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购渠道、多家乳企涌入、国际形势等因素,致使a2再次下调2021财年盈利预测!

 乳业财经 2021-12-31

12月18日,a2 Milk发布第二次业绩预期下调公告,受此公告影响,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票下跌23.64%,报10.14澳元。

a2公司称,主要是新冠疫情对代购渠道造成了较大影响,使得其业绩复苏慢于此前预期。代购是a2 Milk在中国建立品牌的重要方式之一,a2 Milk也在加码中国市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随着入局A2概念的乳企越来越多,疫情影响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a2 Milk可能会遭遇更大的业绩压力。

a2再次下调2021财年盈利预测

12月18日,乳制品生产商a2 Milk发布公告称,将2021财年上半年业绩预期进行下调,从此前预计的7.25亿至7.75亿澳元下调至6.7亿澳元,EBITDA利润率为27%。另外将全年营收预期从18亿至19亿澳元下调至14亿至15.5亿澳元之间,EBITDA利润率从31%下调至26%-29%。

实际上,这已经是a2 Milk第二次针对2021财年业绩预期做出下调。

9月28日,a2 Milk就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调低2021财年业绩预期,预计2021财年上半年营收为7.25亿澳元至7.75亿澳元,全年营收为18亿澳元至19亿澳元,低于此前预测。预计下一财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将从31.7%下降至31%。

据悉,a2 Milk的股票在12月17日(周四)早些时候停牌,受业绩预期下调公告影响,截止到12月18日(周五)下午收盘,公司股票下跌了23.64%,每股报10.14澳元。

在7月底,a2 Milk股票创下历史新高,报19.94澳元。但在此之后股价有所回落,12月18日创下自今年7月份以来的股价新低,截止至12月21日收盘,每股报10.26澳元。

本年三季度,市场分析师对于a2 Milk的前景预期产生一定分歧,八家给出“买入”建议、五家建议“卖出”、三家为“持有”。

代购渠道影响公司业绩

无独有偶,a2 Milk两次下调业绩预期,均与代购渠道受疫情影响有关。

9月28日第一次业绩预期下调公告中,a2 Milk表示,在今年3月至6月,由于澳洲人囤积食品和生活用品,公司销售额大幅增长。但随后销售面临较大压力,主要是因为澳洲封闭边境,旅游者和国际学生无法入境,使得代购市场受到打击,公司出现短期库存过剩的情况。

当时对于此种情况,a2 Milk还保持乐观态度。然而在公告发布后不过才3个月时间,这一情况反而愈演愈烈。

12月18日第二次业绩预期下调公告中,a2 Milk称其代购渠道受到疫情的影响比预期更加严重,而且近期代购渠道的销售业绩也低于此前预期,并且该渠道的复苏速度将慢于预期。

代购实际上是当初a2 Milk在中国建立品牌的关键方式,此前有报道显示,a2 Milk在中国的业务占其婴儿营养业务总销售额的一半左右。据瑞银集团分析,个人代购约占a2 Milk澳新奶粉销量的37%,企业级代购占20%。

新冠疫情影响代购渠道的正常运行,必然会对a2 Milk的业务造成冲击。而且代购渠道销售的影响也不仅仅体现在婴幼儿奶粉产品上,在其他营养品领域同样会产生影响,这也让a2 Milk业绩复苏比预期更为缓慢。

另外,a2 Milk还预计在本财年剩余时间内,代购和跨境电商的销售将大幅下降。

a2 Milk并非是唯一一家受到代购渠道影响的企业,在疫情期间澳大利亚诸多品牌都遭遇了冲击,出现了30%的代购专卖店倒闭、热销的婴配粉滞销的情况。

继续关注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是不少国外乳企的目标市场,a2 Milk自然也不例外。

从a2 Milk 2020财年业绩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市场是重要的增长引擎。其中中国及亚洲地区销售额为6.99亿新西兰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0.4%。中国及亚洲地区销售额近三年年增速分别为162.92%、81.20%、64.86%。

正因如此,a2 Milk对中国市场一直十分重视,虽然销往中国的主要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但是在液态奶方面也在加大布局。

在今年的进博会期间,a2 Milk推出了两款常温液态奶新品,即A2牛奶全脂纯牛奶和A2 Smart Nutrition儿童牛奶。此前,a2公司已在中国涉足婴幼儿配方奶粉、低温鲜奶和成人奶粉领域,这是首次推出常温牛奶品类。

基于常温牛奶在中国长期以来打下的基础,拥有广泛的市场,a2 Milk不愿也不会错失这个机会,而这也符合其未来要服务于整个家庭的目标。

早在2015年a2 Milk就已经推出了成人奶粉,后面又陆续推出全脂、脱脂、高钙系列,不断进行升级。就在12月16日,a2 Milk又宣布成人奶粉升级听装上市。

通过加大创新,推出多种差异化产品,帮助a2 Milk在延伸自身产品线的同时,能够满足更多消费群体、消费场景的需求。

A2赛道竞争逐渐激烈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A2蛋白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越来越高,A2赛道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无论是在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还是在液态奶领域。

a2 Milk虽然是最早将A2奶粉销售到中国的企业,也因此一跃成为奶粉界的“网红”爆款,但是后续又有不少的国内外乳企纷纷布局了A2奶粉市场,包括雀巢、达能、美赞臣、君乐宝、飞鹤等,共同将其做大,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而在液态奶领域,a2 Milk同样可以说是一位“前辈”级别的企业,当初a2 Milk成立之后首先开始生产销售的就是A2牛奶,随后才将品类扩展到奶粉领域。

在众多奶粉巨头的影响下,液态奶企业也开始引进A2概念,相继推出A2牛奶。

比如三元最先推出极致A2β-酪蛋白纯牛奶,随后蒙牛先在儿童牛奶领域引入了A2概念,在常温液态奶引入A2理念之后新乳业推出了A2β-酪蛋白鲜奶,今年11月底认养一头牛推出了新品A2β-酪蛋白纯牛奶,蒙牛在进博会期间也透露将在12月上市A2鲜奶。

相比之下国外疫情更为严重,国内消费者出于安全考虑可能更倾向选择国内生产或储存的产品。而且由于疫情原因可能会增加运输时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劝退了部分消费者。

A2奶粉和A2液态奶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入局者,未来A2概念或将不再独特,再加上如今代购业务受阻,可能会对a2 Milk的业绩产生更大的压力。

此外,中澳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已经导致澳大利亚牛肉、大麦、原木、葡萄酒、海鲜和煤炭等先后遭遇限制,有投资者开始担心乳制品可能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即使当下尚未对乳制品产生制约,但对于包括a2 Milk在内的其他澳洲乳企而言,也不得不将其看做是前车之鉴,毕竟中国市场对于澳洲乳制品至关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