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一声·叹息,这些“小病”是如何变成重症的...

 ldtsg1957 2021-12-30

前两天,我院连续上了两次热搜:

#男子ICU醒来让送电脑整理报表#

#女子高烧三周不肯就医致多器官衰竭#

两个热搜的相关患者

其实都是由于小病没有及时医治

拖成大问题

最后进ICU才保下来

也让不少网友感叹不已

重症医学科杨春华主任对此非常感慨:有些病人总说自己“太忙了才没有及时就医”,最终透支生命。

其实,有不少重症患者原本有机会远离ICU,但或许是因为缺乏对疾病的了解,以为“小病不碍事”,或许是自信“身体能扛住”,或许是觉得看病费时,工作又太忙......

最终,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次中六君邀请ICU医生分享了“小病拖成重症”的典型病例,希望能帮助大家珍视生命,理性就医。

挤痘不当 颅内感染

“脸上长粉刺,不挤不开心!”市民小卢(化名)自进入青春期便有了挤痘痘的嗜好,只要发现鼻翼两侧长了白头粉刺、黑头粉刺、闭口粉刺......都要用手挤出来,感受那种“喷薄而出”的快乐。

然而,一次“手欠”挤闭口粉刺之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小卢没当回事,不久她开始发高烧、头痛、呕吐,还发生脖子僵硬、抽搐等症状,送院后被诊断为脑膜炎。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挤痘痘很容易因为不注意手卫生而引发颅内感染。” 杨春华介绍,面部血管丰富,尤其是在脸上鼻根部至两侧口角间连线所构成的三角区域,被称之为面部“危险三角区”,有深、浅两个静脉网,且与颅内相通。

如果随意挤压、挑破长在这个危险区域的痘痘,一旦发生感染,细菌更容易经由静脉血管“直通颅内”,表现为发热、精神萎靡、意识不清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杨春华点评:最好不要自己挤痘!对于皮肤浅层的“成熟”粉刺,实在要挤的话,应做好手部清洁消毒。有“红肿痛”表现的痘痘,往往意味着已经出现细菌感染,此时应果断到皮肤科求助专科医生,千万不要自行处理。

咽喉痛是上火?

化脓性扁桃体炎!

吃完火锅后,姚女士(化名)感到咽喉隐隐疼痛。“又上火了!”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喝凉茶,又用咽喉含片止痛。咽喉症状越来越严重,吃饭时如鲠在喉,吞口水都有点辛苦。当晚她开始发烧,手头有孩子的退烧药,以为能顶一顶,没想到烧退了又起,不仅讲不出话且关节、肌肉也酸痛难受。

姚女士立即去了发热门诊,核酸检测为阴性,排除了新冠肺炎可能性。“你这是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感染,全是脓!早两天来,就不会变得这么严重。”医生为她开了抗生素,叮嘱她多休息、多喝水,少熬夜,很快姚女士便恢复正常。

杨春华点评:大多数情况下,咽喉痛、红肿、发热属于病毒引起的单纯性扁桃体炎,多出现在感冒之后。患者多喝水、多休息、少熬夜,通常能够自行缓解,仍有不适则可到耳鼻喉科就诊。

症状持续一周仍不好转,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表现为持续高热不退、呼吸不顺畅、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如果此时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可能转变为重症,严重时可引发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咽喉肿痛、发热,应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病并进行排查。平时大家应该加强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突发休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不到30岁的小徐(化名)突发休克,被送入我院ICU抢救。送院时,小徐双腿血管遍布,就像长满花斑。

下肢花斑是典型的休克体征,近年来,拖到这么严重才来看病的比较少见。”杨春华一看检验结果:糖化血红蛋白高达12,血糖和血脂均高到“爆表”,诊断结果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家属也傻了眼:“家里没有人得糖尿病,他平时表现正常,体型也不算很胖,没听说血糖高啊!”医生细细追问,发现小徐有个不良爱好:喜欢喝饮料,甚至把饮料当水喝。这次发病的诱因就是狂饮高糖饮料。

经过ICU的全力施救,小徐终于醒来,得知病因,他很后悔:“如果我能定期体检,平时不把饮料当水喝,就不至于来ICU报到了!”

杨春华点评:糖尿病并非中老年人“专利”,如今年轻患者并不少见,特别是1型糖尿病以青少年儿童多见。年轻人要在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重视一年一度的体检。

像小徐这样,过量摄入糖,又不做体检,就难以发现血糖的异常。年轻患者要到内分泌专科或糖尿病专科就诊,规范控糖,不要听信民间传言乱用药物或自行停药。

女子高烧不退

原是沙门氏菌感染

这个案例相信大家很熟悉了,中六君再给大家回忆一下。深圳一名36岁女子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症状后,因担心去发热门诊看病会被隔离,她“坚持”三周,最后因高烧40摄氏度持续不退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被家人紧急送到我院就医。

这位患者入院时严重感染性休克,呼吸、循环、血液等多器官系统衰竭,一度出现“死亡三联征”。

病因最终被锁定为沙门氏菌感染。而医生再次追问家属,发现原来患者嗜好吃寿司等生冷食物,此次发病前吃了大量寿司。经过20多天抢救,该女子已好转出院。

杨春华点评:广东夏秋天气炎热,因进食污染食物而出现腹痛、腹泻、发热比较常见,如果这位患者早些就诊,采用抗菌治疗即可好转。

但一定要知道:不了解疾病,不重视健康,最终会透支生命。谨记出现问题及时就医,不要因小失大!

痔疮出血?直通ICU

“十人九痔”,谁能想到得了痔疮,能把人直接送进ICU?在某银行从事管理工作的市民梁生(化名)正是抱着“小痔小事不用治”的想法,患病一两年都不当回事,最终因严重失血、突发休克被送到我院ICU抢救。

“患者送来抢救时血色素只有1克,而正常的成年男性血色素应该达到12克到13克以上,说他'一只脚踩在生死线上’,一点都不夸张。”张晓菲介绍,起初怀疑他的病因是严重消化道出血,但几经排查,结合病史才发现真正的病因是痔疮长期慢性出血。

“早点来看病,不就不用遭这样的罪了吗?”好不容易把梁生从生死线上拉回来,这话还没来得及跟他说,ICU的医生们却震惊地发现,病情刚稳定的梁生竟然迫不及待地请家人把笔记本电脑送进病房,坐在床上开始整理报表。

杨春华点评:要知道便秘,腹泻,久坐,如厕时间过长,进食生冷辛辣刺激等行为都容易导致痔疮。因此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注意节制饮食,避免腹泻或便秘,要适当运动,不过度劳累,当自觉有症状时,及时就诊,对症治疗。不要因为“太忙了才没有及时就医”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要清楚不重视健康,最终会透支生命。因为不是每一次将生命置于险境,都能幸运地死里逃生。

中六君温馨提醒:

生活确实不易

但如果一些小病没有及时去看

拖成大病那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科学就医

早发现、早诊治太重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