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地的理想》阅读答案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1-12-29

大地的理想

傅菲

①那年距小雪还有五天,我去横峰访友。友人慰留我说,去乡间走走,有很多好地方。就这样,我先去了新篁,又不可自抑地去了司铺、莲荷、铺前、港边、龙门畈。冬雨绵绵,大地始终垂降暮色。我却义无反顾地扎入丛林、川峦、田畴之中。

②起伏的山峦在灵山脚下形成凹陷的皱褶。葛溪河和岑港河,像大地上两条被风吹散的飘带,在丛林间和田畴深处飘忽。村舍里,隐隐传来犬吠和鸡鸣。更远一些,是绵绵的山峦。开阔的田野沿着葛溪河倾泻,网状的田埂勾勒出田野的筋脉。我想起俄罗斯油画家希施金笔下的《黄昏,雨后》:微红的夕光溢出大地,条状的黑云把夕光分割出斑斓的色彩,低洼里的积雨有了银色,让人感觉到大地轻轻的晃动,裸露的树根和腐朽的树干,一切都是那么古老,稀稀疏疏的树叶透出几分祥和又哀哀的冷色,灰蓝的天空像一块布片盖在树林之上,一只小鸟站在高高的树梢,守着孤独的旷野。

③在去港边的路上,因为车子出了故障,停在一个村子里换胎。我一下车,便被村子迷住了。池塘里,不时有鱼儿扑出水花。青翠的竹林在村舍间,汹涌。雨丝从竹叶滴下来,油亮。村外,是疏朗的菜地和浅青色冬田。鹅毛绒一样的青草,在冬田里,多了一份人烟气息。矮山冈的菜地,把山地分出层梯级,矮山冈看上去像一座堰卧的雕刻品。我到了村口,瞬间恍惚。路边两排柳树,柳枝垂下来,可以想见的是,春风一日暖一日,迎春花还没完全炸开花苞。柳枝芽细细地发青,枯黄的枝条水肿似的发胀,转青,树根的苔藓往上爬,淌出水渍。山樱花在山间飘荡着白雪般的花瓣,柳条葳蕤,暖风和面,进村的人不自觉地唱起了欢快的歌谣。村前是几千亩的田畈,在一个平面上摊开,细雨中,素净,灰白的稻茬像是另一种古老的时间

④在司铺,探访过山中村庄搬迁后的生活遗址。车上了王家坞水库坝堤,便沿山边草径步行。许是暖秋吧,杜鹃又有了一次花期,零星地点缀在萁蕨等地衣植物上。雏菊在山崖下,金黄耀眼。水面有白鸥几只,翩翩翔舞。明末清初散文大家王猷定在《螺川早发》咏道:“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鸥至雁离,是旅人孤独、人生无常的隐喻。白鸥是迁徙的鸟,但鲜有来中国南方越冬。时隔三十多年,才见到白鸥。它是远去的旧时光,再次带给我。它像一团白雪,炽燃山野。

⑤步行约三华里,到了废弃的村子。村子馅子一样包在山坳里,竹林和油桐树在屋后发出呜呜呜呜的风声。小路铺满了落叶和腐烂的植物枝干。几棵柚子树挂着涩黄的柚子。山涧在荒草遮掩的沟渠里,叮叮咚咚。有几间瓦屋已然倒塌,成了颓圮。外村借地种菜的农人,把山田垦出来,种上了时鲜菜蔬,大部分的山田还刚刚下了秧苗。山田沿山垄,梯级延伸。可惜,我没看到打秧苗的农人。我估摸这个农人在年轻时,可能是做木匠活的,菜种在一条线上,像一个棋盘,每块菜地从山田里垦出来,像豆腐箱里压出来的豆腐块。他不是木匠也该是乡村画师。用美学眼光去审视去从事平凡之物的人,是最精细的人,也是陶醉于生活的人,从俗至雅,乃生活大师。

⑥多褶的群山,向北堆叠。横峰北高南低,群山渐渐低缓,消失,有了丘陵地带和莲荷小平原。纵横的河汊掌纹般密布,村舍被河流串起来,如一条藤蔓上的牵牛花。众河穿境而过,注入信江,汇入浩渺的鄱阳湖。发源地同属灵山山脉。灵山像一列巨型火车,由东向西呼啸奔驰。

⑦水是大地的精魄。畜养精魄的是山塘水库。去一个山坳,拜访一座山,一座水库出其不意尽览眼底,让人短暂晕眩,蛇一样安静下来,沉默无言。在铺前,见黄源水库,便是这样。黄源水库往左右两条山垄伸进去,像两条岔开的脚。翻过山,便是葛文化发祥地葛源了。葛源的千亩高山梯田,又是另一番景象。梯田沿山修筑,田埂是不规则的弧形,水映蓝天,像翻卷的大海。野花葱郁。初冬的枫树、山毛榉、梓树、栾树、青桐、漆树,和竹林迎接了大地的白霜,野刺梨长出了甜蜜蜜的浆果,山间红遍,到了春天,千亩梯田会是层层叠叠的花海。

⑧乡友告诉我,在梧桐畈将种植千亩荷花,在司铺无人耕种的丘陵地带将建一个大型野生动物园。乡人都充满了期待和兴奋。这是一个贴近大地的构想,一个有呼吸的构想。有此构想的人,是一个有大地情怀赤子之心的人。我们该把大地应有的东西还原给大地,各俊其美,各颜其色,各悦其声,各夺其目,各味其果。

⑨友人的一次慰留,我自己也没料到,两个星期内竟然四次去横峰。去了横峰,我深深自责自己是一个浅薄的人,对身边的大地是那么的无知。我们需要一次次去投奔大地,像雨一样,去熟悉大地的细胞、脏器、骨骼、血液、筋脉。大地是我们的父母,是我们的胞衣,也是我们的摇篮和眠床。任何时候,我们站在大地面前,都是初洗的婴孩。

(有删改)

8.有人认为第②段对于油画《黄昏,雨后》的描写过于冗长,可以删除。你是否认同?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第③段画线句语言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析第⑤段写“农人”在构思上的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8.不可以删去。作者由眼前的现实景象,自然联想到俄罗斯油画家的画作,并对画中景致展开细腻生动的描绘,巧妙将画中虚景与眼中实景有机融合(1分),衬托出横峰一带的乡村景色的多彩多姿、优美如画。(1分)丰富了文意,增加了文化内涵(1分)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美景的喜爱之情。(1分)(一点一分,满三分为止。)(补充:以虚写实,穷形尽相的描绘,属于繁笔运用,不等于啰嗦,故不显得冗长多余。)

可以删去。作者由眼前所见之景联想到油画作品,转而用大量笔墨描绘画面本身,显得过于冗长(1分);对实景写得过于简略,而对想象之景写得过于繁复,给人以喧宾夺主之感。(1分)油画中浓重、凄冷的色调与之前勾勒的乡村之景风格不一致。(1分)

9.本段画线句语言独具特色,表达细腻生动。多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如用“炸开”、“发青”、“往上爬”、“淌出”、“飘荡”、“葳蕤”等,以动写静,展现乡村自然风物的盎然生机;兼用比拟、比喻手法,如,“枝条水肿似的发胀”、“白雪般的花瓣”、“灰白的稻茬像是另一种古老的时间”等,生动形象地描摹物态,展现乡村自然风物的纯净美好,字里行间充满诗情画意,寄寓丰富、真挚而细腻的情感。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多用两至四字不等的短句,如“转青”、“素净”、“细雨中”、“柳条葳蕤,暖风和面”等,表达简洁有力,突出景物的鲜明特点。语言清新,富有诗意和哲理,如“灰白的稻茬像是另一种古老的时间”,意蕴丰富,耐人回味。(能从语言角度举例分析,1个要点2分,2个要点4分)

10.本段写作者看到了刚刚下秧苗的山田后猜想“农人”可能是木匠,又猜想或者是乡村画师,表达了作者对人在大地上创造美的赞赏,丰富了意蕴,深化了主题。(2分)结构上照应上文,“农人”的出场使第⑤段前半部分颓圮衰败的乡野之景变得生机勃勃;与第⑧段构想山村发展相照应;为后文议论做铺垫。(2分)(评分说明:内容2分,主题2分)

11.本文描写了横峰各处的村景山景之美,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对大地的敬畏、感恩之情。(2分)这对我们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很有启示作用:面对大地,我们应当不仅仅想着一味地索取,更应尊重自然,爱护家园,体会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命的意义。(2分)(评分说明:评价对象的概括2分,具体的评析过程2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