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圣张仲景的小妙方:用过之后,痰没了,气也顺了

 三和行者 2021-12-31

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一个方子,名为:半夏厚朴汤,具体组成:半夏、茯苓各12克、厚朴9克、生姜15克、紫苏6克,水煎服。

主要作用:消气消痰

文章图片1

【正文】

作为一名中医大夫,近期经常在门诊上听到患者说这样一句段:“大夫,我知道我身上的病不是多大,但是却很难受,为啥呢?就是我这个喉咙里面,整天像有个东西在那里堵着一样,想吐吐不出来,想咽又咽不下去,去我们当地医院做检查,那医生还说没有检查出来哪里有问题!”

“这个病也不是大事,也不是说天天有,经常性的今天好点,明天差点,反正时间也不短了,还有一个点就是:平时生气或者激动的时候,这里面就难受的厉害一点!”

大家看完这位患者的描述,想必大家都有所感同身受,大家可能心中不自主地浮现出来一个词:慢性咽炎。

文章图片2

西医叫慢性咽炎,在中医的世界里叫梅核气,那么大家可能就该产生疑问了,为啥会得这个梅核气?

得了梅核气,从中医角度用中医方法该如何调理?等等诸如此类的疑问随之而来,下面我来给大家逐个讲清楚。

医圣张仲景曾形容梅核气为“炙脔”,什么意思呢?就是喉咙里面像是有一块红烧肉一样。

这可不是乱说,有文献为证,《金匮要略》原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医圣张仲景为何偏偏强调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这里可并不是咱们的医圣对男女性别之分存在歧义。

因为在那个年代,有一种行为表现经常出现在妇人身上,妇人也是在当时此类病症人群占比较高,女性绝大多数有点爱生小气、生闷气。

文章图片3

那么,这个“炙脔”又是从何而来?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足以概括:痰气交阻。

当人在生气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身体内有一股气在往上冲,而面相呢,就如大家说得“面红耳赤”,气,是往上冲了,但是这股气最容易卡在咽喉的这个部位。

咽喉这个部位像个拦路虎一样,把津液拦在那里,津液过不去,随着时间的日久月累,久而久之演变成了痰湿,这就是痰气交阻的由来。

再来说说医圣张仲景是如何治疗的:半夏厚朴汤的组成:半夏、茯苓、厚朴、生姜、紫苏,共计5味药,此方为何如此组成?

1. 茯苓

稍微略懂一点养生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茯苓利湿,痰是在湿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形成,通过上面对梅核气由来的解析,咱们也知道痰湿不除等于白搭,《神农本草经》里面更是把茯苓列入上品,味淡、渗透利水的同时还能保护脾胃原本的正气。

2. 半夏

半夏是化痰神器,没有之一,任何化痰的方子都离不开它。它是一味祛邪很猛的药,而且它有降逆的作用,就是让上逆的气机下来,不要上逆,上逆本来就是不正常。

比如咳嗽、打嗝、流鼻涕、生小气、生闷气等都是上逆表现,这个痰湿阻碍肺气与胃气的下降,原本该肃降的不肃降,这个半夏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3. 厚朴

再看厚朴,厚朴也是降气的,它降哪里的气?降腹气。

民国的时候,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大医叫张锡纯,因为医术高超嘛,很多人慕名前来,所以他几乎是从早到晚地坐在那里帮别人看病,坐久了就觉得这个肚子呀胀胀的,肚子里头有气排不出来,于是自己给自己开了一张方子,就一味厚朴,吃完以后排几个屁,立马就舒服了。

4. 生姜+紫苏

最后在看生姜与紫苏的奇妙组合,最大的特点:通阳,让体内的阳气遍布全身,温暖经络。阳气就像太阳,大家都知道,雾霾遇到初升的阳光,自动散去,唯留余热。

人得到了温暖,就会变得有精神,心情自然佳。

这就是医圣张仲景的半夏厚朴汤,简单廉价但效果好,妙用无穷,据说医圣在讲述这个方子的时候,曾用过一个词:覆杯而愈。

何意?大概意思就是这边刚喝完这副药,那边的药碗一放下,疾病烟消云散,形容方子的疗效如此之快,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医圣张仲景对此方的非凡自信。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人朋友会问:二陈丸也能化痰,但是,为什么吃后效果不怎么好呢?

因为我们讲这个痰它是从气上得来的,先有气,再有痰,二陈丸虽然化痰,但降气的作用不够,痰湿虽然化开了,但是不往下掉。

你看半夏厚朴汤,它里面既有紫苏,又有厚朴,气一降,痰就降,它吃完以后,你会感觉好像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痰湿往下走,从咽喉一直走到大肠小肠,最后通过二便排出去。

适用于半夏厚朴汤的人往往都有肝气不舒的情况,舌头一伸出来,绝大多数都是舌苔白白的,腻腻的。

不想喝汤药的朋友可以用中成药逍遥丸配上二陈丸,逍遥丸治气,二陈丸治痰,痰气并治,相得益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