了国外依然开不了口,语言不通的社交问题经常让人emo!

3

// 无法快速适应国内外差异

对于中国学生,其实去国外读书的头两个月是很挑战的,一方面要适应语言(国外讲师的语速很快、带口音、俚语多等)另一方面要适应生活。

然而正式大学的课业,尤其是一年制的英国研究生,课程很紧张、学习量很大,如果这个时候既要适应语言、陌生生活,又要学新的东西,还要考虑回国后的工作,其实压力是很大的,也会让人哪一头都顾不到。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能在硕士刚开学,还未适应的时候就开始申请博士呢?

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个无解的难题!

如果能提前半年在国外,能很好的适应国外生活,那么到了研究生阶段就更加专心。

4

// 干扰因素过多

这点对于工作几年但不满意现状,还想出国读研深造的留学党来说非常“头痛”!

我们只有两条路走,但两条路都不好走。

在职备考,白天辛苦工作、晚上熬夜看书。想要“两手抓”,但结果可能是“两手丢”。

脱产备考,在家备考可能会被一些琐事干扰,如果家人不能理解你辞职再读书,也会产生很多矛盾。

如何解决难题?

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改变,计划也常常被打乱。

有些人因为自身有“留学困难”“担心疫情”的心理,索性放弃了留学之路。

但也有不少人,利用了这“停滞的两年”,拿到了理想的留学Offer,甚至有的已经顺利读完硕士。如果你也想在新的一年继续追逐留学的梦想,不妨看看EF的留学预科项目。

EF的留学预科项目,完美解决了这些“留学生困境”,而且与大家普遍意义上认知的“留学中介”很不同。

留学中介是帮助学生【在国内】准备雅思托福,代写文书,提交网申的,而EF的留学项目,是不需要学生考托福雅思,【直接出国】就读EF在国外的语言学校,在国外准备雅思托福、文书申请等环节。

疫情下申请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冒着风险的,所以在选择留学项目时需要更加“稳妥”,把综合风险降到最低。

EF的全新项目模式,能额外给大家带来这些优势:

① 因为是在国外备考,7*24全天候的英文环境,能扎扎实实地提升语言能力,达到实际能力与考试成绩的统一。

利用身在国外的优势实地考察学校,并且有专业的海外升学顾问辅导择校,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入坑”。

提前适应国外生活和学术环境,待到正式入读研究生/MBA项目时,可以避免“留学适应期”带来的对学业的影响。

远离国内杂事纷扰,在国外全日制的语言学校,能够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效率更高。

包住宿,不需要再自己花时间联系学生公寓或寄宿家庭;提供签证服务,一站式搞定出国,省心省时间。

在预科的课程上,EF的留学预科项目是这样安排的:

以9月开学,为期三个学期的英国硕士预科为例,不仅包含语言课程、雅思备考、留学申请,还提供英美教育体制下的必备学术技能,如论文写作、定量定性研究等中国学生比较欠缺的能力。

这次也为大家争取到了EF提供的福利大礼包:

疫情下的留学

自从疫情开始,我收到了非常多的私信,很多人都对于是否在这个节点继续出国留学有所担忧。

国内就业环境压力大,所以很多当初想要出国留学的人都选择考研,这也是近几年考研人数大幅增加的一大原因。在我查阅到的相关数据中,留学趋势仍然保持在稳定水平。

留学对于很多人来说仍然是刚性需求,国内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大量供给,产生了很大的“挤出效应”。

未来世界各国的交流只会更加频繁,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会减少,一个既懂中国文化,又具备全球视野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上依然吃香。

在疫情下谈及是否留学不应该“一刀切”,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能够承受的风险偏好也不同。

出国or考研,虽然看上去可能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但是在人生拐点处的选择或许会改变人的一生,有些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愿新的一年,我们都能让自己的梦想落地,不留遗憾!

如果你对留学感兴趣,但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海外学习生活;或是,不打算长期留学,拥有一段“微留学”的体验,感受一下留学的生活……

EF也提供短期的游学课程,同样是在EF遍布全球的国际语言学校里,以“边学边玩”的方式看世界,入住当地人家体验地道海外生活,并收获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同学,那么快来参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