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读原著 2021-12-29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三国时有个人叫王烈,气度宽宏、学业精深,年轻时就已很有名望。他善于教导,乡里有人偷牛,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请求说:“我甘愿被杀,也不想让王烈知道。”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他,并送给他一匹布。

   有人问王烈:“为什么要送布给一个小偷呢?”王烈说:“这个偷牛之人害怕我听到他的过失,表示他还有羞耻之心,既然知道羞耻,就能够生出善心,我送给他布,是鼓励他改恶从善啊。”

  后来,有位老人把佩剑丢失在路上,一位行人看到后,便守在旁边,到了傍晚,老人回来,找到了丢失的剑,大为惊奇,也把这事跟王烈说了。

  王烈让人查问后得知守剑的人就是以前那个偷牛贼。乡里人发生了争执后,想去请王烈裁决,有的才走到半路,或是看到王烈的家,就纷纷退回去,向对方表示让步,而不愿让王烈知道他们有过纠纷。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一个真正重视德行修养的人,除了不会在意自己的那点钱财外,更会己立立人,修己安人。

    在孟子看来,这个世上,有一种东西,也是人世间最有价值的一种东西,只要自己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就必然能得到,每个人都能,这个东西是道德修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东西本就在人自身之内,“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zuì )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而另外一种东西,诸如“富贵利达”,“功名利禄”等,这些东西即使努力去求都不一定能得到,很多时候刻意去求,反而无益于身心,因为这些东西是外在的,是道德修养提升后的余事,附带品。一个人,一旦活着不知轻重,本末倒置,那注定就是缘木求鱼的一生,愚不可及。

    对于那些本末倒置,缘木求鱼的人,孟子警告道:“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有益于得到,一定能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寻求它有方法,是否得到它靠命,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也不一定能得到,因为所寻求的东西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