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如是:虽出身于青楼,却一身家国大义

 昵称RpawSp7W 2021-12-29

“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运筹却敌,不可如陶靖节亮节高风。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

这是明末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对复社领袖张溥说的话。明清易代之际,满清铁蹄践踏华夏之时,一名青楼女子能口出此言,让无数男儿汗然,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贴在柳如是身上的标签是秦淮八艳,歌姬才女。她天生丽质,美艳绝伦,她书画双绝,久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然而,柳如是的前半生却十分凄惨,幼年被辗转贩卖,10岁时被江南名妓徐佛收养,沦落青楼,14岁嫁与年逾花甲的大学士周某为侍妾,周某死后,被其妻妾赶走,卖于娼家,再次沦落青楼。

柳如是15岁时,流落松江,改旧名,自号“影怜”,表浊世自怜意。在松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往,其中张溥陈子龙、李存我均是有铮铮风骨的民族志士,柳如是常着儒服男装,与诸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

柳如是与李待问、宋征舆、陈子龙等曾有过一段恋情,尤其是陈子龙双方情切意笃,长居松江南楼,赋诗作对,互相唱和,本应是一对好姻缘。

可惜,陈子龙早已成亲,不久其原配张氏带人闹上南楼,柳如是虽出身青楼,却性格刚烈,不甘受辱,毅然决然地离去。

柳如是20岁结识东林党领袖,文名颇著的钱谦益,二人徜徉于湖光山水,诗酒作伴。钱谦益虽已年过半百,却对柳十分情深。柳如是感其深情,又爱其才华,23岁时嫁给了钱谦益。

钱谦益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两人同居绛云楼,每日吟诗作对,虽老夫少妻,却情投意合,一时传为佳话。不久,柳如是生下一个女儿,这是柳如是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光。

然而,生逢乱世,山河破碎之际,个人的生活际遇往往与时代联系在一起,受时代所裹挟。柳如是虽是一介女子,身世坎坷,却个性坚强,正直聪慧,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

当时,正是明亡清兴改朝换代之际,先是闯王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自缢,驻守南京官员拥立明宗室建立了弘光小朝廷,接着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进而席卷天下。

在南京的钱谦益因曾在朝中做官,又是知名人物,再次卷入名利场,出仕担任弘光小朝廷的礼部尚书,当然这也离不开柳如是的支持。

钱谦益的凳子还没坐热,清军又打过来了,兵临南京城下,南京小朝廷瞬间土崩瓦解。钱谦益面临两种选择,是屈膝投降,还是壮烈殉国。柳如是劝钱谦益投水殉国,并表示自己愿意和他一起,钱谦益却沉默不语,良久才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以水凉为借口而推辞,柳如是想跳池却把钱谦益硬拉住了。第二天,钱谦益便剪发归降了,出于时人的意料!

降清后钱谦益去北京,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柳如是却坚决不去,留在了南京。由于受柳如是影响,钱谦益半年后便称病辞归。

顺治四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受到牵连,被捕入狱。又是柳如是一个弱女子,带病坚持四处奔走,上下打点贿赂,把他营救出狱。

钱谦益因降清而声名受损,为冲淡人们对他的反感,出狱后柳如是鼓励他与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抗清义士联系,并拼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钱谦益的声名,后人对钱谦益的评价不再全是负面,当然也为柳如是赢得了好的声名。

康熙三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钱谦益死后两个月,乡里族人聚在一起谋夺取钱谦益的家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家产业,咬破手指立下遗嘱,然后解下腰间孝带悬梁自尽,虽吓跑了无赖恶徒,保住了家产,但一代奇女也就此香消玉殒,享年四十六岁,可悲可叹!

柳如是死后被安葬在虞山脚下,孤零零的,百步之外就是钱谦益与原配夫人合葬墓。她的女儿当时已17岁了,嫁给了无锡赵玉森编修之子。柳如是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戊寅草》、《柳如是诗》、《红豆村庄杂录》、《梅花集句》、《东山酬唱集》及书画《月烟柳图卷》。

王国维曾为其题诗“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在王国维看来,在国破家亡危难时刻,许多士大夫们包括柳如是丈夫钱谦益,在气节和操守方面都不如柳如是。陈寅恪把柳如是誉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并专门为其写了传记,即《柳如是别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