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雷庆林

 作家文坛 2021-12-30

     上小学的时候,就觉得父母每天上班挣钱养家糊口很不容易。因为,当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每家的生活都很艰难。因此,心里总想着能为家里做些什么。

  那时我已经有了一对儿孪生弟弟和两个妹妹。1958年,母亲也参加了工作,家里没人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们.无奈之下,父亲去南台把给人家当保姆的外婆接了回来照顾我们。虽然年龄不大,但也知道外婆操持这个家很不容易。所以,有时间我也帮着照看年龄尚小的弟弟妹妹们,帮外婆收拾收拾室内外卫生等。

  此外,我想我还能做些什么呢?父亲每天晚饭后都要去挑水,我突然就想,我为什么不能去挑水呢?这样,就省得父亲劳累了一天下班后还得去挑水,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你太小,挑不动的。再说两桶水很沉也很重,耽误长个儿怎么办?

  父亲不愿意让我干这么重的活儿,那时我也就上小学二、三年级,自己觉得应该有点儿力气了。于是央求父亲给我做个短一些的扁担,剩下来的事情就不用他管了。父亲看出我态度挺坚决的样子,于是答应了我。父亲是木匠,没两天就给我做了一个扁担,有两臂伸开那么长的样子。我不知道是什么木材做的,觉得如果挑水一定会很顺手。家里的水桶很大,每次只能挑两个半桶。那时用的是公用水龙头,离家大约有100米左右的距离。

  头一次挑水接了两个半桶,担在肩上觉得很重很沉。走起路来,扁担颤颤巍巍的。一边走,一边用两只手托着扁担,好像能减轻些重量似的。其实,这只是给自己心理上的一种安慰而已。家里用的是冬天腌酸菜的头号水缸,酸菜吃完了就用来装水。每挑一次水往缸里倒的时候,觉得水桶真的很重很沉。水缸也很高的样子,只能站在凳子上,才能勉强把水倒进缸里。我得挑三次才能装半缸水。

  心想,这些水足够今天用了。于是就歇一歇,第二天再继续挑。直到用这种办法,把水缸装满为止。父母都不善言辞,也没听到他们表扬过我。其时,从上学,下乡、当兵,回城后参加工作,直至退休时,也很少听到领导表扬过我。或许是上学没什么成绩,工作时也没什么建树的原因吧。如果偶尔听领导表扬过自己一次,还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听错了。甚至怀疑这是表扬我吗?或者是不是领导表扬错人了?直到退休前很长一段时间,一听到有人表扬自己,心里就不自在,不自然起来,有一种不习惯的感觉。这种不自在、不自然、不习惯的感觉,可能就是缘于自己挑水,父母从来没有表扬过我的那个时候开始的吧。

  直到现在为止,我仍然像过去一样,觉得自己是家里的长子,身上陡然间就多了一份责任。有很多的事情,弟弟妹妹们可以不去想,但我有事儿没事儿的时候就得去想。有时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操心了,弟弟妹妹们也都是退休之人了,有些事情可能想的比我更周全。但是,他们想过吗?我不得而知。我只是凭着自己是他们大哥的角度,多考虑一些问题罢了,也算没负了当大哥的身份。

  我们这代人,许多同学、朋友和我一样,在家里当老大的居多。但是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当老大的明显的就要多一些思考和担当。生活,成长在困难的岁月,陪养了我们这代人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品质。

  写到此,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现代京剧《红灯记》剧中李玉和一段唱:“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们这代人亦如此。

作者简介:雷庆林,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男1950年生于抚顺爱好读书与写作曾在企业任宣传干事、宣传教育主任机关文明办主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党校副校长有多篇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杂文、游记等发表于省、市、区级报刊、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