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女性,72岁,无业 【主诉】 右手红肿伴痒痛1天。 【现病史】 患者1天前在树下乘凉时右手被不知名虫子叮咬,回家后自行外用药膏涂抹,未见好转,局部逐渐红肿伴有痒痛,遂来疹。 【既往史】 平素身体一般,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 生于原籍,无冶游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史。 【查体】 T:36.2℃,P:78次/分,R:18次/分,BP:138/83mmHg。发育正常,体瘦,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通畅无畸形,听力正常,副鼻窦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咽腔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语颤两侧正常,叩双肺清音,听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及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皮肤所见:右手背及第4指红肿,局部皮温高。 【辅助检查】 肝功肾功离子无异常。 【初步诊断】 虫咬性皮炎 【诊断依据】 1.患者有明确虫咬史2.皮疹见红斑肿胀,有痒痛感。 【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本病为接触外物所致,有明确的致敏原。2.丹毒,本病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部分患者科伴有发热,血常规白细胞及CRP升高。 【诊治经过】 予复方甘草酸苷片50毫克日2次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毫克早1次口服,左西替利嗪片5毫克晚1次口服,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局部日2次外用,共1周。患者红肿消退,无痒痛感。 【诊断结果】 虫咬性皮炎 【分析总结】 本例患者有明确虫咬史,诊断明确。夏季是虫咬性皮炎高发季节,最常见的致病原为蚊子。南方隐翅虫引起的隐翅虫皮炎更常见,现在由于绿化更好,人们愿意到野外郊游,也会经常出现蜂蜇伤、蚁蜇伤、蝎蜇伤、蜘蛛蜇伤、蜈蚣蜇伤等。以上虫咬所致皮炎表现不一,隐翅虫皮炎通常表现为夏秋季节暴露部位,早晨起床后突然出现的条索状、点状或斑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可见脓疱。其它蜇伤一般也会出现局部红肿伴痒痛感。严重者出现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烦躁,甚至出现休克。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诊,及早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休克患者应予肾上腺素及激素抗休克治疗。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变化,如有异常,及时相关科室会诊治疗。本例患者无全身症状,予复方甘草酸苷抗炎,抗组胺药物抗过敏止痒,糖皮质激素外用抗炎抗过敏治疗即可。用药期间监测血压,防止复方甘草酸苷不良反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