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立祥:从明天起,做一个虚伪的人

 观止文学 2021-12-31

从明天起,做一个虚伪的人 

程立祥(盐城)

有时候,我会走出办公室,在走廊里独步,左边踱几步,右边踱几步,就像一只羊,拴在一根木桩上,左边转几圈,右边转几圈。那不是无聊,实在是脖子难受,脊椎难受,需要走几步,看看美女,或者美景什么的,养养眼,调节一下枯寂的情感,或许能激发几许波澜。当然,不管向哪个方向踱步,总能遇见美丽的世界,就像那只羊,向左边转圈,或者向右边转圈,其实并不重要,有嫩嫩的草,就足够好。

和同事闲谈,诸如理想,爱情之类的有些远了,就说谁发达了,谁有本事,谁是三十年前的河东,谁又是三十年后的河西。同事笑曰,你呀,过于真诚,书呆子。我很惶恐,甚于一身冷汗。想来,羊想吃草,是不能说的,只能说,羊是为了转圈,为了锻炼身体,为了追求进步,为了忠诚,为了担当,顺便吃了草。诸如,工作累了,就是想出去看看美景,看看养眼的美女,也是不能说的,应该说,是为了工作需要,需要寻找素材,寻找灵感,焕发激情,才在走廊里踱了几步。

由此,想到道德经,合适时间,我要给大家讲解《道德经》,还是忍不住,要偷偷告诉你,其实,关于道德经,我根本不懂,半个字也不懂。老子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老子之道,乃是宇宙之道,老子之名,乃是万物之名。其实,这样说,我自己也鄙视自己,相信就是故弄玄虚的之乎者也,很多人不理解。

真诚的说,用书呆子的话语说人话,不说鸟语,就是,道,是道,但未必是永远的道。换成其他的说法也是一样:人可人也,非恒人也;鬼可鬼也,非恒鬼也;再直白一点,书,是书,但未必是永远的书;美,是美,但未必是永远的美。这个里面隐藏了一个精髓,就是:变!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道也好,名也好,都在变。所以,我们学习道德经,最为关键的一个字,不是“道”,也不是“名”,最为关键的乃是“可”!或许,有些人还是不甚明白,简单一点,羊儿转圈,可向左转,也可向右转。这个“可”,有时候,是天道使然,也有时候,是人的天性使然,亦有时候,是魔的魔性使然,当然,“可”产生的结果肯定不一样。想起一句话:一念之间。一念为佛,一念为魔,有相通之处也。

不小心,真的变得虚伪了。明明想表达的是喜欢美景美女,却偏偏和你谈起了道德经,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幸好,我把这些话,都告诉了你。拜托你,不要再告诉其他人了。至于,我是否变得虚伪,那是明天的事情。明天还早着呢,你说是不是?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