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减”后,有一门课的补课成本之高,是任何其他科目都比不了的

 成长教育漫谈 2021-12-31

“双减”政策对教育机构的影响非常之大,而影响教育机构的同时也必然是对参与各种辅导班的学生及其学生家长影响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毕竟我们也看到了,不是所有的学生、学生家长都被动地去补课,而是还有很多是有客观的补课需求的。

很多人都知道“双减”禁止的培训是“学科类”,那么哪些是“学科类”呢?

对此,教育部有明确说明:


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

毫无疑问,自今年起,以上各个科目的辅导班都会因为“双减”的实施而受到很大影响。

当然了,我们也看到了不少机构还是在积极“自救”,毕竟尽管已经对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做出了明确禁止学科类培训,但是日常上学期间是可以进行的。当然,对培训的内容机构也需要作出调整,避免出现超长超前的问题,毕竟这也是被禁止的。

对个体而言,因为种种原因有的学生可能这门课需要补一下,有的则是另外一门课需要补一下,也有的学生可能需要补多门课。

但是就整体而言,我认为“双减”之后影响最大的一门课却是英语。

关于英语学习的争论特别是有无必要如此重视、有无必要在中考、高考中有如此高的地位争议一直是不断的,而关于英语如何难学的感慨更是不绝于耳。

而部分地区也对英语的考查做出了调整,例如辽宁省的新中考将原本和语文、数学同为120分的英语调整到了100分,最近上海更是做出了小学期末考试不考英语的改革。

但是正如很多人所担心的那样,如果在中考中英语的权重不降低,如果在高考中英语的权重不降低,那么在英语的学习上就根本不可能降低投入力度的。

那么“双减”之后对学生和学生家长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很显然:

1、“补课难”在英语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所有的学科类培训班中唯有英语是最多样的,同时也是几乎不存在年级、年龄问题的。

英语的学习不像其他科目学习,因为本质上英语是一门语言,它不像其他科目一样往往只有“应试”这种学法,例如孩子上学之前以及上学后的起初几年完全不需要把英语学成“应试英语”,完全可以通过听、说、读等训练把英语当成“语言”来学习。

而“双减”之后,即便是那些侧重“语言学习”的培训因为也在“学科类”的缘故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这就意味着对英语学习的供需关系差异是最大的——供远远满足不了需,毕竟这可是几乎涉及到了全学段的也包括学前的……

所以找英语应该会成为最难找补课机会的科目了。


2、父母能力差使得“两极化”变得更加严重

这个“两极化”既包括了英语学习的“应试”部分,也包括了英语学习的“语言”部分。

你必须得承认一个事实,在“应试”也好,在“语言”也罢,父母的文化水平会对孩子能不能学好英语有极大的影响。

例如我家,尽管孩子一直有报英语学习班,但孩子妈妈的英语水平就还不错,无论是听、说还是应试(词汇、语法)等辅导孩子到高考基本上是没问题的。

如果都禁止了,那么对我们的影响肯定是有限的,无外乎就是做家长的稍微多花点时间而已,而偏偏我们也有的是时间……

但是父母是低学历的呢?

当然,低学历的未必英语不好,这点我们必须得承认,但是概率上讲还英语更差一些的可能大一些。

如果说数学语文(尤其是作文)这些科目父母哪怕是帮孩子查查网上资料也总会有个“交代”的话,这种情况下英语恐怕就很难直接帮助到孩子了……

3、地域差异的“两极化”加重

上面说的是个人,而放在地区上这个问题也会变得更加突出。

其实背后也是人的问题。

就好比说上海说整个小学期末考试都不考英语了,所有英语辅导班也都禁止了,那么以上海市的家长平均英语水平、经济基础以及社会教育资源来看,你会认为上海的小学生们英语水平会有很大的下滑吗?

一定会有的,毕竟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这个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

但是如果同样的问题出现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呢?

没有了机构,父母又解决不了,社会教育资源又有限,偏偏学校的英语教育又“削弱”(各种减负、去“应试化”)了……

就算“中考”只是区域性竞争,那么到了“高考”怎么办?

所以高考英语如果不做出巨大的调整,那么毫无意义英语科目即便是小学不考也没有办法改变上了初中之后迅速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毕竟就目前的中高考政策来看,你总不会还不考英语了吧?

那么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孩子学好英语呢?

敬请期待我后面对这一问题的建议,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你解决好这个困难。

扫描二维码获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