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搜题APP也被禁,“惰化”能不能解决不说,倒忙是肯定帮到了

 成长教育漫谈 2021-12-31
三连一下,你就是最亮的仔~

“双减”在持续进行,最新的要求是把治理的目标锁定了拍照搜题APP上面。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提出,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撤销备案。

其实这已经不算是新要求了,在今年7月份教育部就曾经明确要求过“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1

“道理”显而易见


这么说其实是挺有道理的,因为这个道理很简单:学生知道了答案或者知道答案可以很容易就获得了,那么就不会去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直接搜出来抄显然会省时又省力,所以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惰化了孩子的思维能力等等。

我们也看到了网上很多人也都有同样的观点,认为确实应该取缔这样的APP。





需要说明一下,很多人以为这是要全面下架、取缔拍照搜题APP,其实不是,按照教育部的文件说明,实际上是在治理。

当然,最终是不是会彻底叫停,这个还不好说,但就我个人的观点,我是不赞成因为怕影响学生“惰化”而叫停的。

当然,对于这类软件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惰化”的问题,我是不否认其存在,别说是搜题APP了,之前没有手机的年代很多孩子不也是经不住“答案”的诱惑吗?

2

意义真的很大吗?


但为了这个就去禁止搜题APP,我认为是因噎废食。





如果你有用过现在的一些搜题APP你会发现大多数的问题不仅仅只有答案,还有思路、分析甚至是所考查知识点的梳理。

有的孩子确实会直接无视这些内容直接抄答案,但也有很多孩子是一定会认真去看那些思路、总结的。

前者不让他们看答案他们就会去主动思考了吗?

但后者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的帮助,也没有其他可以依仗的资源时,他们的学习效率实际上是一定会下降的——不是任何持续思考一道题的表现都是好习惯,在确定做不出来的情况下,还是一味花时间在上面,真有我们理论上想象得那么好吗?





说“好”的人,我估计都没体验过这样的思考。

就算是搞科研也要学习、研究他人成果而不是一味只是自己蒙头苦熬。

3

也会导致变相“增负”


尤其当下不是减负吗?作业量不是在减少吗?不是要让孩子们在学校就把作业写完吗?

那么孩子在家搜的题都应该是一些课外的拓展练习题,这些学习可以被看成是“负担”应该没人有异议。

既然已经是“负担”了,你还要额外给孩子制造负担,意义到底在哪?





事实上容易出现这个问题的也就是低年级的孩子,高年级的孩子尤其是上了中学之后的孩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肯定是100%都清楚的。

清楚了还要做,你觉得是因为惰性的“诱惑”太大,还是这孩子其实本就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和毅力?

既然能拍照搜题,就说明孩子有手机,那么是不是可以拍照问同学抄答案、抄作业呢?

就算是没有了搜题APP,在搜索引擎里输入题目难道就搜不到这些题目了吗?





这事儿在有互联网但没有搜题APP之前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是不是为了孩子们不要惰化思维就要把所有网络上的跟“知识点”有关的所有内容都清除掉呢?

4

搜题软件用处还是很大的


我家确实是一直在用一些拍照搜题APP的,孩子也会用我们也会用。

接触这东西的时候是好几年前了,最早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当遇到一些挺难的课外拓展题目(主要是奥数题)或者是一些真的不知道的知识点(其他科目居多),我们一起想破脑袋也搞不定的时候就通过题目或者关键词去搜索相关的内容。





后来有了拍照搜题的APP,感觉真的是太方便了,尽管也存在比如搜不到或者是搜到了但答案有错误等问题,但多数时候还是能起到一些帮助作用的。

我有朋友曾经就说过感谢这类软件、感谢网络,因为有了这些东西自己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就会显得“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孩子遇到了困难,寻求自己的帮助时就不会再出现自己也不会被孩子笑话的尴尬了。

当然,我也记得他曾经有几次搜出了题目,但是由于看不懂过程和解析还问我怎么理解来着。

随着孩子年级升高,以我家为例,尽管我和孩子妈妈在有些知识上还能给孩子一些帮助,但实话实话除非我们自己也拿出课本、教辅重新学一遍,否则有很多内容真的是忘光了。





而现在的孩子们所学的尤其是所做的题目确实是难度不小,孩子搞不定的时候我们是允许他去搜题的。

孩子自己也知道只是知道答案不是目的,关键是能否真的理解和掌握这道题,例如再考这种类型的题目或者是变化一下之后再考,还能不能做对完全取决于自己是如何对待答案的。

5

别好心帮“倒忙”


要说起来,拍照搜题APP总算个学习类的软件,它们对孩子们的危害再大能大得过游戏APP、短视频APP、直播APP等等这类软件吗?

总有人说过去如何如何,过去有这么大、这么多的信息量需要我们去理解和掌握吗?别的不说,现在孩子们日常做的题目有多少放在我们那个时代可能都算是“压轴题”难度了。





科技的便利性有其客观的价值,随之而来的肯定也有其负面的影响,那就去解决负面影响就好了,比如说加大对拍照搜题APP的监管,杜绝一些不良信息的引导,同时要求必须成年人实名注册等等。

“直接看答案”会有怎样的影响,这种问题还用得着如此大费周章吗?

这不是辅导班,不一刀切、不狠下心来大力治理就会出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问题。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替孩子们解决掉的,不可能替父母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依靠制度、规定、规范等等去约束的,事实证明一刀切之后必然是会导致有真正需求的孩子、家庭受到很大影响的,不然某些地方又何必搞在职教师的在线辅导、补课、答疑活动?

难道只是因为老师太闲,而不是因为有很多孩子确实是有需求?

所以我赞成治理、规范,但对“取缔”认为大可不必,但对“取缔”认为大可不必,假如搜题APP被禁,学生思维“惰化”的问题未必能解决,但给学生和家长帮的“倒忙”是肯定能“帮”到的。

扫码了解更多

不要认为什么都与你无关,
我们其实都联系在一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