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朿宝荣丨纯真年代(3)

 金秋文学 2021-12-31

纯真年代(3)

作者:朿宝荣(陕西)

这是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纯真年代,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没有尔虞我诈。我们怀念过去,并不是过多地沉湎往事,而是要记住昨天,记住生命中那些真切感人的人和事。

---题记

四丶往事流觞

在我人生经历过往中,安康县东关小学初中两年,是令人无法难忘的,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如在眼前……

我上初中一年级,被分在初一三班,那时小学是七年制,班上来的新同学,有东坝小学的一部分。我们初一三班的班主任,是徐玉子老师,她个子修长,剪发头,长方型脸,且眼睛大而有神,一张严肃面孔,很少见过她有笑容。初中开设的课门较多,除语文数学外,还增设了副课。其中,还开了一个体育班。当年安康县东风小学足球队,可谓蜚声陕西教育界,这与张石板,胡焕堂二位体育老师主抓功劳是分不开的。

初中一年级,开学后大家在报名处,待交完学费等发新课本,闻着新书散发着油墨香味儿。初一语文写作文难,数学涉及到了一元一次方程等,难度是越来越大,若基础不好的学生,还是比较吃力。另外,还有物理,生物,音乐等课门。就这样,我为报名费发愁,有时领书是最迟,直到本学期结束后,徐老师还上门摧缴学费。那是个讲政治的年月,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时刻不能放松阶级斗争这根弦。于是,学校提出学生要学工学农,学工农商学兵,兼学别样,紧跟形势,争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回想往事,可以说两年的初中生涯,我几乎多半是在工厂度过的,那时学工被分配到安康丝二厂,供销车队,安康县东风机械厂,也包括校办工厂。一九七五年,我被分到原安康县东风机械厂钳工车间,带我学徒的是赵福元师傅,工种是电焊工,对拖粒机角架进行焊接,开始焊花刺伤眼睛,只好回家找邻里要奶水洗眼。那是抓革命丶促生产的年月,工人们的工作热情高,白天上班,下午政治学习,由杨厂长做政治报告和生产情况,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记得工厂办板报,师傅让学生们发挥才能和水平,要学会办板报,写文章。于是,我就抖着胆写了一首顺口溜,大致内容模糊记得几句:

春雷一声惊天响

十大开幕在北京

林彪一伙被打倒

全国人民都说好

……

哈哈哈哈,如今想来非常幼稚,也许后来走上社会在工厂办板报,可能就是那时打下了基础。到了一九七六年,我学工仍然被分配到安康县东风机械厂,在锻工车间,带我学徒的叫刘文才师傅,他为人忠厚,不爱说话,在工作上一丝不苟。他教我在机器上操作切割,而且十分耐心,直到如今我还清晰地记得他的模样。几十年过去了,我永远也不会忘掉有一位姓甘的退休老人,他待人十分和蔼可亲,我们都叫他甘爷。他好像是外地口音,正好在锻工车间旁居住。甘爷年有七十,一门好手艺,就是爱打油酥馍,无论是职工,或者是学生,从家里拿来面粉排队似的放在案板,请他帮忙打油酥馍。他乐意帮忙,从不拒绝,还自出调料,也不计较,是一位十分善良的老人,直到今天我也无法忘记。

注:该图片出自网络

一九七六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载入史册的几件大事。一件是唐山大地震,另一件是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再者,还有中央英明决策,力挽狂澜,一举粉碎“四人帮”。 在唐山大地震时,我们正赶在工厂学工,全国人民都在关心支援灾区人民,可是有坊间谣言,说在汉江大桥下有一只鳖爬上了树,闹的人心慌慌。于是,杨厂长在下午政治学习时,狠狠批评那些散布谣传者,号召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安心搞好生产。很快本学期学工期满了,我们又回到了学校,不久,报纸和广播传来,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举国哀悼,化悲痛为力量,学校组织同学去安康县体育场参加追掉大会。当时,许多同学从体育场返回后,爬在课桌上号淘大哭,流下了悲痛的泪水,那悲痛场景至今也难以忘怀。

初中两年,在校上学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事,它像针一样扎痛我的心。记得与我同桌的是王全旭,小名叫广娃,他很调皮,常常用笔尖扎在桌前女同学的背上,不让靠桌子。有时广娃让让同学帮他写作业,下午来校时,就悄悄把家里新鲜蔬菜送同学。九十年代,我见到广娃后,他在水果市场做生意,直呼我小名,立马要请我喝酒,这种豪放性格可能与他做生意养成习惯有关。

那年月,我可能受家父爱看书的影响,着迷小人书连环画,也常听父亲给工友们讲《三国演义》《七侠五义》等。我尽管学习成绩一般,但听故事讲故事,也算是一大爱好。有一次,几个同学聚到一块,他们请我讲故事,于是我就给他们讲岳飞的故事,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讲水打岳家庄,这下可撞了大祸,有同学反映给老师,老师反映给学校,学校反映到工宣队,这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一个学生娃哪来的《岳飞传》禁书,这是大毒草。这下我被学校传去,老师让我老实交待,究竟书在哪里?是谁给我看的?一连串的追问,我无以回答,灵机一动,只得编了个谎言:说有一次在河边割麦子,关庙有一个过路人在柳树林歇脚,于是在那闲谝,那人讲完故事后搭渡船过河了,至于具体哪人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哈哈哈哈……接连几次的盘问无果,总算是朦哄过关了,但以后看书更加小心,但爱看连环画小人书热情依然不减。

那时,我十分贪玩,多在工厂,学习松,物理考试做个电板,装上电池,用正负极导出电流,只要灯泡亮,就算考试成绩过关。我家买了电孵鸭苗,成活率不高,约有一二十只,每天在大沟放鸭,沟里的鱼儿和微生物多,一群鸭子沿喇叭洞闸口进城,到了下午又自动穿过闸门返回家里。在放鸭时,我就在堤内解放队的堰塘边,一边背着书包,一手诱蜻蜓,十分好玩,直到满手夹着蜻蜓,就匆忙赶往学校。有一次,在上课时,谁料蜻蜓从课桌书包里飞了出来,在教室里嗡嗡飞来飞去,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气的老师一个劲吼谁的蜻蜓?

初中二年级,班主任是杜成富老师,他待同学比较温和,笑容满面,很少发脾气。我父亲在学校干过活,他管基建,所以比较熟悉。一次我犯事儿了,戏谑杜老师,他来到我家进行家访,对我父亲笑着说我的情况,这下完了,可把我吓坏了,半天不敢出声,待听后发落。不过,他却说我脑瓜子灵,让督促好好学,不让揍,直到今天我还记着当时情景,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老师。

我们班有个同学叫杨帝才,他与我关系十分要好,同住在朝阳门外丁字街。老安康人都知道,出朝阳门沿河边都是石灰窑,大多数菜农除种地外,靠捡光子烧石灰为生,但窑是生产队的,干活记工分。在冬天来临时,一般我们放学后,到了晚上要去石灰窑烤火取暖丶焗红苕,谝闲传,大家玩的十分开心。特别是寒冷腊月,河风吹,窑上的人很多,一些讨饭乞丐也在窑上取暖,单衣薄身,蓬头垢面,冻的十分可怜。我从小就有怜悯之心,在窑上见一个乞丐老妇人,她捡的烂葱叶子,在玻璃瓶里捣碎后,在上面放一点盐,就当菜吃,让人十分心酸。有一天晚上,河风猛刮着,气温降低,天色已很晚,伸手不见五指,忽然,只听到咕咚一声响,有人说:是那个乞丐老婆摔了下去。瞬间,夜,静的出奇,只有风声,没有呻吟声,可能被摔死了,大家十分害怕,没有谁敢下去看。过了许多年后,每每想到这件事,我内心就有一种愧疚,多么可怜的一个老人,在无情的寒风里消失了。 

注:当年朝阳门外河边的石灰窑早已不复存在,被新修河堤淹没在记忆里

一九七六年,是我人生经历与生俱来最为痛苦的一年。那一年,家里发生了变故。父亲所在东城基建队上工,负责朝阳门外河堤护修工程,抬毛石,砌坎子,修护坡,一直延伸喇叭洞。谁知运动来了,被人以“莫须有”陷害。那些年,来父亲工地找活干的人,大多都是贫困家庭,每天他们放工后回家吃完饭,就匆忙来我家里玩,生怕没有活路干,有的甚至认我父亲为师傅,拜师学艺,建立了师徒关系。谁知,当运动一开始,工宣队进住东城公社,要求捡举揭发问题。事后才知,是两个腿残徒弟,家里十分贫寒,稍有点文化,经不起别人蛊惑,煽动,想要表现自己,当了白眼狼,伙同别人一起告黑状。我父亲是一位十分善良的人,贫苦人家出生,没有上过学,靠给人放羊为生,参加工作时在邮政局,嫌工资低,就辞职从事泥水匠行业,由于技术好,是公社培养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在工业学大庆高潮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奖给《毛泽东选集》五卷,《反杜林论》等学习书籍。然而,一夜之间,被公社隔离审查,让他交待问题。在那个帽子满天飞的年月,他既没有违法,也没有贪污,就给扣上了“黑包工” 这顶帽子,白天游街批斗,晚上继续审查。记得有一次,工作组把隔离审查有问题人集中在县体育馆大会枇斗,城乡高音喇叭播着。那时,我正好在同学杨帝才家玩,听到他家小广播后,好像人矮一截,无地自容,由此也在学校被同学数落和潮讽,真都不想去上学了。而更为凄惨的是,一家九口人,每天要吃饭,一个顶粱柱就这样倒下了,没了主心骨,更没了经济来源,这一大家老小吃饭成了大问题。于是,在周围邻居帮助下,先解决燃眉之急,实在借不到粮了,母亲让我与姐姐拿着粮袋子去城里亲戚家借。于是,我姐弟俩像个乞讨似挨家借着,直到很晚才回家。但借归借,终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于是,当时我有了辍学在家去找活儿干的念头。由于父亲隔离审查问题得不到落实解决,也无证据,只是春节你来我往送点小礼,是人之常情,也就很难定性。然而,就在家里非常困难期间,有人乘机趁灾打劫,一位张滩姓杨的人,带一帮人跑到我们家里,二话没说,把我父亲“双喜牌”自行车抢走了。当时,我与姐姐紧紧抓着车头,那几人人高马大的,强行推走自行车,一直把我拖到朝阳门城堤上,直到手指被划破流血,只得松开了手,无奈望着他们推车远走,在很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阴影。父亲在隔离审查的日子里,受尽了煎熬,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一家人生活无着落,我只能晚上悄悄去小北街东城公社打探,从窗子边斜看到父亲穿着粽色条绒上衣,烟瘾发了时拾着地上烟头,但这也没有办法,不让亲属见面,只能苦苦熬着,等待最终审查结果。不久,父亲问题被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拨开云雾见太阳,随着“四人帮” 被打倒,各类冤假错案得到纠正平反。

人生的命运总是在经历磨难中得到考验,进而更加成熟,生活艰辛和不易,会把一个人的意志锤练的更加坚强。人生的路,弯曲延伸,峰回路转,是需要付出努力,迎着阳光,奋力向前,才会有希望。我很庆幸自己能初中毕业,没有失学,并顺利上了高中。

文/朿宝荣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朿宝荣,回族,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康市汉滨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有作品先后在《散文诗》《散文诗世界》《西部作家》《星星·散文诗》《散文诗月刊》《回族文学》《中国散文诗刊》《今日文艺报》《长江诗歌》《西部散文选刊》《华侨报》《青年知识报》《长沙晚报》《西安晚报》《中华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并被多家文集入选,著有《穿过季节那条河》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