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导报》访谈 | 杨文浏:“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黄俊俭书法 2021-12-29

《书法导报》访谈 


书家简介

杨文浏 1971年生,安徽长丰人。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书协篆书委员会秘书长、合肥市书协副主席。先后于合肥、洛阳、临沂、桐乡、无锡等地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

作品获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展、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首届中国“普洱茶乡”全国书法展优秀奖,全国首届行书展提名奖;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五届“兰亭奖”、第十届“国展”、全国首届篆书展等。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杨文浏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你在书法创作实践和书法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你一直以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请谈谈你的学书经历。

杨文浏:我的学书经历可能与许多道友相似,大致经历了自由临写时期和真正的技法训练时期,而后才是对传统书法的逐步了解、理解,渐至深入。起步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1987年,我考入师范后开始买字帖、收报纸,临写颜、柳,那时无专业人士指导,完全凭着爱好和感觉,大抵是依葫芦画瓢,也挺勤奋,但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想来,当时囿于认知,更多地是关注点画形态,处于“描摹”“画字”阶段,走了不少弯路,耽误了不少时间。当然也有收获,即培养了书法兴趣,买了不少书法资料,对书法有了初步了解。这样摸爬滚打了近十年,1996年,我有缘结识了离我不太远的梁启忠老师,他从工具、材料到用笔方法,对我这个“懵懂”的书法爱好者悉心点拨,可谓醍醐灌顶,我始知书法有法、依法临古的道理。此后,我便按照梁老师的指导临写《圣教》,笔下的横竖撇捺渐渐有了法度与情性,这才谈得上不断进步,常说的“渐悟个中堂奥”。
2002年,我因书结缘,由小镇搬入县城。环境的改变,眼界的拓宽,县城良好的艺术氛围使我对书法的学习更加深入。我开始静下心来,对传统进行重新的审视、梳理与强化,临帖、创作、作文几乎占去了我全部的业余时间。渐渐地,我的参赛作品不再是“黄鹤一去”,陆续在一些比赛中入展、获奖。同时,我写的一些随笔、论文亦能时常见于报端,更让我感到无比欣慰的是,在2007年,我终于加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书协,成为小城中为数不多“有证”的书法家。

黄俊俭: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应该术业有专攻、心无旁骛,从事书法理论研究的人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理论的研究中,书法创作亦然。你是否赞成这个观点?为什么?

杨文浏:这个观点乍一看有一定道理,但稍作分析便会发现其中有诈,那不是倡导我们要做空头的“理论家”和苍白的“书法家”吗?
所以,研究书法理论的人应该学书、能书、懂书,起码具备相当的专业水平,对书法有一定的审美体验。否则,以理论为理论,为理论而理论,那么理论最根本的基础是什么?靠什么支撑?会不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理,搞书法创作的人当然也应该读读书法史,看看传统国学经典与书法理论,对书法赖以存身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以书为书,为书而书,“炫技”“尚式”,忽略了书法背后文化的力量、人文精神的存在,那么作品靠什么引人入胜?靠什么技进乎道?
当然,客观来讲,从事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严格来说分属两个领域,应该有所侧重,但绝不是井水不犯河水。从事书法理论研究,当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上,深入、深刻,有新见解,有学术分量,但不是一定要在书法创作上有较高造诣。书法创作亦然,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传统经典的学习与转化上,学、思、悟,入古出古,守正创新,技道并进,但不是一定要将自己炼成诗人、理论家。

黄俊俭:你学习“二王”书法已经许多年了,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你认为如何才能正确把握“二王”书风?如何才能写出自己的书法面貌?

杨文浏:“二王”书风作为传统书法的经典意义与示范作用早已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历代也出现了许多学习“二王”脱颖而出的书家,他们无疑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我是以“二王”书法入门的,尤其喜欢“风流蕴藉”的王献之,在学习过程中也有一些体悟。总的来说,“二王”书风技法高妙,风清骨峻,“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格高韵雅。我们学习应该由形而神,以古为范,首先是基本的技法训练,由细枝末节开始触摸“二王”,把握其风神气韵。但是,学习“二王”仅以帖为帖,得“笔”还不够,我们还要走近那个时代,感受魏晋风度,得其“意”、体其“韵”,真正地理解“二王”。另外,“二王”书风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我们可以把视野拓宽,审视“二王”之源流,以历史为纵坐标,以时代为横坐标,转益多师,独抒性灵,以自己的审美视角理解、阐释,表现“二王”书风。
至于如何才能写出自己的书法面貌,我觉得这不应该是一个刻意而为之的事情,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记得一位老师说过:“别担心千人一面,你一定会写得跟别人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知识、阅历、性格、审美、环境等各不相同,即使法源一家,其笔下的点横撇捺也一定会自成一格。当然,你要追求个人强烈的艺术风格,在胆识、心性等方面还是应该有更多、更宽广的历史借鉴。但是,“想当然”地追求风格面貌,有可能会流于俗、野、粗,失之“文质彬彬”,成为个人的一种习气而非面貌,反而毁了自己。

黄俊俭:目前,你担任着安徽省书协篆书委员会秘书长职务,从你的调研来看,学习篆书的人多吗?都是哪些人在学篆书?请你介绍一下。

杨文浏:这个问题我确实关注过。相对于其他书体,篆书由于其非实用、“纯书法”等特点,学习的人群相对少一些。但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传统书法的发展及当代篆书家的不断涌现与呼吁,学习篆书的人群在不断增加,而且还发展得挺快,从我们安徽省书协近两年的几次展览投稿量可以看出来,水平自然也在不断提升。
学习篆书的人群也比较广,一类是书法爱好者,觉得篆书创作相对较“冷”,创作上可以短期提升。为了尽快取得成绩转习篆书,确实也有不少人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以此入展获奖,形成“习篆”效应。另外,还有一些培训机构,把篆书学习作为学生入门的课程,训练用笔、结构,了解字法源流,也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篆书作者。

杨文浏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1年6月30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