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娱乐至死》,死掉的究竟是什么?

 悦读斋主 2021-12-31

1858 年 8 月 21 日,民主党律师、后来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和共同党参议员斯蒂芬·道格拉斯之间拉开了七场著名辩论的序幕。按照事先约定,道格拉斯先发言半个小时,然后林肯作一个半小时的答复,最后由道格拉斯再次发言半个小时来反驳林肯。

然而,这7场辩论每场持续的时间,在两人的历次辩论中算是相当短促的。四年前的一次,他俩辩论了整整7个小时,以致中间不得不先让听众回家吃饭,然后再精神饱满地回来继续聆听 4 个多小时的辩论。

这样的事情在今天或许是天方夜谈,或许也很难找到能够忍受如此长时间辩论的听众了。但在那个铅字印刷的时代,那个推崇读书和演讲的时代,这种痴迷再正常不过了。

也还表现在对作家的尊崇上,就像1842年英国最伟大作家、《双城记》作者狄更斯访问美国时记述的那样:“人群四处追随着、欢呼着,各种富丽堂皇的舞会和酒会,各种公众人物左右相随,大概没有一个国王或皇帝有过这样的待遇……”

17—19世纪的美国,正是书籍统治美国人思想的时期。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批评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1931-2003),将这段时期称为“阐释年代”。而前面讲的这两个小故事,正是对这个时代最形象的阐释。

在其撰写的《娱乐至死》这本书中写道,“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波兹曼教授还描述了这个年代的特征: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然而随着电视等新媒介的出现,这个时代很快被娱乐时代给取代了。娱乐时代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波兹曼教授的《娱乐至死》,死掉的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娱乐时代有哪些特征?

首先,娱乐无处不在。甚至政治、宗教等严肃的问题,在通过电视等媒介推向社会和民众时,也夹杂着娱乐成份。

1983年11月20日,在颇受争议的电影《从今以后》播放之后,进行了一次80分钟的严肃的讨论节目。内容涉及到核灾难的可能性、宗教的态度、政治家和军方的立场等,甚至没有在节目中加背景音乐和广告。但到了最后,拥有严肃话语权的6名嘉宾却把这次讨论节目变成了一次各说各的作秀。

其中,基辛格博士非常急切地想让观众感到难过,因为他不再是他们的国务卿了。所以他不停地提醒每个人他写过的书、提出过的议案和主持过的谈判;斯考克罗夫特将军说话简洁干脆,态度矜持冷淡,完全是一副国家安全捍卫者的模样;还有一位嘉宾首先告诉观众他那天中午是在德国吃的午饭,虽然后面他谈了对核问题的看法,但观众似乎对他在德国的午餐更感兴趣,等等。

主题很严肃、表演很专业、观众很喜欢,但就是娱乐色彩浓厚。

其次,娱乐明星受到追捧。这是娱乐时代非常普遍的现象。

耶鲁大学在 1983 年的学位授予典礼上颁发了几个荣誉学位,其中有一个是颁给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伟大的特雷莎修女的。在她和其他学者接受学位时,观众的掌声热情但很节制。

但当主持人宣布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著名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名字时,很多人都离开了自己的座位涌向台前,并发出的巨大欢呼声。

也许这样的场面在今天更是司空见惯。

第三,娱乐追求感官的刺激和体验。文字逻辑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不再重要。

被带进警察局的杀人嫌犯,受骗上当的顾客怒气冲冲的脸,从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滚下来的一只装着人的桶,从直升机上下来踏上白宫草坪的总统——

这些对满足人们的感官刺激来说,都是足够“精彩”的画面。这些画面的背后,不再需要任何严谨的阐释。

娱乐化让我们失去了什么?

首先,失去了深度阅读的习惯波兹曼教授认为,书籍当中的文字具有排列有序、逻辑严谨的特点,深度阅读意味着要严肃、专注地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意志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因此,它能促进理性思维,培养读者 “对于知识的分析管理能力”。

而我们现在更习惯于碎片化阅读。如果谁手上拿本纸质书,静下心来阅读,似乎成为了高品味的象征。

其次,失去了获取知识的方法。波兹曼教授认为,卓有成效的学习必然伴随着痛苦,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绝非易事,而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而现在的学习似乎容易多了,这就像你能很容易吃到一道精美的菜肴,但你永远不知道这个菜是怎么做出来的。还有,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熟练地运用互联网,收集信息的能力甚至超过老师,但他们对信息进行思考整合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

最后,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波兹曼教授认为,每一种新媒介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式,并为这种思考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

但是今天的人们正陷入信息的海洋,这些垃圾信息除了带给你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外,对你没有任何价值;同时,人们正在被媒体和舆论的导向绑架,它们真实目的就是吸引你的眼球。

因此,我们越来越像是人工智能饲养的宠物,人工智能精准的喂给我们所喜欢的一切,我们越来越开心,但越来越不知道为什么开心,也越来越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距离《娱乐至死》出版已经过去了30多年,波兹曼教授的担忧正在慢慢变成现实。然而,如果我们能找回失去的深度阅读的习惯、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或将是波兹曼教授写这本书的真实目的。

最后,让我们记住波兹曼教授的这句话:“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娱乐,但不要把一切都娱乐化”


后记:我的好友Hank有一段《娱乐至死》的读书体会,我非常认同,这里分享给大家。

“此书的作者是一位博学的批评者、严谨的反对者,一位固执的跟时代潮流唱反调的人。他在30多年前就发现,人类正在由阐释时代进入娱乐时代。印刷机和电视机统治的世界完全不同。前者理性而清晰,后者无能而荒唐。

他认为,娱乐比专制更加危险,它会毁灭文化,让人类放弃思考,进而成为现实的奴隶。

3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互联网、朋友圏,时间和注意力被打得稀巴烂,传播方式对内容无情碾压,数据继信息之后成为商品,所有人都变成演员,连阅读都成为炫耀和表演。

当此之际,其实没必要太过悲观。何如将读书当作一场最后的盛宴,向即将逝去的阅读时代唱响一曲奢华礼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