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魏书生12个学习好习惯中定计划的习惯,该怎么培养?|深度解析

 成长教育漫谈 2021-12-31
12个学习好习惯如何养成


作者 | 微笑说教

理论来源 |魏书生研究院

关于魏书生版的12个学习好习惯我们之前已经详解了4个习惯,今天我们来解析一下第5个好习惯——定计划的习惯


关于这点,魏老师说得比较简单,原话如下: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需要说明的是这话我们不能“较真”,例如“让人家推着走”这个问题的原因肯定不仅仅只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计划性,也不是说只要有“计划”了学生就一定能学好。

我们切记一点,“好习惯”是一个“系统”,孤立的习惯是很难解决孩子学习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一个孤立的好习惯往往也不称之为是好习惯,它更像是一个人的“三分钟热血”——基于某种影响而产生的暂时性的心理、行为的冲动,这样的习惯是很难持续坚持的。


所以家长或者学生在培养好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地、系统地进行,例如之前详解过的记忆的习惯、演讲的习惯、读的习惯、写的习惯以及后面我们会详解的其他几个习惯,充分理解之后要尽可能一起去培养。



定计划的重要性


关于这点相信即便是一些对学习没什么太多经验、办法的人也都会知道做计划很重要,所以我就不赘述太多了。

这里我只说一点:计划的作用除了对成绩提高有帮助之外,对孩子的时间管理、自主学习、学情分析、目标理想等等都有很积极的帮助,而所有能力的提升又都会反过来影响成绩。


事实上我们所看得到的那些进入高年级依旧是学霸的孩子们,他们在学习上都是有一定计划性的。有的学霸未必一定有一份具体的计划,但“计划性”本身可能早就融入其思维习惯中,所以当他面对任何一件事情(学习)的时候,他都是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去做。

而这样的习惯放在工作、生活中一样可以有很重要的意义,您说是不是?



计划要有前瞻性


如果是家长要培养孩子做计划的习惯,家长自身要对这个“计划”有一定的前瞻性。

简单来说就是家长自己要清楚孩子当下要去完成的“计划”在我们教育孩子或者说孩子通过学习要达成的某个目标中有什么样的意义。

例如我们假设我们希望孩子通过学习未来高考的时候能够达到考上985的水平,那么我们需要知道想要考上985在当地需要有怎样的一个成绩(名次),考入什么高中把握性更大,考入这所高中要达到怎样的成绩(排名)……


通过这样的一步步倒推,然后结合孩子的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做出一个适合孩子的计划。

当然,如果父母暂时做不到也没关系,我们也可以先把达到某个成绩作为一个具体的目标。

例如期末考试我们希望能够比期中考试提高多少分,然后根据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要做的事情,最终把这些事情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完成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也是可以的。


但上面说的事情从长远来说家长还是要做的。

这就好比我们走路一样,看得远一些走得往往会更“直”一些,放在学习上也就是更有“效率”一些。



好的计划基于对问题的了解


除了目标的导向影响之外,“计划”所要发挥的最大价值还是在“解决问题”上。

所以做出一个好的计划的前提一定得是我们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如果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例如有的孩子问题确实有点多的情况下同时去解决所有的问题难度会比较大。但不要因此就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事实上很多问题是相关联的,往往你只要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解决起来就会变得很容易。


例如一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上总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计算总“粗心”、总是丢单位或者出其他一些问题。

看上去这是一堆的问题,但其实解决起来并不复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作业+计算练习的组合,在写作业、做计算的过程中对一些细节进行要求、训练,例如要求孩子必须一个字一个字的审题,并且画出关键词,审题2-3遍之后想清楚了再答题,过程步骤必须详细,做完之后可以参考“常见问题表”检查一下是否出现了遗漏(例如漏了单位或“答”等)。


这些东西都可以写入“计划”中的,而孩子只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养成这样的审题、答题习惯,而且其他一些问题也会随之减少。

家长如果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不确定,那么一定要找孩子的老师交流一下,别的不好说,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孩子的老师通常会比家长对孩子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并且也能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毕竟他们在这件事情上真的是专业的。

但家长也有自己的优势,因为多数孩子在学校和在家是两个样子的,而家长最熟悉的就是孩子在家时的学习状态,所以两者相结合才能够找出更多的问题。



量化问题并分解


把所有的问题列出来,分析一下彼此的相关性以及解决某个具体问题都有哪些策略,然后进行“量化”——确定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时间、需要做的事情、需要准备的资料等等。

最后把时间“分解”到一个阶段中去落实。


例如孩子语文基础知识总是丢分

假设这些基础知识主要就是字词句以及课文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可能一两天就能解决掉,只复习课本或许也不够还需要配一套针对性的教辅、资料,而完成这些事情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那么我们就设定一个期限,然后把要做的任务(例如熟读、背诵或者默写课本,听写字词、句子相关的专项练习等)分解到每天去落实。

从上面的分析问题到量化问题再到分解问题一定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这个过程的本事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好的锻炼,且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积极引导,不要总是说不足,要多鼓励孩子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做到这些其实就基本上等于做到了上面魏老师说的“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在跟“家庭教育”有关的事情中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帮孩子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去“解决”孩子——过多指责、否定等消极态度会强化孩子“我不行”的自我评价,这种情况下,家长即便是把问题分析得再透彻孩子也可能没有解决的动力。

而这样一来,所谓的“分析、解决问题”就变成了纯粹的“家长秀”,纯粹只是家长在展现自己的能力,这跟我们想要培养孩子某些能力的初衷是相悖的。


家长帮孩子把问题分析清楚,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过程中给予更多的肯定,会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信心,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学习动机提升。

只要孩子去做了就一定会有收获,这些大大小小的收获在被得到肯定之后,会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会促使他们更愿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的循环形成之后就能让孩子获得我们很多家长都很期待的“学习内驱力”。



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尝试给孩子做过计划,也有很多孩子自己也有做过,很多计划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容做得都很“好看”,但却实施不了、落实不好。

“大而全”的计划通常不是好的计划,只有能落实下来的计划才是有意义的计划。

所以我这里提几个注意事项:

1、计划本身的目标清晰。

这个计划(包括每一项内容)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必须得清晰。

2、计划是可以完成的。

无论是设定的目标还是每一项具体的内容得确保能够完成。如果发现内容太多了孩子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够完成,那就把计划进行“再分解”。


例如我们本来的计划是希望通过1个月的时间让孩子达成某一目标,那么我们就重新分解一下,看看前两周我们重点做什么,后两周再重点做什么。

3、时间要具体。

时间管理是很重要的,这里的“时间”我的建议是既要考虑到“大块”的时间,也要考虑一些“碎片”时间。

其实大块的时间利用起来相对容易很多,反而是那些碎片时间的利用是需要引导和鼓励的。


例如“课间”的时间孩子除了准备下结合的资料、做好下节课的上课准备之外,能不能回顾一下上节课老师讲的重点;例如上学路上、放学路上可以做哪些事情,尤其是上学的路上如果孩子不存在“起床气”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去看看要求背诵的或者是进行一些词汇积累等等训练……

时间的管理不仅仅只是在学习上也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锻炼,在这个问题上家长的榜样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督促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鼓励


上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不意味着家长的任务就结束了,事实上最难的环节才刚开始——习惯的养成是很困难的,往往孩子“三分钟热血”过去之后动力就会急剧散失。

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陪伴、督促和鼓励,尤其是鼓励孩子。

学习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一件有太好体验感的事情,尤其是对成绩一般、较差的孩子来说,他们很多的困恼、困扰甚至是一些心理上的沮丧、自卑等负面情绪都跟学习密不可分。

所以给他们更多鼓励是很有必要的。


都是做父母的,我能理解有很多父母“怒其不争”就会出现“正话反说”的问题,明明希望孩子做好一件事情,却非要去否定、强化孩子做不好就会如何如何的认识,这只会让孩子更加排斥、厌恶。

很期待“知耻而后勇”这种人格品质也是需要培养的,但我们很多家长总是会习惯性只是让孩子“知耻”,却总是忽略了引导孩子如何“后勇”……

好了,关于“计划”的详解分析就到这里了,下一篇我会写一下“预习的习惯”,而考虑到当下教育的特点,我会把“超前学”也纳入进来,在分析为什么要预习、如何预习之外再谈谈超前学的注意事项,因为某种程度上讲“超前学”本身也是一种“预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