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不励志 | 《人类木马程序》 | 读书笔记

 发发执笔 2021-12-30

书名:人类木马程序

作者:李欣频

类型:心理自助

阅读时间:20210624

总字数:181k

阅读方式:纸质书

今天读完《人类木马程序》,利用时间是早起的1h和宝宝午休的1h,基本读完。

读完全书的最大感受是,虽然理解了木马程序,但是想要完全消除木马程序,并不容易。

这本书像心理学,书中很多案例,都是通过作者的抽丝剥茧,最终找到本质的木马程序。

因为读得比较快,读完之后再来整理笔记,有点难。当作再读一遍吧,这本书值得再读一遍。

李欣频将人类木马程序定义为:比喻人身陷困境难以自拔的状态。

我理解的“木马程序”指的是《无限可能》一书中所说的“限制性信念”。

对我而言,全书最有用一个知识点是一个能量层级表,名字为“霍金斯意识能量层级表”。这个表是这样的:

其中,频率标度值为200,是一个人正负能量的分界点。也就是说,大于200的层级,是正能量,低于200,则为负能量。

书中很多案例,作者的情绪调节都是通过这个表中的频率调整。作者说,携带哪个区间的频率,就会创造与此频率相符或相应的结果。我们都应该把自己调整至高频率的区间。

引用一个书中的案例。

“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句话经常出现,看起来是一句励志名言。但李欣频却分析出其中有不自信的成分。

“觉得现在的自己不够好”,位于层级表中的13~17这几个区间:恐惧焦虑、忧伤懊悔、冷漠绝望、罪恶谴责、羞愧耻辱。

这几个区间的频率带来的结果有:对自己感到不满意,于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完美,比如整容、减肥等行为,就是为了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棒,很完美。

这就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木马在作祟了,它在驱使人花钱、花时间、花生命,去做本不需要做的事情。

在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自己认为会让自己更好的事情之后,一旦与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一对比,又会产生挫败感。

这时候,“觉得自己不够好”木马程序又出现了,它会让我们永无止境地逼迫自己变得更好。

但是呢,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永远比不完,所以永远等不到“终于成为最好的自己”的那一天。

那么,我们要如何驱逐“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木马呢?

书中建议是:当脑中又跑出“只要做……就会更好”的木马关键词时,就直接切换成“我已经很好了,本自具足,完全不需要跟谁比较,不需要再做什么去变得更好,我以全然无条件信任自己、爱自己的频率,感谢我目前的一切。”

切换后的频率再第3级“宁静喜悦/540”,而焦虑自己不够好的频率再第12级“渴爱欲望/125”、第13级“恐惧焦虑/100”。前者的能量层次和维度都高出后者许多。

敲完这个例子后,我的理解是,虽然完成了频率的切换后,我是谁,我处于什么水平的现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我的心态变得积极了,我的嘴角是上扬的,眉头不皱了。

而且我相信会如作者所言,当我处于高能级时,所在频率会创造出正面结果。我觉得这与吸引力法则有相似之处。

在这个例子中,“更”是木马程序关键字。书中说,凡是有“更”这个字的事物,绝大部分都已经中了木马程序,例如:更好、更美、更优秀、更富有、更有名、更健康……

有“更”,就存在比较,是比较就有标准,而这个标准本身就是造成压力(焦虑频率)的木马程序。包括数字的比较也是,很多人不快乐是因为被数字绑架了,比如体重三围、比赛排名、费用金额……

“有竞争,有数字的评比标准,会让中木马程序的人变得有压力,感觉能量萎缩、不开心、扭曲本貌、自责自己不够好,这样的频率就是产生问题的根源。”

因此,我们要随时注意那些会引发我们负面情绪的念头,警惕其中竞争、比较、数字的木马程序窄化了人生版图。

 《人类木马程序》的第一篇笔记,主要记录了霍金斯意识能量层级表,引用了一个书上的一个案例。不知道我写明白了没有……明天先翻翻看别人的书评,帮助理解。

以上,日更第12天。(读完这本书,我在想,“想要成为自律的人”,这其中是否也有木马程序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