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 我做自控辅导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1)——课程、成果、压力与交代

 宝刀君 2021-12-29
我大家好,我是小鱼老师,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又见面了~

今天是12月28号,马上也到阳历的年底了,最近这几天防控升级了,出门要靠出入证,晚上在家里写点文字,记录下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事儿,算是年终总结吧。

这次呢,我打算写个系列文章,把2021年,我做自控辅导班的幕后的一些事情写出来,借此希望新老读者朋友们能对我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1篇文章呢,写三个关键词:课程成果压力与交代


1

课程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应试课程,到底该如何制作呢?

或者说,这个课程,它应该包含哪些部分?

拿考研领域来讲,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大多数是按照“基础、强化、冲刺”这样的模块来进行设计的,有些甚至还会模仿国外,弄成“导学(或者叫预科)、基础、强化、冲刺”来进行设计。

公共课,由于内容确实比较多,像高数上下2册11个章节,考点密集,确实分的比较细,但是于专业课来讲,要根据考试题型特点、科目章节、学生接受程度等因素来进行设计,这样的话,3个模块有时是3个都要有,有时是没必要分了,只弄1个就行了。

比如像我这里,经典控制是分了3块,但是现控,由于复习时间紧,综合目前的大纲来看,考生不可能越过经典控制而只考现控,因此,现控的复习肯定是在经典控制结束之后的,所以现控我这里没有分3个模块,直接就是一个模块就够用了。

那么,基础、强化、冲刺,这3个阶段的内容,应该怎么权衡来设计呢?

依稀记得,曾经在入职培训时,培训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时间管理理论:四象限法则。它是说,可以根据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把事情分成4类:
即分成:
  • 重要且紧急,马上做;
  • 重要但不紧急,计划做;
  • 不重要但紧急,授权做;
  • 不重要也不紧急,减少做。

根据这个理论,我在设计每个章节的基础、强化和冲刺的内容时,就参考了这样一个理论,要在基础和强化阶段把考试频繁考察的知识点讲完,决不能把最先掌握的技能放到冲刺去说。

这不道义,对考生不负责。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一部分跨专业的学生考研看到这个章节时,就会很头大,一看有电路、模电、电机等等,于是有些学生就转向去找本书恶补这些知识点了。

现在你考完研了,你自己来看当初这样一个过程,会不会觉得这样做有点浪费时间呢?

是的,这部分知识我没有说它不重要, 它属于是【重要但不紧急】的知识点,我们刚开始先不要去碰它,相反,你要找到第2章【重要且紧急】的内容,那么是谁呢?当然就是“梅逊公式在结构图和信号流图中的应用”,这才是第2章里【重要且紧急】的内容了!

你要学的,就是先把结构图、信号流图搞清楚,然后呢,深入学习梅逊公式的定义以及它在2个图中的应用,重要且紧急的知识点,优先学习,也就是在强化和基础阶段必须学会弄懂,剩下的重要但不紧急的知识点,比如“根据微分方程组反求系统的框图反求传函”等等,这些就可以放在冲刺去学习,毕竟有些学校还不一定考,放在冲刺,作为扩展进阶学习。


当然呢,具体在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安排时,也不一定全部根据上面的因素,有时也得通盘考虑这个章节的知识点、时间尺度、学生的接受程度等等,还是举个例子说明吧:

比如我在做第5章频域分析的课程时,基础课是28个视频(含1个大纲解读)、强化课是49个视频,频域知识点里有一个是“根据奈氏图反求系统稳定时K的范围”,与此对应的是“根据bode图反求系统稳定时K的范围”。两个题型具体见下图:

从知识点对称性上去考虑,第1个我已经安排到强化课了,那么第2个也应该安排到强化课中,但是考虑到这个章节有频率特性、正向求解2个图(奈氏图和bode图)、反向求解2个图(根据bode图/奈氏图反求系统开环传函)、稳定判据、含有滞后环节的稳定性分析等等,再加上复习频域估计也到9月份了,想到这里,我就把“根据bode图反求系统稳定时K的范围”这个知识点安排到冲刺去了。

现在看看这个知识点对应的题,还是有点难度的,频域牵扯的反问题比较多,必须要掌握的是根据bode图反求开环传递函数,比较容易掌握的是“根据奈氏图反求系统稳定时K的范围”, 所以对比之后,像这个知识点也只能放到冲刺了。

所以呢,通过上面的举例说明,我是想告诉大家:既然我选择了做这个辅导课程,那一定是认真对待这个事情,有自己的一套课程体系在里边的,不是说把那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放到冲刺讲”,那不道义。

冲刺的知识点,是【重要不紧急】的点,是扩宽视野的点,是综合题汇合的点,不是随便弄的。


2

成果


2017年,我注册了微信公众号“考研摆渡人宝刀君”,也就是现在的“教书匠宝刀君”,同年注册了知乎号“摆渡人宝刀君”。2019年,我注册了哔哩哔哩账号“奔跑的小鱼老师”。

有人说,宝刀君,一看你的账号名称就知道你不懂运营,你的全平台账号弄成1个名字,这样好记忆啊、便于传播啊!

是的,你说的没错。

主要是当时对于视频一点也不懂,害怕自己做的视频没人看,那就丢人了,图文的话,我还比较擅长,公众号写文章和知乎上写专栏,都还可以,但是视频这一块,拍摄、剪辑、封面、脚本制作等等对我都是挑战,况且后面也工作了,没时间去学习这些,于是就另起炉灶注册了,想看看这个新账号能不能运营成功。

纯粹是虚荣心、恐惧心在作祟!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我上传的一个分享自控教辅资料书的视频,竟然在哔哩哔哩上火了起来,现在去看时,播放量已经有3.5万的播放量了:

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我的视频之路,靠这个视频就翻身有了流量了!

自我总结下来,目前完成的成果有3项
成果1:公众号和知乎号上书写的专栏:自动控制原理,这是图文形式的。

成果2:哔哩哔哩上传的《卡西欧计算器在自控考研中的使用技巧》系列视频:

成果3:2021年,自己参阅辅导资料,制作了自控辅导课程的全部课件、视频录制,涵盖了基础+强化+冲刺。

对于我来讲,特别是自控辅导课程视频的全部录制,这标志的最基础的设施已经建立好,由于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课程体系是有保证的,学生在学习时,对于某些观点能看到自始至终是一直在强调的!


3

压力与交代


有人问:什么是靠谱?

听到过这样一个回答:事事有回应、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做到这3点,就是靠谱。

回想2021年,我这么小的一个公众号,卡西欧的工作人员联系到我,给我邮寄了一个卡西欧fx991cnx计算器,然后分享了卡西欧在自控考研中的应用。

刚开始,我是不知道有这款计算器的,后来看了工作人员分享的B站梨阿北同学的视频,我才对这款计算器有了进一步认识。

后来呢,卡西欧工作人员多次无偿赞助了我这个小众公众号发布的一些活动,于我来讲,可以靠他们赞助的计算器、音响、水杯啊等等增加人气、吸粉,是好事。

卡西欧工作人员唯一期望的,就是希望我能够制作几个视频,类似哔站已有分享的那些视频一样,说几个卡西欧计算器在控制考研中的应用。个数呢,没做要求。

3月份就合作的,6月份工作人员问啥时候出视频,我说等阵子,等第5章课程结束后再研究下。7月7号时,我结束了第5章频域分析的基础课和强化课的录制。7月11号,我开始研究卡西欧计算器。

不能再拖了...

在制作视频时,我想着一定要有一个核心的思想,后来在研究使用技巧时,我提出了“基本功要掌握踏实,计算器要操作熟练”的中心思想,一切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来讲!


记得那阵子,是我压力比较大的时光。

回想起来,我还记得自己曾苦笑着对老婆说:“哎,我现在才体会到为什么有些人创业后会失眠了,他会面临至少2个地方的压力,一个是终端消费者,一个是投资人,这2个都问你要产品呢。如果你的产品迟迟得不到供应,你是睡不着觉的”。

罗永浩做锤子手机的压力,我在那一刻才逐渐有了体会。
7月中旬那阵子,我的睡眠不太好,晚上睡觉时脑海里就想这些事情,老在想啥时候给计算器视频啊、人家送的计算器不能白用啊心里有愧、这个课程啥时候才能录制完、学生还催着看课程呢。印象中有些复习的快的学生来问我课程啥时候录制结束,我当时一听这问题就头大,更好玩的是,甚至有的学生连最新发布上传的课程都还没看呢,就过来随口问我这个问题。。。

哎,我能理解,但是坦白讲,当时碰到这些问题时,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精神压力......


说起来,卡西欧那边无偿为我赞助,要的只是个视频,如果我水一水,做一两个视频就糊弄过去了,但是那样做不符合我的一贯原则。况且我也承诺了给报班的学员赠送卡西欧计算器的操作视频,综合考虑后,自己就把这个事情当做了一个课程来对待,于是就出了这样一个系列的视频。

结果,反响还不错!

现在,我可以自信的说:关于卡西欧计算器在自控考研中的应用,这个系列视频是目前市面上讲计算器讲的最好的!它有核心思想,它有具体的题目举例,它在讲解操作时也不忘顺带着讲一些知识点,学生看视频时是绝对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从我发布了计算器的视频过后,我发现有些公众号发了图文的计算器说明,有些习题我看着很眼熟,虽然不能说人家是抄袭我的,但至少对于同行来讲起了借鉴作用。

视频完成后,我觉得自己对卡西欧工作人员有了一个交代,今年的课程录制结束后,我觉得自己对前来报班的学生,也有了一个交代。


结束语


经历了这一年,我感受到,人真的忙起来,根本没有太多复杂的情绪,人太闲,才会把鸡毛蒜皮当回事。生活一旦忙起来,注意力就会转移,内心的烦闷纠结自然会消失。

做这个课程,就是我这一年忙的最多的事情,他就是我自己开辟的一个工作。这使我也越发感受到:工作的本质,其实是自我价值和自我意义的实现,也是个体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的过程。借由这个过程,我们才能清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存在的意义
.....

第一篇,就先写到这里吧,也不早了,大家早点休息!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