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孩子相处的秘诀

 摇摇晃晃地长大 2021-12-29

多年前,犬子两三岁光景,回浙江省亲。返京的航班延误了,小人儿因为在哪都是玩儿,又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来来往往,格外开心,在候机厅跑来跑去,看各种新鲜。

忽然,小朋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站在那里,看到电动滚梯从地下升上来,满载着各色各样的人,一律站着不动,渐渐地,滚梯到了地面,人们四散着走开,像极了被什么东西操纵着的玩具机器人。哈哈,他开心地笑起来,情绪一下子被什么触动了,向这些“机器人”挥手打招呼。

赶路的人们并不在意一个小人儿,尽管他满面笑容地跟大家招手,像专门来这里迎接贵客的小主人。绝大多数人仍然是表情木然地望着什么地方,机械地随电梯上来,走开。只有很少的人会扬起头,微笑着,向小朋友挥手打招呼。

所幸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路上的人们并没有人手一机地低头看新闻玩游戏。如果现在,更没人注意这个小朋友的笑脸了。

这个游戏玩久了,又没有得到很多回应,小朋友也识趣地走开,继续探索他的新世界。

我当时就想,如果电梯上的人大多数都回应这个小人儿的笑容和挥手,这个游戏将会多么快乐啊!

大人和长大了的孩子们都不再玩这种游戏,但这场景一直深深地烙印在心中。

由此联想到爸爸妈妈和孩子的互动,有时也会陷入差不多的缺乏回应的尴尬境地。孩子兴高采烈地要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拼乐高,而大人有工作要忙,有家务要做,还要出去玩,发展自己,剩下不多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又嫌孩子烦,扔个手机或是PADTA,小家伙终于能安静下来。

陪伴是要在一起,但并不仅仅是在一起,还要一起做有意思的事。

孩子在家里,从小得到爸爸妈妈足够的尊重,有效的回应;在外面,得到成年人的尊重,会有助于TA的成长。

爸爸妈妈试一试,不敷衍孩子,随着孩子心智的发展,家庭事务听听孩子的意见,尽量平等地对待孩子,未来收获的,应该是个有想法,有个性的孩子。

和孩子相处,平等和尊重是基本。

前文:高考在考什么?

推荐:培养孩子有主见,怎么做?

本公众号所有图文均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自“摇摇晃晃地长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