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千字文

 随阳 2021-12-31

图片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很多问题在现象层面是无解的,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本质找规律,运用规律才能改造世界。

以吃饭为例,人吃的食物有千万种,以前谁也说不清吃什么对人最好。等知道了人吃饭的本质是为了摄取一定量的糖、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

同样的道理,中医的理论、方法、处方极多,曾经治好了很多病人,同时也有很多病治不好,等知道了病的本质是人体内饥寒的程度或其质变的类型,治病就是解决人体发生的“饥寒、肿、破、少、多”五证,中医治病也就很简单、直接了。

一、健康的根本

健康,首先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其次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问题,最后才是医疗技术的问题,个人的健康受制于他的经济能力和世界观。

二、思维逻辑要正确

正确的思维逻辑是:身体健康,人的表现正常;身体不健康,人的表现就不正常。比如,健康的人必然是“心态平和,作息规律,饮食得当,勤劳爱动”的人。

对于不健康的人,不是医生要求病人“心态平和,作息规律,饮食得当,勤劳爱动”人就能变健康,而是要改变人身体的不健康,等他身体健康了,他的行为就自然正常了。

三、医院干三个事

医院干三个事:

1、辅助生理,如:体检、助孕、产检、接生等。

2、治伤,伤是以外因为主造成的人体异常状态,比如:毒蛇咬伤、蚊子传染疟疾、骨折,烧伤等。但伤发生以后就具有病的特点,可以按病的规则来治疗。

3、治病,病是以内因为主造成的人体异常状态,由于人的营养不够,造成新陈代谢不良,组织器官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免疫失衡,未能及时纠正,人体对各种刺激敏感,频繁地做出免疫反应,一直到死亡前的过程。

四、人只有一个病

人只有一个病,那就是人体失去了“正气存内”的状态,病根是饥寒。人一生中某一时间出现的症状只是饥寒在不同时间段、不同条件下的不同反应而已。

五、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病是人体物质供需矛盾的体现,病的本质是人体内饥寒的程度或其质变的类型,也就是不同的超敏反应;病只要发生了,就不会自己消失,而要往前发展,只是在症状上有发作期和平静期的不同。

2、人只有一个病,按其特点分为“饥寒、肿、破、少、多”五个证型。这五个证型就像一年的四季,既是完全不同的,又是紧密联系的、有先后顺序的一个整体。

3、病在人体按照五个证型的先后顺序依次出现,前后证型之间即是因果关系又是对立统一的。前一证型是后一证型的基础,后一证型是前一证型由量变达到质变的表现。

4、证型是病的本质,并决定病的症状。证型取决于饥寒的程度及其质变的类型,而不是人的年龄。

5、病是要人早死的,每一个证型严重了都能死人。人一旦得病,病就控制人体做出一系列有利于病而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行为和表现,从而加快病的发展,这会表现在人的方方面面!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人会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才是最正确的,因而非常固执。

6、前期证型的病,大部分能治好,后期证型的病,大部分治不好。

病的发展方向是从能治好到治不好,所以,要积极预防、早治疗、治未病。方法是“主动管理人体营养、免疫和微循环”,让人体保持充足的营养和稳定的内外环境,正常的新陈代谢。

简单说就是“吃够、穿暖、不妄为,感冒了及时正确治愈”。

六、“饥寒、肿、破、少、多”五证的治疗

治病的核心:要时刻记得人只有一个病,病在全身,不在局部,只是在发作期,病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局部。所以,消除症状不是治好了病,只有祛除了“饥寒”,恢复了人体“正气存内”的状态才是。

1、饥寒证

先有饥,后有寒。

饥就是因为人吃的饭质量不够,出现以蛋白质不足为代表的营养不够;治疗方法:缺啥补啥。

寒就是因为人营养不够,新陈代谢失常,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降低,免疫失衡,出现对以风寒为代表的各种致病因素敏感起反应。

如果饥纠正了,寒自然就没有了。实际上饥对人的影响是“温水煮青蛙”似的,所以寒一般不容易被人发现,只有等饥寒发生了质变,出现了“肿证”。

2、肿证

特点是:肿,病变部位肿了,可以像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来得快、去得快,可以完全治好,但却会反复发作;病变部位是:全身的皮肤、黏膜;病理变化是:皮肤、黏膜的细胞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包括以感冒为代表的一系列病。

3、破证

特点是:破,病变部位组织器官的细胞发生破裂,但可以修复;病变部位是:全身的皮肤、黏膜、器官实体;病理变化是:皮肤、黏膜、器官实体的细胞破裂坏死;包括以肺炎为代表的一系列病。

4、少证

特点是:少,组织器官的功能少了;病变部位是:全身的皮肤、黏膜、器官实体;病理变化是:皮肤、黏膜、器官实体细胞破裂坏死缺失,得不到正常修复;包括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一系列病。

5、多证

特点是:多,组织器官的细胞多了。病变部位是:全身的皮肤、黏膜、器官实体;病理变化是:皮肤、黏膜、器官实体细胞发生以增生为主的错误修复;包括以癌症为代表的一系列病。

对于医学问题,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看热闹,要多问一个为什么?要独立、全面的思考、更要通过实践探求本质,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且这个观点还要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的世界观。

我认为:能让人少生病的医生的实际价值远大于等人病了能治好的医生!

所以,我的《饥寒论》有两个目标:

1、让孩子从小到成年生病少,身体好,病了吃点药就能好,不需要打针、不需要住院;这一点已经能普遍做到。

2、让人的身体在六、七十岁时依然保持得像三四十岁之前那样健康,能为所欲为。比如:血压不高、血糖不高、血脂不高、头发白的晚、牙齿掉的晚、皱纹少、大部分器官功能也都正常。这一点我正在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