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坦桑尼亚马孔德乌木雕:镌刻着原始生命力的国家名片

 悦读斋主 2021-12-31

“马孔德乌木雕技艺精湛,朴实自然,流淌着最原始的生命力。同时又自由奔放,充溢着大胆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是坦桑尼亚一张独特的名片,是非洲艺术一处珍贵的宝藏”。

马孔德(Makonde,斯瓦西里语意为“田园”),是生活在坦桑尼亚东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约200万。他们自古奉行“女人从耕,男人从雕”的传统,男孩年满四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木雕手艺,非洲人说他们的祖先是“口衔刻刀来到人世的”。这里得天独厚,不仅人灵,更有地杰。盛产的乌木(斯瓦西里语Mpingo),据说“千年生长、千年不倒、千年不腐”。原木的边皮呈黄白色,蕊材为紫红色或黝黑色。其肌理细腻、耐磨防蛀、重如铸铁,经打磨后十分光滑明亮。

马孔德人被赋予了黑色的自然,也被赋予了创造辉煌艺术的使命。

他们崇拜祖灵,雕刻是他们血管里流淌出来的艺术。这艺术的灵感则来自于那些神乎其神的传说和故事,来自于他们对人世,对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感悟。马孔德人的乌木雕被德国诗人描写成折射生活,融入自然,再现梦想的艺术,称之为黑色诗歌”。

马孔德乌木雕大致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人物雕像,如头像、胸像、男人狩猎、少女顶水、母亲哺婴、艺人击鼓等,表现了人的生存、人的追求、人的憧憬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类是动物雕像,如狮子、犀牛、大象、长颈鹿、河马、羚羊等,这些憨态可掬、性情灵动的野生动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具有独特的活力和美感。

第三类是图腾,非洲有各种原始宗教,乌黑光亮的乌木图腾更现神秘。

第四类是器具,这类雕刻包括非洲人民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

第五类是群雕。实际上是坦桑尼亚独立后的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坦桑尼亚独立后,首任总统尼雷尔倡导民族团结,大力推行集体化运动,从而催生了群体雕塑这一难度极高的艺术品。特点是人形交织叠加,状若“家族树”,寓意祖辈相接、世代传承,像大树一样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由于乌木坚硬,雕刻极其困难。雕刻前,马孔德工匠们要先根据乌木的形状在脑海里构思出轮廓,然后用斧头砍出粗糙的外形,再用凿子、锉刀等工具雕刻出细节,最后是用砂纸等进行长时间的打磨,一件乌木雕要花去匠人一两个月的时间。由于都用简单的工具手工制作,乌木雕造型简单,自然质朴,许多工艺品还保留着原木的痕迹。这些民间艺术家们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概括而简约的造型,来表现原始的唯美和宁静,诠释他们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关注。

马孔德乌木雕经过300多年的衍生、发展和升华,更具有蕴意丰富、想象奇特的特点,成为收藏家们趋之若鹜的珍品,在英、法、美、日以及中国等世界许多国家的雕塑博物馆内都有它们的身影。据说,马孔德木雕对欧美的许多现代派画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名作《亚威农少女》(Avignon girl)就是借鉴了马孔德乌木雕的艺术风格。

作为国家的名片,马孔德乌木雕经常作为礼物,赠送给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而在坦桑达累斯萨拉姆、阿鲁沙等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精美的乌木雕作品,已成为游客们必买的纪念品和收藏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乌木资源的减少,不少工匠开始以其他木材“鱼目混珠”,他们用黑色鞋油把木雕涂抹打磨得与乌木十分相似,唯独在重量上与真正的乌木难以相比。即使是质地同样密实的柚木,在重量上还是难与乌木相提并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