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年度歌单,还是发年度书单?

 郑捕头 2021-12-30


又到一年盘点时。

这几天,不少人都在晒2021年在网易云音乐的听歌报告。我从头到尾也看了一遍自己的报告,有几张还截了图,准备选几张发出来。不过看到那么多人开始晒图,我忽然感觉到,我不是那么关心所有人这一年都听过什么歌,大概别人也会这样琢磨我。算了,照片删掉,不发了。

从听歌想到看书。这几年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发出自己的年度阅读书单,那么这件事值得分享出来吗?

也许同样不值得。如果说听歌还带有一些聚众效应的话,阅读就是不那么追新追快的事情,别人在看什么书,和自己似乎也关联不大。最起码我的习惯,不会刻意追求看新出的书,很多新的所谓畅销书,有可能过几年就无人问津,反而是沉淀下来的旧书更值得关注。

另外,听新歌看新电影有助于增加谈资,看新书则不太容易产生这种效果,因为阅读本身就不太能形成谈资,因此更没必要追新。

不过,最后我还是为继续发书单找到了理由。一方面,相对于听歌,阅读的门槛还是相对高一些,至少不那么惬意,并不完全是享受,所以我们只听说过啃一本书,没听说过啃一首歌。相对难一些的事情,而且做完还往往有不小的收获,书单应该比歌单更值得分享出来。

另一方面,每人的阅读都有局限性,适合自己口味的多读一些,不适合的少读或者不读,因此互相之间不太容易形成推荐效应,所以我这份书单没有那么重要,顶多算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

2021这一年我读过的书,数量和前几年差不多,60本左右,阅读类目也基本照旧。不过在读书介质上有很大变化,就是发现了微信阅读。

这个阅读软件,早几年我就发现有人在朋友圈发过有关信息,那时候我的电子阅读多是通过Kindle,对微信做阅读软件有种想当然的轻视。微信就快完全沦为办公软件了,它能花心思把阅读这件事做好?

后知后觉这么长时间,今年我才发现原来它囊括的书目那么丰富,阅读起来也是那么易用。如果说前几年我用的Kindle包月服务是小型图书馆,那么微信读书年卡装下的书,绝对可以组成一座大型图书城。一年200多块钱,坐拥天下书籍,简直太划算了。

由于大数据的作用,“猜你想买”这件事有时候让我们苦恼,而微信读书“猜你想读”这件事,反而给我们带来愉悦。当然我们也要提醒自己不能只读自己完全想读的书,但推荐书目的功能,还是有助于系统看书,通过延伸阅读把相关的问题想明白。

当然烦恼也是有的。看到感兴趣的就放入书架,一段时间累积下来就堆积如山。放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图书城再大,也得一本本来,放宽心,慢慢看吧。

要说2021年我读书最大的收获,就是人生第一次通读了《红楼梦》。读完我脑子里甚至冒出一种想法,我的人生也许可以分成,读《红楼梦》之前的我,和读《红楼梦》之后的我。感谢伟大的曹雪芹。

史航老师前几年曾经在微博上发问,如果你手头有一张复活卷轴,只可用在一个已经去世的陌生人身上,你会用在谁身上?

我当时回答的是另外的人,看过《红楼梦》之后,我如今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复活曹雪芹——请他把后40回补齐。当然他如果说那就是他写的,我们也认。

好了,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得稍微盘点一下。我从今年看过的60本书里选出十本,按照阅读时间排序,作为我2021年的年度书单。


No.1 《一个革命的幸存者: 曾志回忆实录》

曾志 /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九十岁的老人写回忆录有好有坏。好处是不怕得罪人,什么话都敢说,坏处是记性不好,有些事记不大清。 
曾志的这本回忆录,在2020年忽然流行起来,我也专门找来看,当然是最初的这版,好在能看到最早书写的一些真容。重点看了建国后的部分,很多描写在读的过程中就能感觉到,新版中应该是不会被保留的。这样难得的人物,这样难得的记录,如果后来者都要一删再删,回忆录还有什么意义呢?

No.2 《受命》
止庵 /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个关于如何看待历史的故事。有些事情发生过,不能当它们没发生过,尤其对于受害者来说。而对于施害者,又该如何对待那段有些身不由己的过去,让自己活得心安理得? 
作者在北京长大,书中有很多对于八十年代北京风物的描写,不管是物质生活还是文化生活,都那么充满味道。喜欢作者的很多闲笔,比如公交换乘,北京建筑,街边光影。 
这个故事很适合拍成影视剧,但又注定拍不出来。

No.3 《苏轼十讲》
朱刚 / 上海三联书店


极少打五星,给了这部书。 
苏轼传记读过不少,但像作者这样不求全面,通过一个个侧面把苏轼写深写透的不多。尤其喜欢对苏轼的家,乌台诗案,与王安石关系等部分的描述。 
苏轼,大写的人,几乎等同于完美了。

No.4 《性的进化》
[美] 贾雷德·戴蒙德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看过作者写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次找这一本来看。关于人类一些行为的看法,此前好像在《人类简史》等书里读到过,不过作者在这本书里写得更细致,让人读起来也更感觉出趣味。 
相对于动物,我们的很多行为其实才是反常的。为什么会如此反常,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哪怕很多也只是推测,但还是能自圆其说。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上看出不一样来,并认真分析它,我喜欢看这种书。

No.5 《红楼梦》
[清] 曹雪芹 著、高鹗 续 / 人民文学出版社


此前的很多年里,我都不太敢碰这部大书,拿起过一次又放下了,这一次终于读完。 
除了领略书中的故事和人物风采,读《红楼梦》的过程,对我来说还是寻宝的过程。100多万字中,很多话都是听说过的,只是不知道原来这里是出处之一。
其中包括一些俗语。在看到书里的内容之前,我一直以为其中一些话不会有那么长的历史,没想到几百年前在书中人物生活的时代就已经出现,并被他们鲜活地用在日常对话当中。
当然还有一些似曾相识的诗词佳句,出现在判词中的固定说法,还有那些人物名字中的谐音梗,也总让人产生“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感叹。
 《红楼梦》,我今后会一读再读的。

No.6 《一日三秋》
刘震云 / 花城出版社


读之前就看到有关推荐语说,这是刘震云另一部《一句顶一万句》,读的过程中也大概有这种感觉。比如它写的也是延津的事情,书里的人物出延津,回延津,它写到村里的很多人,而且这些人也像《一句顶一万句》里那样被叫做作老赵、老刘、老牛。
主题上也有一点儿相似,《一句顶一万句》说的是谁和谁能说上话,谁和谁说不上话这样的事情,《一日三秋》里也有不少这样的提法。 
相比《一句顶一万句》,《一日三秋》显得更加魔幻,加入了不少神仙鬼魂的情节,但看的过程中不觉得是在哗众取宠,因为你还是能从魔幻中看到现实的残酷,写魔幻是为了写现实。

No.7 《简读中国史 : 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张宏杰 / 岳麓书社


读完这本书看了一下,我划过线的地方多达170个,这好像也是我这些年标注最多的一本书了。豆瓣短评里有不少差评,说作者夹带私货,还有历史知识上的硬伤什么的,但对于我个人来说,看完书还是有很多收获的。 
这本书的主要立意,就是打通历史知识点背后的逻辑线,梳理背后的大的规律。重点论述的是,中国历史上长期治乱兴衰的不断循环,到底为什么会发生。

No.8 《大汗之城》
王南 / 新星出版社


作者写到历史上的常见现象,那就是新政权定都之后,都要把旧政权都城的建筑全部毁掉。金中都兴建之前,烧掉了北宋的汴梁城,蒙古军攻下金中都,把金中都的宫殿拆了当柴火烧,明朝把元灭了之后,同样毁掉了元大都的宫殿。 
这三个朝代的都城都曾经那么绚烂辉煌,但最后全都灰飞烟灭。万幸的是,明清的紫禁城留了下来,也算是中国历代宫殿的硕果仅存。 
元大都的设计者刘秉忠写过一首词《江城子·游琼华岛》。琼华岛就是如今北海公园白塔所在的那个位置。这里在金代的时候属于郊外,在元朝变成皇宫的中心,如今又是游客游玩的公园了—— 
“琼华昔日贺新成。与苍生。乐升平。西望长山,东顾限沧溟。翠辇不来人换生,天上月,自虚盈。树分残照水边明。雨初晴。气还清。醉却兴亡,惟有酒多情。收取晋人腮上泪,千载后,几新亭。”

No.9 《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 /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作者蒋廷黻是1895年出生的。也就是说,他在书里写到的那些历史,包括晚清和民国的历史,都是距离他比较近的。 
可能也是因为距离书里的年代更近,有些事有些人他看得比较清楚,在讲述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时候,他总是有意加入很多个人的观点。这可能不是一般写历史的作者应该做的事情,但是整本书读下来,对蒋廷黻先生的观点还是很服气的。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对蒋廷黻先生的经历产生了很大兴趣,很快又翻开了他的回忆录。通过一本书找到另一本书,真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No.10 《活着有多久 : 关于死亡的科学与哲学》
[加拿大]理查德·贝利沃、丹尼斯·金格拉斯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关于死亡这件事,大部分人平时都讳莫如深,尤其中国人更是如此。所以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少著作,都是老外写的。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读过几本,但目前认为写得更好的,是这一本《活着有多久》。 
我们都知道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按照这本书的意思,那就是反过来的,未知死,焉知生。用八个字来说明这本书的主旨,就是理解死亡,用心生活。 
书里说到一个让我醍醐灌顶的说法。从地球上生命出现的最开始,对生命发育提供必要推动作用的,都是那些存活期不长但繁衍速度很快的细胞,这使得在细胞死亡之前就顺利完成繁殖。正是因为可以死亡,我们的生命才能够出现,并得以在今时今日依然怒放。尽管这听上去吊诡异常,但事实就是如此。 
人类永生变得越来越不是空想,但随着高龄而来的病痛怎么处理?生命质量不高的永生值不值得追求?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