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 年度总结:清晰就是力量

 进步黑客 2021-12-31

进步日记本的设计节奏是「看一季,做一天」,以年为周期是农耕节奏。智能时代要缩短周期,每一天,每一周,每季度都要回顾反思,作出调整。

如果每年总结对我们有帮助,那么每天总结就能将这个效用放大365倍。

翻看自己的知识星球和朋友圈,摘录一些思考片段,分享其中的27条。

001.生活三大领域

年底,我们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一些框架可以帮助我们结构化思考。下面这张图的理念源自斯多葛主义,自我在内圈,关系在中间,最外层是工作。全面考虑这三层,为每层制定一个主要角色,制定一个关键目标,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和完满。

002.三种收入

我们日常做的事分为三类:追牛,建围栏和种树。

这个隐喻还可以用来理解三种财富收入方式:

1)追牛型收入:追牛指的是劳动型收入,依靠出卖自身劳动而获取收入。受限于个体投入的劳动资源 / 时间的不可复制性,天花板很低。除了富二代等特殊原因,普通人进入社会都要从追牛型收入起步,通过提供劳动时间积累第一笔财富。 

2)围栏型收入:围栏收入指的是产品型或服务型收入,向市场提供标准化产品或服务而获取的收入。这种收入特征是建立系统,可规模化,能复制。世界上的富豪80%是通过围栏型收入致富。像巴菲特比较特殊,他的收入主要是种树型收入。 

3)种树型收入:种树收入是一种资产型收入,依托既有资产所得收入,包括房租、利息、理财产品、房产增值、股票及债权投资等。种树型收入无需投入个体劳动,钱会帮你赚钱,实现个人时间自由。 

随着我们个人能力和智慧的增长,追牛型收入占比减少,围栏型收入和种树型收入占比增加。这样财富在被动增加,而为了积累财富投入的时间在减少,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做喜欢的事。在新的一年中,如何配置时间,才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建围栏和种树上面,让自己付出更少,收益更大。

003.道路千万条,情绪第一条

以前做产品,做服务,更关注功能需求,而忽略了情绪,但情绪的需要更底层,也很少变化。进步黑客星球主要满足什么需要呢?我想了下,将焦点放在这三类上:

  • 成就需要

  • 交往需要

  • 自主需要

004.天赋的两层含义

一种是天生的能力 另一层是匹配到适合的环境后的表现。就像老虎再厉害,在树上也干不过猴子。

只要找到适合的环境,每个人都「天赋异禀」。那些出生后匹配到适合环境的,做出成绩的是天才。他们只是少数幸运儿  那些没有做出成绩,但始终没放弃寻找的也是天才。大多数人出生在错配的环境中 。人一生都在认识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

005.提示的两个层面

一是信号,一是信息。一个好的提示系统既要提供能感知到的信号,还要提供具体的信息:

1)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发送信号提示有件事要做

2)提供信息,这件事是什么,如何做

写一个清单,说下午跑步,不是好的提示。写一个清单,下午4点去公园跑2圈,放入待办事项,并设置在下午3点50弹出通知。而且要保证这个通知可以被看到,就是一个有效的提示。

改变行为,先从提示系统抓起。

006.控制信息源,减少焦虑

身体上,我们知道病从口入。这句话用在心理上也成立,我们的很多坏心情,引发的压力和焦虑,是我们看到的信息引起的。某某突然赚了大钱,别人家的孩子能做什么,我家小宝就会刷Pad。

不管一个人有多大的定力,这些东西或多或少干扰心情。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大部分是这种特例,稀有事件。

大部分人处于中间,既不特别好,也不特别坏。不要跟头部,特例比。我们自己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好。很多朋友圈热文,徒增焦虑,一定要清除掉这样的信息源头。控制信息源,控制心理,就能减少焦虑。

007.改变的心理活动

给小孩子讲绘本,这个《小火车头做到了》讲了一个人改变,尝试以前没做过事情的几个内心活动:

  • 第一反应:我想我能力不够

  • 被鼓励后:我想我可以试试

  • 看到小进步:我想我能做到

  • 成功后的自豪:我就知道我能做到

008.减少任务切换

1)情绪资源是行为的动力来源,有研究发现,如果安排好,在家办公效果要更好,让人动力更足。因为亲情和爱情可以有效补充情绪资源。这里的关键就是角色或任务的切换,带孩子的时候角色是父母,工作的时候是领导或下属,需要快速切换角色来完成该做的任务。

2)多任务是个伪命题,我们很难多任务。就算熟练的老司机,开车听音频也无法专注在音频上,特别当路况不好时,就更难顾忌音频内容。

3)随时记录的间歇日记能帮助我们减少切换任务的损耗。记下上一阶段的完成的事项,下一阶段要做的事,可以让我们快速放下,快速开始。

009.运气(财富)= 专业度×知名度

当没有人知道你时,再多努力也是白费。当很多人知道你时,没有金刚钻也枉然。每日两问:今天你让自己更专业了吗?今天你让更多人知道你了吗?

010.完全穷尽,当下最佳

不能聚焦,无法专注,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聚焦前的发散不充分,不全面,缺乏系统。

因此在该专注的时候总在怀疑,否定, 认为可能还有更好的选择, 只是自己没想到, 于是在执行中就会三心二意。解决方案:借助前人总结的框架全面思考,穷尽所有选项,然后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当下最佳的。

011.成为高手的三步

建构:建立一副认知地图

解构:逐个击破每一小块

整合:拼装成为一个整体

012.成为节点,机会找上门

湛庐的编辑找我了,我推荐过的Fogg的《Tiny Habits》简体版,9月份就要上市了 ,说8月份给我看试读本。我在想机会是什么?机会产生与人跟人的连接,连接的前提是信息源。

那么,获得机会的路径就是释放信息——建立连接——产生机会。当你成为一个连接的大节点时,别人就绕不过去,或者绕过去的成本很高,那么这个机会就必然属于你。释放信息的时候要聚焦,有策略的释放,当你成为一个小领域的代言人的程度,机会就会自动找上门来。

013.渐进式总结

有星友问我为什么可以长话短说,如何才能提升总结能力。上过编辑课的同学说,他们在课上有一个练习,就是「将长篇大论砍成新闻标题」,这就是在练习总结能力。

直接将长篇大论砍成一句话的新闻标题,对新手来说,难度有点大。可以尝试通过分层提炼来练习总结能力。也就是说,逐层向上,分多次压缩总结。

比如总结一段话的要点,试着用一句话写出来。再根据每段话的要点总结一篇文章的结论,这样渐进式练习。如果能找到一个同伴,总结后先给他看你的一句话结论,让他复述表达了什么意思。然后再对方看原来的长文,看看你的这一句话提炼出了原文的观点没有。同时,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先尝试列大纲,大纲列出来后,再补充细节和案例。

014.德鲁克的两条行动原则

1)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 就该行动;

2)行动或不行动, 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015.知行并进做中学

塔勒布说,一条好的座右铭让你用不着跟别人谈话,就能说最后一句。我有一条座右铭是:

知行并进,做中学

几个朋友说这个好,比「知行合一」有指导意义,这条也就成了他们的座右铭。知行合一是结果,是最终要达成的目的,而「知行并进,做中学」提供了实现过程中的操作指南。我们在进步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个跑在前面,如果知跑的太远,就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如果行跑的太远,就成为思想的矮子行动的巨人。所以要知行并进。达成这个并进的具体的方式就是「做中学」,在实践中学习,要比先学习后实践进步的更快。

016.五种元技能

五种元技能 :阅读,写作,冥想,计算机,健身

阅读、写作、冥想、健身好理解。这里的计算机不是会操作计算机,而是理解计算机的底层架构方式,比如冯·诺依曼设计思想,香农的信息论,图灵理论。这些底层原理不但是理解数字世界的钥匙,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大脑如何处理信息,改进自己的学习效果。当然,如果再会写几行代码,那就更棒了,可以自己动手测试想法。

培养习惯则是元技能的元技能,习惯越多,就能将注意力专注在少数行动上,创造更多价值。同样的行为,比如下班收拾桌面。养成习惯的人,在聊天的过程中就收拾好了,没有习惯的人则需要花注意力做这件事。习惯是注意力作弊器,习惯越多,注意力的使用就会越高效。

017.重复的观点更值得关注

以前读书,追一个人的思想,总是看有没有新观点,新想法。现在更将关注点放在不断强调,不断重复的观点上,这才是他们最想传达的东西。认知不是猎奇,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多个角度来加深,强化有效的心智模型。

018.阅读最关键的是分层,分次

信息含量大,陌生的主题,阅读时认知负荷大,影响加工流畅性。分层阅读就能降低负荷,增进理解。通过分多次阅读,每次阅读不同的层。比如, 第一次了解结构;第二次关注论证方式, 第三次收集案例与数据。

019.架构成长系统

行为设计师,表面上做的事是调整环境,设计习惯。底层是架构人的成长系统。抛开系统,一切持续进步都毫无道理。架构则是三分设计,七分演化,没有通用公式,也急不得。

020.三种角色

  • 像个创意人一样每天打磨想法

  • 像个工程师一样每天实现想法

  • 像个企业家一样每天管理运营

021.时间旅行

写日记让我们可以进行时间旅行, 回到过去,看看当时自己的想法, 不管成熟还是幼稚,都是自己走过的一段路。

022.查理芒格谈如何取得成功

这个问题反过来想, 你得回答「你想避免什么才能成功?」 ,芒格说,

「答案很简单:懒惰和不可靠。如果你不可靠,你的优点是什么都不重要。你会立刻撞墙。忠实地做你承诺要做的事,应该是你行为中自动的一部分。你要避免懒惰和不可靠。」

023.改变难在持续

送儿子上幼儿园, 第一天稀里糊涂的去了, 回来跟我说就只上一次,以为去游乐园呢。今天,第二天就很不情愿。有经验的老师说第一天不难, 难的是第二天和第三天。成年人的改变也一样, 开个头不难, 难的是后面的持续, 持续几天后,适应了也就不痛苦了。

024.多米诺效应:小付出,大收获  

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对任务排序。顺序排的好,就能用小的力量取得需要巨大的力量才能取得的效果。从这个多米诺视频中,我们体会到顺序的重要性。优先级排序就是创造杠杆。每天工作很累?没成效?尝试重新排序看看。

025.不记录的人无法管理好自己

自我导向的管理有三个要素:

  • 规划

  • 监督

  • 评估

记录对这三个都有帮助。特别是监督和评估, 如果缺少记录, 容易出现自我认识偏差。

026.先劣后,再优先

优先级排序是一件困难的事。我们会从要什么开始, 而我们都想要,都想完成。可以尝试从不要什么开始, 通过我要舍弃什么将项目缩减, 然后再对要什么排序。

027.清晰、可视化是成长基石

明确你的信念, 清晰你的想法, 具体你的行动。看得见就有了掌控感, 就能排列优先级, 就能有序推进。


我的这些思考会发在星球和朋友圈,不少朋友说,这些思考对他们有启发。2022年,除了发这些片段思考外,还系统性带领你建立自己的两幅地图:

  • 一幅是提供行动信号的行动地图,

  • 另一幅是提供行动信息的认知地图。

欢迎扫码加入,构建系统,共同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