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论你是凡尔赛,还是真的不在乎,关于“成绩”别忽略孩子的感受

 成长教育漫谈 2021-12-31

不知道各位是见过或者自己本身就是那种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总是觉得无需太过在意。

很多人会找到很多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情来证明没必要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还会有人倡议说不要让孩子考试一名等等。

反而是让那些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家长觉得自己好像是错了,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

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有些情况下这么想、这么说是没问题的。

例如我们看到有人因为自己孩子成绩不好而感到生气、难过等,又或者是因为有人因为我们的孩子的成绩很好表示很羡慕而我们则需要礼貌性谦虚一下,又或者干脆我们就是“凡尔赛”一下。

但如果是你的孩子成绩不够好、很不好的情况下你还这么认为,那就有问题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坚持认为家长在不在乎其实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在不在乎。

那么对孩子来说也就只有两种情况了,要么在乎要么不在乎。

有的可能会在这两者之间,例如会出现“不是很在乎”之类的说法,但实际上在乎就是在乎,不在乎就是不在乎,至于在乎的程度以及不同程度所带来的问题,那是另外的问题了。

如果孩子面对不好的成绩一点不在乎,作为家长心得多大或者是得多么的不关心孩子才会觉得无所谓?

这真的是不在乎成绩吗?

成绩不好还不在乎的孩子,除非这个“不在乎”是他装出来的,否则如果是他打心眼里对成绩就是这样感受、态度的话,那么作为家长你可真得注意了,因为这样孩子大概率的情况下是厌学的。

这时候作为家长在不在乎成绩根本不重要,谁关心你在不在乎呢?

你越是说不在乎,我反而觉得别人除了能说一句“你心态真好”之外,再往多了说就只能说你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了。

我们往往会尊重、理解那些努力过但最终还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的人,对此我们会很惋惜很容易产生诸多的共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没开始努力就找一堆理由来粉饰自己的不努力的人来说,我们除了表达点所谓的“礼貌”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这不是不在乎,这是不负责任。

如果孩子在乎成绩呢?

可能对有的家长来说会觉得孩子没考好但是很在乎成绩就会变得很沮丧、很伤心,甚至因此产生很多的负面情绪,这个时候父母表现出自己不在乎成绩的态度是给孩子减压。

这样想、这样做也是没问题的,但是得有个度。

你这是在安慰、鼓励孩子对吧?

但是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在你的安慰下,以孩子目前的学习成绩来看,他最终也成功地不在乎成绩了,那么接下来孩子会怎样?

而如果你说你只是不希望孩子太过伤心、失落,不要丧失信心,但是你会通过诸如试卷分析、跟老师沟通、孩子学习问题分析等等很多事情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提高成绩等等。

那你这到底是在乎成绩还是不在乎成绩呢?

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不在乎”的本身更多的只是想在跟别人谈到孩子成绩时,不会因为自己孩子成绩不够好而觉得尴尬而已。

而真正要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唯有帮助孩子把成绩提高起来,而不是让孩子也对成绩无所谓,你说是不是?

很多时候有人觉得家长太在乎成绩是一件不对的事情,是因为家长如果太在乎成绩的话,就有可能会因此给孩子带去很多的压力、负担,严重的还会危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例如为了让孩子有个好成绩,就给孩子报很多的学习班或者给孩子布置很多的课外学习作业,即便是孩子学得还不错甚至很好了也会去超前学、超纲学。

孩子的所有课外时间大都用来学习了,玩的时间、运动的时间、兴趣培养时间、视野开阔时间以及社交娱乐等时间都被挤压到几乎没有。

结果就是孩子成绩看上去不错了但除了学习之外其他方面反而乏善可陈,甚至就连最基本是身心健康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你看,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这么说本身是没错的,但这是典型的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变,这之间真的就没有一个“平衡点”吗?

非要非此即彼吗?

我们这些成年人很多时候总是愿意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问题。

要知道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对那些刚刚上学没多久的孩子们来说,或者说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会对成绩无所谓的,没有一个孩子会不希望自己有个好成绩的。

只是很多时候他们因为缺少一些督促或者是一些指导、关注,使得他们常常陷入“想做不知道怎么做”“想坚持却最终还是放弃了”等等循环之中。

就如同很多家长都很清楚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内驱力等等有多重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这些能力,但真正去往这方面去培养孩子家长有多少?

跟孩子一样,我们做家长的在很多事情上其实也有很好的期待,也是“很在乎”的,但是我们很多人往往也没有坚持下来的毅力。

比如说我们就是从孩子上学开始每天坚持拿出几十二十分跟孩子就当天所学内容、所做作业进行检查、复习,再拿出10分钟来让孩子计时做做计算、听写一下字词或者检查一下背诵,再拿出10分钟来让孩子熟读3-4遍课文。

如果发现孩子掌握得有问题,那么你就可以从问题的最初期开始解决,而如果孩子没问题,你再安排个30-60分钟的学习时间,剩下的时间玩一下、读读书什么的都可以。

这样的坚持很难吗?

很难,因为你会发现有无数家长会说自己没时间、就算是有时间的面对一年级的知识也会说自己不会,而就算是会的也会说自己都教了还要老师干嘛……

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都做不到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还指望孩子靠我们的说教就能做到吗?

如果能,那真的是你的命好,而不是你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好。

自主、内驱力等等是不可能靠说教培养出来的,包括成绩在内,作为家长所羡慕、期待的那些东西都是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够达成的。

不要怕负担、怕压力。

负担和压力本身是可以调节的,太大会让人很难受、很痛苦,但是一点没有却会让一个人很容易就迷茫、迷失的。

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感受不到任何的压力和负担,对成绩无所谓,那么要么他是万中无一的天赋异禀甚至是“生而知之”的天才,要么他就离“学渣”不远了。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对于大多数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信、满足感、勇气、理想、交友等等很多积极的东西大都会跟他们的成绩有很大的关系。就算是那些成绩很差且还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又何尝不想自己成绩好好的呢?

很多时候他们的“淘气”又何尝不是为了“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所以家长也好孩子也罢,在乎成绩是对的。

但尤其是作为家长要注意“在乎”的本身是不解决问题的,不是我们有多在乎,孩子的成绩就会变成什么样,而是我们去做什么、怎么做才会改变孩子的成绩。

家长在乎成绩、孩子在乎成绩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乎本就是极为正常的心理,而最重要的则是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去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