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3年,司令部正在开会,手枪队长突然闯入,司令员当场被害|冀鲁边军区|陆成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21-12-29

1943年6月30日,此时正值抗日相持阶段,而因为敌军的扫荡,抗日根据地的生存也陷入了紧张,在隶属于冀鲁边军区的河北省新青县大赵村,司令员黄骅正在组织参谋长陆成道、侦察副股长崔光华等人进行一场小的侦察会议,而另外一位司令员邢仁甫却并没有到场。

当会议进行到当天下午6点的时候,司令部门外却匆匆进来了一名叫做冯冠奎的男子,他是军区新编手枪队的队长,因此哨兵们也没有阻难,然而冯冠奎却突然掏出手枪,对着房间内正在商量的几个人扣动了扳机。


经过一阵枪响,黄烨、陆成道等人倒在了血泊当中,门口的警卫赶紧冲了进来,然而冯冠奎却早已经逃出了村庄,在地形的掩护下不见了踪影...经过紧急抢救,被枪击的12人当中,4人得以幸存,然而包括黄烨、陆成道在内,几名优秀的干部却因此而牺牲。

而这正是抗日时期著名的大赵村惨案,相比较于敌人的围剿,内部的伤害更加让人气愤,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冯冠奎的出手?一个月之后,种种证据都指向了会议上没有到场的人:邢仁甫。冯冠奎正是此人的心腹。


正当上级展开调查的时候,在惨案发生后仅仅一个月时间,邢仁甫便带着少部分党羽和妻子逃到了天津:投靠了日本人的怀抱,事情的真相也总算开始明了,这一起刺杀案,便是邢仁甫所下的毒手。

1910年,邢仁甫出生在了盐山县,因为其母亲在1937年被日寇杀害,邢仁甫愤而从军,早期的他,也颇有英雄作风。


在七七事变后,邢仁甫参与组建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并且统辖和领导抗日救国军,带着队伍在日占区展开活动,到了1938年,邢仁甫对驻守在盐山城内的100多名日军展开了围攻,迫使敌人仓皇逃窜,更是名响冀北,因此到了1941年,当冀鲁边军区成立的时候,邢仁甫成为了军区司令员。

然而正是在做官之后,邢仁甫的思想却开始发生变化,他开始以长官自居,追求奢华享受的日子,在婚姻上关系混乱,又迎娶了一门小老婆,邢仁甫甚至还利用职权,私吞了3万多元的公款,用于自己享受。


当时间来到1941年6月,经过上级的调派委任,黄烨来到了冀鲁边军区担任副司令员,黄烨是一名有能力有经验的老干部,参加过长征,深知民间疾苦,当他来到此地,很快展开工作,提倡节约勤俭,因此树立了很大的威信。

对此邢仁甫却相当不悦,在他看来,黄烨不过是和自己抢占权力的眼中钉而已,面对这位湖北来的同志,邢仁甫没少在背后讲坏话,就连工作上也经常不配合。


当时间来到了1943年,经过上面的决定,决定让邢仁甫前往延安学习一番再进行工作,而军区司令员的职务交给黄烨来进行担任。

结果邢仁甫接到这个通知之后,勃然大怒,更是将黄烨当做了自己的假想敌,认为这是对方除掉自己的“阴谋诡计”,他一边以敌人封锁严作为借口,迟迟不去赴任,另一方面召集亲信冯冠奎等人,暗中商讨计划,试图除掉黄烨等人。


就这样,一场阴谋最终在6月得以酝酿,并且通过冯冠奎的手得以实施,在邢仁甫看来,刺杀黄烨后,自己可以继续高枕无忧,但是越来越多怀疑的眼睛盯在了他的身上,迫于压力,他竟然投降了有着杀母之仇的日本人,一晃成为了天津司令。

而在日本投降前夕,嗅觉灵敏的邢仁甫随后又化名罗镇,加入了军统部门,并且成为了河北第三专署专员。

一直到1949年1月,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邢仁甫最终被活捉,而他的身份也因此暴露,在经过公审后,1950年,沾满鲜血的邢仁甫最终被枪毙,而为了纪念黄烨的牺牲,新青县也改名为黄烨县,希望这段故事,能够被更多人铭记。

1943年,司令部正在开会,手枪队长突然闯入,司令员当场被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