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主性是生命的礼赞

 摇摇晃晃地长大 2021-12-29

秋天的诗意——泰戈尔

题记:沙立先生是教育心理学博士,最近要给爸爸们开三场公益讲座,第一次讲座的题目是“从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谈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虽然身为妈妈,但第一场听完,依然觉得很受教。感谢沙立博士。

作为教授和心理咨询师,沙立博士的讲座,有理论,有实践,更有作为父亲的亲身体会。自主性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基本心理需求,即,人有控制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内在需要和自然倾向。(Deci & Ryan., 1985,1990)自主性包含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教育能够影响孩子自主意识的表达和自主能力的提高。

所谓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通俗地讲,就是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细想,人的一生都挣扎在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互相匹配的过程中,无论是襁褓中的婴儿,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还是轮椅上的老人。比如成年人心心念念地追求所谓财务自由,就是要在金钱方面获得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匹配。

父母对于孩子的自主性要有清醒的认识,自主性与生俱来,只要生命存在,就有自主性的萌动和欲求,纵观人的一生,自主能力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获得,然后又逐渐失去的生命的能力。无论对于父母还是孩子,接受自我意识和自我能力的不匹配,这个过程有时候会很痛苦。

父母在孩子身边,承认并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并不是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如果能够帮TA找到自我能力的优势,鼓励孩子完成一定程度的跨越。同时运用自己各方面的资源,帮助孩子提升自我能力,打开孩子的眼界和思路,达到孩子天赋的水准,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孩子,便一定是别人家的父母,别人家的孩子。但有一点至关重要,孩子的一生,是完成自己使命的主体。

父母能够做的,首先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知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于我们的自我认知。第二,要呵护孩子的自我意识,有时候稚嫩又弱小,不能视而不见,不可粗暴打压。第三,尝试引导孩子的自我意识,用语言和行为唤醒孩子正向的自我意识。第四,在深度的沟通中,向孩子展示生命如此美好的前景,在孩子心中植入我们认可的价值观,升华孩子的自我意识。

培养自主能力,就要给孩子施展的空间,不能所有事情包办代替,因为我们不可能代替孩子长大。有时候,孩子成长路上的坎坷是生命中绕不过去的磨砺。帮助孩子在自我能力尚不足以支撑自我意识的时候,以成年人的经验、理智和格局助孩子一臂之力。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渐退出,就是看到孩子自我能力的成就,承认父母某些方面的不足。生命就这样一代一代流转,经久不息。

这个过程,对为人父母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养育孩子,就是父母子女的个性,在相互碰撞中彼此融合,共同成长。因此,家庭教育没有一定之规,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场景,就有不同的故事,需要父母善于学习,耐心体会,捕捉灵感,才能成就不一样的父母子女。

人生旅途,是寻求自洽的过程,知道我要什么,清醒地看到自我意识,反省自我能力的边界,并不懈努力。可以不服输,跳一跳是可以的,但终归有限。而生命的后半程,则意味着需要对自我意识进行新的强化,从健康和心理两个方面,维护自我能力,寻求延续和新的突破。

人的一生,短暂又绵长。愿我们和孩子一起日日精进,不断提升。听听讲座,做些思考,终归是有益的。

前文:养孩子就是养自己

推荐:呵护一束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