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念爆发,一念沉沦:关于躁郁症的五大征兆&四大对策!

 长沙7喜 2021-12-29


在躁郁症的两极沉浮间,人的状态像是一条上下波动而延绵不断的曲线,随时都有爆发和沉沦的可能。一个放大和夸张的自我和一个无限缩小的自我相互交织与碰撞,其疗愈需要的是多方面的配合与诊疗。

Image

自杀率相当高的躁郁症!


Image

躁郁症”,顾名思义是狂躁和抑郁的综合体。据描述狂躁症是一种比抑郁症更可怕的病,上一秒还狂躁的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站在世界之巅,灵感迸发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下一秒就抑郁到觉得自己是个废物想自杀,活着毫无意义。在这两种状态之间来回切换非常的难受,相当于把自己从万丈深渊啪唧一下被拉到高空,太阳火辣辣地打在你的脸上。

Image

据了解,躁郁症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很多的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而错过治疗好时机。专家强调,该病症是目前所有精神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甚至高于抑郁症,很可惜的是,多数自杀的患者其实并不是自己非要自杀,很多只是因为躁狂引发的冲动或者好奇。

Image

躁郁症发病高峰阶段!


Image

躁郁症又叫双相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躁郁症的发作多发在春夏、秋冬之交,这两个时间段的治疗非常重要,是避免疾病恶化的主要时期,对于正在接受服药疗程的患者来说,切忌自行停药。其发病高峰期是15-19岁的青少年,在30岁以后发病率会大大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该病遗传率高达80%,风险特别高,因为至今查不出是哪个基因出了问题。专家表示,父母当中只要有一个患有躁郁症,那么所生的孩子患病概率比普通人高10倍,也就是普通人患病率是1%-3%,而他们的孩子患病率为10%-30%以上。”

Image

其实,躁郁症并不可怕,它是可以被临床治愈的,可怕的是没能被及时发现,甚至家属、患者、周围的同学等都不觉得自己有病。

Image

躁郁症要“解郁”要“抗躁”


Image

躁郁症症状非常多也非常丰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的表现,一个是躁狂相,一个是抑郁相。

躁就是躁狂、躁动,表现为情绪很高昂,兴奋、话多、思维比较快、迅速、自我感觉特别好,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生机、充满希望,想法、打算也特别多,觉得自己脑袋变聪明了,变得灵活了。

郁就是抑郁的表现,这在生活中见到的多一些,比如情绪低落、不想说话、疲惫、做事提不起精神、然后觉得思维变得慢了,然后整天什么都不想做。抑郁重的时候可能会表现为消极自杀或者经常自责,无缘无故流眼泪。

Image

专家表示,我们正常人的情绪是处在一个正常的水平线上,躁狂的情况就是高于这个水平线,抑郁的时候就是低于这个水平线,躁郁症的患者就波动于这两个之间。“患者在这两者之间的切换有的是季节性,有的是一周,有的甚至是同时进行,不容易被琢磨透。”

Image

注意,这5个征兆要警惕!


Image

容易激怒

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

强制性哭笑

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患者对此既无任何内心体验,也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哭和笑。这是在脑器质性时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

情感脆弱

患者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感到悲伤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

病理性激情

是指突然发生的、非常强烈但又短暂的一种情感障碍。它与情感爆发的不同之处:其表现为冲动、伤人、毁物等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的行为,多半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事后遗忘。

其他症状

常常伴有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的症状,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Image

别怕!解决躁郁症的四大对策


Image

躁郁症虽然是较为复杂的一种疾病,但也有轻、重之分。目前对于躁郁症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多以药物的治疗为主,这也是大多针对重度躁郁症患者而言的,所以重度患者一定要积极寻求精神科专业医生的帮助,遵照医嘱好好吃药。药物治疗的作用是让患者的情绪处在稳定的状态。但重度躁郁症的患者若要彻底康复,仅依靠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治本的,唯有结合专业的心理治疗才能获得真正的痊愈。在患者的情况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辅助心理治疗。

而轻度的躁郁症患者,是完全可以在不辅助药物的情况下,通过心理行为矫正得到改善且痊愈。轻度患者,或者处于稳定期的重度患者,做到以下几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Image

了解并监控自己的情绪状态




Image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每当你躁狂或抑郁发作之前,肯定会出现一些可观察到的变化,如睡眠、食欲或行为的改变,每出现这些变化,要及时引起重视。

Image

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药




Image

每天同一时间服药,可以更好地避免副作用,帮助你的身体系统维持稳定。

Image

保持生活作息和生活节奏,制定常规生活计划




Image

如健康规律的饮食、按时充足的睡眠和定期的锻炼;放松或正念;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如果经常熬夜和饮食不规律或者在压力很大的状态上,都有可能引发双相。

Image

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