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之谓斋说长江石 | 文人画意自天成

 葳蕤的石空 2021-12-30

文人画意自天成

——略谈长江石与文人画

文/之谓斋(宜宾)

葳蕤的石空

人画是中囯绘画艺术的重要分支,它不是以题材内容来区分的,而是以表现文人情怀的艺术风格来划分的。历代文人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社会的政治生态,既感到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又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便或文或诗或画,寄情托志,将心中的沉郁倾泄于笔端,因而形成了中国文人群体的品格共性,文人画便是这种共性特征的具体体现。文人画是文人士大夫追求思想自由,表现精神气概,抒发性灵或愤懑与个人抱负的逸兴之作。具有水墨写意、以简胜繁,讲求笔墨情致,强调神韵、脱落形似、崇尚品藻、磊落不羁的文人放达之气。其代表人物如王维、苏轼、文同、梁楷王冕、徐渭、朱耷、髡残、石涛、金农、郑燮等。

葳蕤的石空

人画不似院体画的法度严谨,华美富丽,颂扬圣德;亦不似风俗画的吉祥寓意,富贵喜庆,长于叙事。文人画总有一种文人精神的蕴藉,如简淡、枯寂、孤傲、狂放、飘逸、清瘦、古拙、苍凉的意象表现。或有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然;或有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寂寥;或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或有王勃“落霞与弧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高旷;或有苏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放达;或有王维“明月松间照,淸泉石上流”的冲淡;或有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清逸;或有郑燮“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的疏简。总之,文人画的妙味在文人情怀、直抒胸臆、意高于法。

葳蕤的石空

然的长江画面石也有类似文人画的艺术格调,其自然天成的画面宛如文人逸兴之作而尤为珍稀。但因其图案多意象超绝,野逸疏简,重视意蕴不求具象,长期以来并不为大多数人接受,对其品位价值的认识远没达到应有的高度。随着人们对画面石鉴赏的认识理解深入,类似文人画的长江画面石逐渐引起了部分石友的重视。它的画面具有精神表现性,自由超迈,不拘成法,寄情笔墨, 超尘脱俗, 对它的鉴赏,重在笔墨情致中蕴涵的精神自由,与自我抒发的文人气质,赏之能够感受到浓郁的文人风尚。因其格调高致,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实为天然画面石中尖端之物。虽然不是市场追捧的风格,由于文化品位高,形成难度大,市场稀见,故亦颇受藏者珍视。

面试举数例,以资佐证:

1、《孤禽图》(王毅高 藏)

画面有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寂感,鸟儿姿态颇近八大山人画风。

2、《渔火》(陈勇 藏)

画面淡远静寂,沙洲苇丛一叶扁舟,一点渔火若明若暗,更有寄身天地、远离尘嚣之感

3、《汤谷棲乌》(王毅高 藏)

此组画面一孤礁、一孤鹜,色调清冷,笔调简练。有寒潭礁石、超逸尘外的意境。

4、《云上别居》(陈勇  

此石写意笔调浓郁,墨色淋漓。于云层之上露出蜿蜒山脊,山顶两间茅舍,正是文人出世的理想居所。

↓↓

5、墨荷图》(潘眀皓 藏)

大块的墨色晕染,具有狂放的气魄,与富有力道的线条勾划形成虚实布白,联想到泼墨写意的墨荷图,脱落形似,重在笔墨意趣。

6、《昌黎读籀》(王毅高 藏)

以力透纸背的白描枯墨线条,勾勒出一古代书生专注的神情,笔墨至简,而神韵出焉。

7、《兰竹图》(王毅高 藏)

兰与竹皆是文人画的常见题材,重在以兰之飘逸,竹之瘦劲抒发文人的品格风尚。此兰此竹的笔墨韵致充满文人气息。

8、《画僧贯休》(王毅高 藏)

画面一罗汉,妙在人物清奇古奥、神情专注、超尘脱俗的精神风貌。有金农“一枝梅插缺唇瓶,冷香透骨风棱棱,此时宜对尖头僧”的审美格调。

9、《快雪时晴图》(王毅高 藏)

画面如干笔力扫的荒莽枯寒雪景。一片寒山,几个游人,唯高逸出尘之士有此雅兴。

10、《银狐踏雪》(王毅高 藏)

炯炯双目,迎面信步。一只有灵性的银狐,脱出于不重形似的笔墨而有生命活力,文人作画,大多如此略形取神。

11、《晓风残月》(王毅高 藏)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醉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的一番离愁别恨,当此情此景,应有感触。

12、《秋水》(丁涛 藏)

秋水孤鸛,形单影只,映照的是文人孤高自傲、不融于世的品性。

 

13、《至圣先师》(杨靖 藏)

文人画多讲求笔墨写意,纵情恣肆,重在神韵,尤能㧓住人物的典型神态而致维妙维肖。恍眼此石,略无形似,然圣贤气度就溢出于笔墨酣畅的线条之间。

14、《子陵草庐》 (王毅高 藏)

无垠的旷野之中,一遗世独立的草庐,有范仲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之境。天高地迥,孤绝远尘,恰恰契合文人逃离现实、傲世独居的幻想境界。

↓↓

15、《东篱菊》(王毅高 藏)

篱畔菊华,充斥野性,如恣肆笔墨率性而就,正是表现一种放旷高蹈的文人性情。

16、《单刀会》(丁涛 藏)

戏剧人物的花脸最具艺术表现力,用写意手法的绘画来表现,更有一种张力。色调的强烈,笔墨的狂放,流露的是文人心性。

17、《梦里老家》(王毅高 藏)

一堵山墙,半轮残月,怎能不让人生高适之“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的感慨呢!

注:

作者:之谓斋,文中图片提供:之谓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