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振振教授杂谈文史(四十四):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小学语文教育(3)

 小楼听雨诗刊 2021-12-31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小学语文教育(3)

(三)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问题。

也只讲一条: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资质问题。

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约四十多年内,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一般都是由师范院校来培养的。中等专科学校性质的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学教师,大专性质的师范专科学校主要培养初中教师,本科性质的师范学院主要培养高中教师。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到如今,各类师范院校纷纷改名升级:中等专科性质的师范学校改成大专性质(毕业生为大专学历),大专性质的师范专科学校改为本科性质的师范学院(毕业生为大学本科学历),而原来的师范学院则改为师范大学(毕业生仍为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教师主要仍由这些院校来培养。不同的是,过去,当教师是师范院校毕业生的专利;而近几年来,其他院校的毕业生只要加考“教育学”方面的若干课程并及格,也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进入中小学当教师。此外,由于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扩大了招生规模,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竞争十分激烈,一些硕士研究生也加入到中学教师的竞聘行列。因此,一些名牌中学的教师队伍里,已经出现了比例不等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

“文革”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和生活待遇都比较低(大学教师也是如此),以致许多考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许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愿到中小学去任教,千方百计谋求转到其他工资收入高一些、生活待遇好一些的行业,甚至到处找“关系”,“开后门”。针对这种状况,政府主管部门不得不硬行规定: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到中小学去工作。近十多年以来,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和生活待遇有了较大的改善。加上这一职业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一旦获得教职,轻易不会失业。于是,愿意考虑并选择当中小学教师的人开始逐渐增多。而现在国家已不再采用对大学毕业生包分配工作的做法,大学毕业生基本上是自主择业,自由应聘。用人单位与应聘人员,双向选择。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在中学里出现,就是这种背景下必然会产生的现象。

但总的来说,在中国大陆地区,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最好的时候也只能说“差强人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它还没有得到它所应有的全民族、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五十年前,我就读的小学是南京市最好的小学之一。四十多年前,我就读的中学是南京市最好的中学之一。而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是江苏省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而江苏省又是中国教育最发达的省区之一。我的中小学同学里面,有不少很优秀的人才。可是,其中最优秀的那些人(至少可以说是智商最高,最聪明的那些人),后来竟没有一个是中小学教师,哪怕曾经当过中小学教师!尽管我个人的经验可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里面会有某种偶然性。但至少它是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大陆地区,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还未能成为社会精英最集中的地方。

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精英主要应该集中在两大序列。其一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岗位,包括各行各业的领导岗位。这些人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的命运。其二便是各级学校,包括中小学教师岗位。这些人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将来的命运。中国数十年后的领导人是谁,我们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总不至于从外国“进口”,他们一定是中国人,目前一定在中小学里念书,不是张老师的学生,便是李老师、王老师或其他什么姓氏老师的学生。那么也就是说,今日中国中小学教师的优秀程度,直接关系到将来中国各级领导人的优秀程度。中国要在将来世界各民族之林中处于先进的地位,就一定要有这样一种机制,保证让一大批民族精英,最优秀的人才,能够集中到教师,包括中小学教师的岗位上来。

现在我们有这样的机制吗?很遗憾,没有。中国曾经有过一长段时间,读师范院校是免费的。不仅如此,国家还向师范院校的学生提供生活费。于是,不少贫困家庭出身的优秀人才进了师范院校。可是现在,师范院校已经不再有这样的优惠了。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应该恢复这样的做法。此外,国家还应该采取精神鼓励与经济利益保障相结合的做法,以期吸引大批的民族精英、最优秀的人才来当中小学教师。要让中小学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光荣、最让人羡慕的职业,与国家公务员平起平坐。这不是“僭越”,而是国家、民族的百年大计。各级领导人应该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和气度、魄力。在具体做法上,我主张“重其学,精其选,严其考,崇其位,高其薪”。“重其学”,就是要设法将一大批师范院校改建成中国最好的大专院校,优先录取最好的考生,予以最高质量的培养。“精其选”,就是挑选品学兼优、最好的人才来当中小学教师。“严其考”,就是定期考试、考核,不断淘汰那些跟不上时代发展,已不再是最优秀人才的中小学教师,空出位置来让更优秀的新人进入,以保证在这个岗位上的永远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崇其位,高其薪”,一看就明白,不必再作解释。

(未完待续)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公众号专辑后面,留言您想请教钟教授的有关诗词方面所有问题。答案会在本刊陆续公布。

另,此是属于钟教授的个人专辑,如您觉得内容不错,点赞红包会转入钟教授专辑专用帐户。钟教授语,读者关注阅读就是支持,赞赏的红包,都用于赠书(钢笔字诗词,书,刊……)。投桃报李,非以为报也,永以为好也!请赞赏钟教授专辑的诗友们加小编微信号15021309959,小窗赐知地址,以便邮寄。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270):2021年第五十二期

每周试玉(264)|嘉宾【江岚 张庆辉 王海亮 江合友】

【小楼听雨诗刊】2021年(7-9)月目录

第四届【人间要好诗】大赛获奖作品公示

特辑 | 《小楼听雨》诗词平台五周年

钟振振教授杂谈文史(四十三):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小学语文教育(2)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