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甲双胍作为降糖药,可以长期服用吗?肾脏能接受了吗?

 馨港庒园杨申龄 2021-12-29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数不断增加,合理使用降糖药物也变得非常重要。二甲双胍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我们应该如何服用呢?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为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血糖升高,尿中含糖,严重者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等。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多器官损害,其中包括眼底病变、心脏、肾脏、血管病变等。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指患者完全丧失胰岛素分泌功能,此时需要用胰岛素来治疗。常用的胰岛素类药物包括短效、中效及长效胰岛素,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来选择适宜的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作为慢性病,患者需要治疗很长时间,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降糖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所以如何选择降糖药物尤其重要。

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其中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是非常常用的药品,本文主要针对二甲双胍进行分析,二甲双胍为常用的降糖药物,可以长期服用吗?对肾脏又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

二、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主要是作用于HbA1c,不仅可以减少肝糖异生,还可减少肝糖输出,同时降低脂肪酸氧化率,明显改变患者的无氧糖代谢功能。还可以使细胞膜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增大,使外周组织糖利用率明显增加,有效减少和阻止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有研究表明,对于肥胖和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双胍类药物比其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效果更好,因其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可以控制患者体重。同时指南中也指出,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因为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了明显改善,不会产生低血糖反应。

三、二甲双胍的不同剂型

1.二甲双胍普通片剂

二甲双胍普通片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控制较好。患者服药后,药物经过食管到达胃中,在胃中溶解、吸收,吸收后快速发挥降血糖的作用。普通片剂服用方法为每日3次,其价格相比于肠溶片或者缓释片较低。

普通片在胃内立即溶解后,高浓度的药物会粘附在消化道黏膜上引起刺激,引起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所以,如果发生不适症状,不必惊慌,可以咨询医师或药师来帮您处理。

2.二甲双胍肠溶片

二甲双胍肠溶片,不能掰开,需每日服用3次,应该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因为二甲双胍肠溶片是通过肠溶液包裹药物,使药片在食管及胃部不会溶解、吸收。只有药片到达肠道后肠溶液才会被溶解,药物才被释放,吸收后产生降血糖的作用。如果将二甲双胍肠溶片掰开,会使药物在胃中释放,增加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同时也会失去其肠溶性。

3.二甲双胍缓释片

二甲双胍缓释片是通过一定技术使得二甲双胍可以缓慢释放进入人体的一种制剂。缓释片释放速度缓慢,可以使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减少,相应地减少胃肠道刺激,还可以使机体长时间保持血药浓度,药物作用持续更长更稳定。缓释片每日服用1次就可以了。

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掰开。掰开会使药物在胃内全部释放,不仅达不到缓释的作用,还会使药物一次性全部释放,可能产生有害的不良反应。

四、如何选择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来治疗2型糖尿病?

需要参考个人身体状况、饮食生活习惯、喜好等情况。一般来说,建议选择二甲双胍缓释片,因其仅需每天服用1次。对于反复使用普通片导致胃肠道出现不良反应者,可考虑二甲双胍肠溶片和二甲双胍缓释片。

五、服用二甲双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肝功能不全时,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严重肝功能不全时乳酸酸中毒风险增加,一般血清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时避免使用。

2. 服用二甲双胍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该怎么办?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可能是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一般可以耐受。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症状会慢慢减轻或者消失。如果确定患者不可耐受,则需要就诊,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目前已经有研究证实缓释制剂能够产生与普通制剂相同的降糖效果而显著减少胃肠道反应。

3. 二甲双胍应该在进餐前还是餐后服用?

不同剂型的二剂双胍服用时间稍有区别。普通片和缓释片、胶囊的溶解部位在人体胃中应该在进餐时服用或餐后立即服用。肠溶片和胶囊溶解部位在肠道应在餐前或空腹服用,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其不良反应。

4. 服用二甲双胍期间,如果要使用造影剂做增强CT或者核磁检查,应该在检查后停用二甲双胍还是检查前就停用,停用多久就可以?

在检查前需知道使用的造影剂的品种,造影剂分为碘类造影剂和钆类造影剂。如果使用的是含碘的造影剂,还要明确自己的肾功能,对于eGFR>60ml/(min.1.73m2)患者,检查当天停止服用二甲双胍,检查完成至少48小时后才可以恢复服用。

中度肾功能不全的病患者,即eGFR为45~59 ml/(min.1.73m2)的患者,要使用碘造影剂进行检查,在使用前48小时及使用后48小时均需停药。如果使用的是钆类造影剂,则全程不用停用二甲双胍。

六、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对肾脏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就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关于二甲双胍的不同剂型的选择,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对我们的肾脏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二甲双胍是经肾脏代谢的,当它在人体内发挥药效之后,会经过人体肾脏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会对人体的肾脏造成一定负担。所以长期使用二甲双胍来治疗2型糖尿病,对人体肾脏是有一定损害的,正所谓是药三分毒。

但是二甲双胍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其发挥治疗的作用远远大于其可能带来的损害,即利大于弊。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长期服用二甲双胍。

糖尿病患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其他疾病,其中肾脏疾病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所以,若患者糖尿病诊断成立,应常规检查肾功能。如果患者肾功能正常,则可以开始服用二甲双胍来治疗糖尿病,但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七、肾功能不全时二甲双胍应如何使用?

由于二甲双胍经肾排泄,应确认肌酐清除率或eGFR后,再开始启动二甲双胍的治疗,并在治疗后定期检查肾功能。在没有其他可能增加乳酸中毒风险的情况时,如果是中毒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前需告知医师,进行剂量调整。

二甲双胍禁用于CrCL<45ml/min或eGFR(45mL/min/1.73m2的患者。所以如果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肾功能减退,必须在开始服用二甲双胍时检测肾功能,并判断是否可以用药。

八、联合用药

二甲双胍为胰岛素增敏剂,可以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有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实施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效果较好。不仅可以降低其血糖水平,还可以改善肾功能指标,利于改善预后。

还有研究表明,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能协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二者联用, 副作用少, 患者耐受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结语

由上述内容不难看出,二甲双胍作为常用降糖药物,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长期服用,但应检测肾功能,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如果患者病情已经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则可以考虑其他降糖药物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来进一步减少对肾的影响。

药物治疗是已知的糖尿病治疗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患者还应该通过其他方式来控制糖尿病的进展。比如,太极,散步,球类运动,跑步等运动,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总之,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逐渐增加,降糖药物的使用也逐渐增多,如何正确使用降糖药物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同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一起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