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经富陈氏千七郎公

 凯哥好心情f6v8 2021-12-31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中华民族的拜祖文化渊远流长,每个姓氏的始祖或地方开基祖,都是世代受香火,让人无限敬仰。
对祖公敬仰的方式很多,而编写族谱,无疑是最庄重有意义的一种。世人皆知,五经富不独曾氏重传承编谱,陈氏、高氏、邹氏等,都是相当重视以族谱教诲子弟,弘扬祖上恩德。
乱世保谱,盛世修谱。
国有史,乡有志,族有谱。
谱一般记载祖公事迹,寨场祖地,人生原则,人口繁衍情况。目的在于敦宗睦族,团结进取。
这次我从小溪村的陈国胜乡贤手中得到《陈氏千七郎公族谱》,是陈绍文乡贤主编,1983
据说这部族谱,是泰国那边的陈氏乡贤特派人回到家乡,经历多年风雨修编成就,我们今天有幸到陈氏五经富始祖地雄鸡拨翅升起航拍,一睹山明水秀,峰峦叠翠的祖公大地。可谓大开眼界,面对传下十万以上裔孙,从元明创祖至今六百年的大姓风采,我们充满了敬佩。 

图片

图片

(摄:曾佳俊)
如今千七郎公散出去的裔孙,遍布几十乡镇,甚至留洋海外,可谓
瓜绵椒衍,丁桂齐发,士农工商,世代荣昌。
礼义廉耻,四维开张,饮水思源,代代不忘。
这也是陈氏祖训。
我们发现,千七郎公祖地旁边有温姑丈之墓在左侧,原来世代裔孙都香火祭,是因为小溪村的宗祠指点迷津,让地,以及雄鸡拨翅的五经富大地,都是温姑丈努力促成的。

图片

客家人极其重视知恩报恩,乃至代代子子孙孙都不忘记这恩德。
报恩不单报在当代,还报在每一代。人生在世,要做一些事迹让后人点头竖起大拇指的,而温姑丈对陈氏的点播让地功德,便是这样。
众人来雄鸡打翅,大多观其峦头理气,砂手朝案,堂局外山,来龙去水,而我们却看重了千七郎公子孙的报恩思想,无论是曾氏美德村的七曲阳沟,还是蕉岭王龙出洞,这些传下儿孙论万计的,居然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的主角当事人,本身并不是风水名师,也不是一方地主,而是孝悌存身,忠义待人,感恩戴德,报恩不忘的形象。
所以,好的福缘并不是属于那些明眼人,而是属于那些勤种福田的人。

图片

图片

(摄:曾佳俊)
千七郎公,他是从五华老虎石迁下五经富,原书香门第,簪缨奕世,当时是元朝末年,天下动荡,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得天下,陈姓人望族恐怕受到牵连,纷纷南迁,到福建、广东,一边肩头挑孩子,一边肩头挑祖上骨骸,胸中还怀揣着族谱线索。他们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只知道路是人走出来的。
《陈氏族谱》写到:富贵本无根,皆从勤里得。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当迁徙到揭阳蓝田都,五经富小溪乡温屋寨时,雄鸡大啼,乃应吉兆,就此开基。
后世小溪村的其昌堂(即积德之家,五世其昌。意思是积德行善,代代会昌盛),就此世代繁衍,堂局处于五经富龙江下游,背山朝上,素有堂局宽敞,气象非凡的美誉,由于小溪村其昌堂依山而建,左有象山跪坐,右有狮山蹲伏,小溪村在其中,形成狮象守衙的庄严格局,外堂有众水归朝,极为大气。北面的尖山大嶂巍峨耸立,可谓明堂容万马,世代绵延。

图片

后世为了纪念小溪村创祖伟大德行,另外还在小溪的水决头又开创了盛德祠,取义是君子有盛德,其貌如愚。就是说,忠诚厚道的人,他的盛德之光是可以泽被代代人。
小溪村陈氏有一位百岁婆,不单受到皇上恩赐牌匾,更是在地方做了许多修桥补路的好事,至今还有百岁婆桥的传闻。
小溪村出来的一位七世祖,叫坦居公,五经富出名的飞凤衔书的祖地就是坦居公的,就是告诉儿孙要学习《论语》君子坦荡荡,居身处事。
坦居公的联为:
坦荡为怀,先人后己旋飞凤;
居功秉正,济世兴邦贯朝阳。
这是极其有文化与美誉的嵌名祖公地联。
据说,坦居公留下的历代遗训,便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诗为:
父母如与树木同,
哪能免得落秋风。
劝子尽力生时养,
死后悲啼总是空。

图片

图片

究竟小溪村的千七郎公传播有多么广远,我们来看一下,不完全统计,如今的小溪村、鸭母湖、长滩、鹿子洋、井潭、陈江、茅园、大岭下、圆墩、粗坑、分水、湖宏塘、光头洋、楼下、江子、祠堂下乡、翁溪等等,都有大量陈氏人分布。陈氏的繁衍,就像撒网一样,而网眼在揭西地带,就是五经富小溪乡的陈氏千七郎公。
图片
无数人对晦涩的族谱看了都很容易打瞌睡,或者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知道宗族繁衍之秘,成长旺盛的经验教训,乃百千年人类宗族智慧的结晶,居然在一卷族谱上。
在科技兴旺的当代,想要修好一部谱,都要不少的时间精力跟人力物力,在古代,要能够记录传书,一般都是最为贵重的。那些枝叶末梢,能去掉的都去掉,是经过千百次淘练,留下来的人类经验。

图片

当我听到五经富有乡贤昼夜都读族谱,爱不释手,家中收藏各姓氏族谱百十部,这样的乡贤还不止一位两位,所谓盛世重经典,族谱便是一族之经典,这真是可喜可敬之事。
今天又能够得到这些稀有的地方族谱,净手洁面,展卷阅读,享受着一页页的饕餮文化盛宴,期待姓氏族谱的编创代不乏人,乡土文化的传承后浪推前浪。
图片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