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一部电影的名字《开往春天里的地铁》。喜欢,当然,也不完全是名字,就像喜欢上一个人,并不是仅仅喜欢上她的名字而已。有人说,开往春天里的地铁,是一篇散文,书写了唯美温馨的爱情氛围;亦有人说,开往春天里的地铁,是一场戏剧,演绎着微妙细腻的爱恋情感,而我认为,开往春天里的地铁,是一阙小词,描绘是悲情伤感的欢聚别离。 之所以这样说,因为我是搞电影艺术的,是一名专业的电影研究专家,是一名专业的影视评论家,当然这里没有一句是真话,而且,我从未认真看过这部电影。悲情伤感,欢聚别离,乃是人世的随处可见的东西,每个人都会碰到,甚至是无时无刻。所以,我做出这样的评价,大抵是不会错的。 开往春天里的地铁,我在站台,还是你在站台,并不重要,亦或,你上了车,还是我上了车,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我是否能够相遇。至于,开往春天,还是冬天,亦或是秋天,原本就是无所谓的,遇见你,才是春天,遇见你,便是春天。 ——恰如这人生。 
浅白些,就是站台亦如人生,人生亦如站台。还是不详细地描述了,描述多了,自己也犯糊涂。 回到话题主旨上来,有的人正通往毁灭。单纯看标题,确实很难看,如果你是冲着标题来的,可能令你失望了。毁灭,乃是无。无,是什么?无是“没有”,当然,到达一个高的境界:无中生有!这是“道”的本源,给其一个漂亮的名字:无极! 世人,应该知道,《道德经》是讲“道”的。当然,有歪门邪道之人,有满嘴仁义道德之人,有不学无术之人,有带着面具大搞道貌岸然之人,他们诸如我,乃是伪君子,都喜欢把道德挂在嘴边,但都不知道“道”的本源。道的总源头,就是无极。天地,日月,山河,万物,虫兽,人类,原本都是“无极”繁衍出来的,以至于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无极之后,就有了“太极”。《易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乃是异曲同工。 
还是要说《道德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老子的“道”,不仅仅是“无”,也不仅仅是“一”,也不仅仅是“二”,乃是万物之道。我们的理解,也是从无开始,知晓一,再知二,然后知晓万物。当然,知晓万物,很难。但记住两个词,很简单,就是“无极”和“太极”,这是道的源头。 回到开始提到的电影,开往春天里的地铁。这也是道,火车出发是源头,我们登上万物的车,当然,是微之有微的万物,可是无论多么微小,亦是万物一道,因而,登车事小,选择很重要!你登的什么车,必将遇到什么人,所以,登春天的车,遇到对的人,这才是美丽的人生。 再回到文章标题,我把这个标题修改一下:有的人正通往辉煌。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