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后护理(二十六)

 拾月怀胎 2021-12-29

很多新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容易出现阴道干涩、肿胀、疼痛、白带增多、尿频、尿急等多方面的症状,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阴道有炎症所造成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生产后期有流东西、分泌物有异味,甚至是发臭,另外,颜色不正常,可能有黄色,甚至黄绿色。还有会阴部的瘙痒感,有时候可能会有疼痛,局部的皮肤可能会有发红。如果是正常顺产的,做了会阴切开,可能局部的伤口也会有炎症的反应,表现为皮肤有局部的隆起,甚至有一些因为长期的炎症刺激引起的线结反应。若得不到及时治疗,阴道炎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临床上常通过药物治疗此病,一般预后良好。产后阴道炎属于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及早找出发病的原因。

那么,产后阴道炎是什么引起的呢?

1.很多女性生完宝宝之后,出血的时间比较长,进而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在有细菌侵入的情况下,出血的阴道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容易患上阴道炎。不过这种原因所导致的阴道炎,通常情况下不必进行治疗,往往出血慢慢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之后,阴道炎的症状会得到改善;

2.生完宝宝之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短时间内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尤其是雌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会导致阴道黏膜有所萎缩,阴道壁变薄,这种情况下也容易给细菌侵入体内提供机会,所以也容易出现阴道干涩、疼痛等不适的状况。针对这一种情况可以选择保护阴道黏膜的药物,外用涂抹或冲洗等,逐渐帮助建立强大的保护系统;

3.女性在产后42天时间内是不建议有性生活的,不然过早有性生活可能会对阴道壁造成刺激,还可能给细菌侵入体内提供机会,所以也容易导致患上产后阴道炎;

4.部分女性由于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了阴道裂伤情况,如果产前已经存在了阴道炎,对进一步伤口愈合有一定的影响并可能会加重阴道炎的症状。女性在产褥期如果出现了阴道炎属于产褥感染,会出现恶露异常、腹痛、发热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感染扩散甚至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女性的外阴部在生理上有其特殊位置,前面是尿道,后面是肛门,中间是阴道,局部皮肤常被尿液、阴道分泌物浸润,容易污染,再加上产后分泌恶露,月经纸垫与外阴摩擦,易使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肿胀,加之产后抵抗力下降,常因局部皮肤损伤和产后调养失宜,引起细菌感染而发炎。如果急性期发作症状较轻,未引起足够重视,可转为慢性,造成局部皮肤粗糙,外阴瘙痒,影响生活和工作。

防治产后阴道炎的主要办法有:

1.产后经常保持外阴皮肤清洁,大小便后用纸擦净,应由前向后擦,避免将肛门处的念珠菌带至阴道,大便后最好用水冲洗外阴;

2. 恶露未净应勤换卫生巾,内裤要穿舒适透气的棉织品,并且勤换,清洗外阴的毛巾和盆要单独分开。洗后的内裤要放在太阳下暴晒,不要晾置于卫生间内。穿着衣物须透气,不要连续穿着连裤袜或紧身牛仔裤;

3.产后新妈妈尽量不要使用公共浴池来沐浴,游泳池和坐厕之类的公共场所也要少去,以免细菌感染。如果以前喜欢穿着泳衣坐在泳池边聊天,那以后可得改改了,在公共泳场、浴室这样的地方都不要随便坐,公共马桶也不例外;

4.尽量保持开朗心情,因为心理原因也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使念珠菌乘虚而入;

5.不要用消毒剂或各种清洁剂频繁冲洗外阴和阴道。清洗阴部最好用清水,而不是各式各样的洗液。如果发现外阴部有红色小点凸起,可在局部涂些 2% 浓度的碘酒。注意只能涂在凸起的部位,不要涂在旁边的皮肤上。如果是脓点,可用消毒针头挑破,用消毒棉擦去脓液,再涂上抗生素油膏。还可用蒲公英 25 克,大黄 15 克,煅石膏 30 克,熬水,坐浴;

6.患外阴炎后,饮食不要重口味,吃些清淡的食物,做菜的时候也要清淡些,辣的食物最好还是少吃或者是不要吃为妙;

7.怀孕前进行妇科病普查,发现后及时治疗。一旦得了阴道炎,应遵从医嘱,按规定疗程用药,并去除致病因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不洁性生活,性生活前后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当女性出现阴道充血,白带增多,下身瘙痒、灼痛或不适感等这将是阴道炎的症状先兆,应尽量避免过性生活。因为性交时的性器官摩擦会使阴道充血症状加剧,女性在性生活后会有较强的不适感。另外,有些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的病原体会经性生活传染给男方,即使女方治愈,男性如果不加治疗,今后会再次交叉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8.产后会阴有侧切刀口者尽量向对侧卧位,避免恶露流入刀口,平时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9.产后第一次月经往往经血量大,所以,卫生巾需要勤换,不超过两个小时更换,以保持局部的干燥与清洁;

10.产后阴道炎让产妇痛苦难堪,而且产妇在哺乳期间,由于还要给孩子哺乳,又不能乱用药,因此,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尽量不要让自己感染上阴道炎。万一患上阴道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自己随便更改,可以暂时先停止给孩子喂奶,症状好转停药后三天可以开始哺乳,再继续母乳喂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