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一个人长大的”:有一种家庭氛围,正在制造“心理孤儿”

 昵称70359006 2021-12-31
图片


“我是一个人长大的。

感觉,几乎我所有来访者都讲过这么一句话。

这真是让人伤感的一句话。

这是武志红今年发布的一条微博,留言区大量网友表达了共同的心声。

类似的还有:“感觉自己无家可归”、“没人能理解我”、“我能靠的,只有自己”……

太多的来访者,带着这样的痛苦与孤独走进咨询室。

在他们的内心,有一块无法言说的空缺,始终无人能填满。

长久下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

活得像个“孤儿”。

或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与体验:

总在关系里,也有一种疏离的感觉,即使是家人;
长期处在内在冲突中:缺爱,但自己也很难爱自己;
对「痛苦的承受力」很强,但对「幸福的享受力」却很弱。

深陷匮乏,又无力走出,对痛苦又来之不拒……这些一点点加剧了“孤儿感”。

基于此,我采访了亚洲存在主义团体创立人李仑老师,谈谈:

是什么制造了“心理孤儿”?
我们又该如何自我疗愈?


图片
他们的内在,有一片“无人区”


A女士,在职场里是个很有力量的管理者。

白天她在处理工作时,井井有条,收放自如;

但到了夜晚,尤其深夜,就容易感到空虚、无助、孤独。

甚至于情绪崩溃,嚎啕大哭。

在哭的时候,她内心有一个声音:何处是归处?哪里是家?

进入婚姻,每次与伴侣发生矛盾,如果没处理好伴侣就睡着,她会一个人躲进客房无助地哭泣。

她说,感觉跟这个世界「微弱的连接」断了——虽然丈夫就在身边,但内心极度孤独。

这位A女士曾是一个弃婴,被一个农民家庭捡回家养育成人。

因为“被抛弃”的原始恐惧,从小她在学习上很出色,家务帮忙都很勤劳。

养父母、亲戚经常当着她的面说:这捡到的是块宝啊。

但她经常感觉内心很空,好像无论得多少夸奖,考怎样的成绩,都无法填满。

存在主义取向心理咨询师李仑说:

我们活在世界上,内在有重要的两个部分:

一个是硬的部分,像个战士一样去面对现实种种任务和困难,超越它们;

另一个是软的部分,面对自己的情绪、脆弱、热爱、审美,浸润内在。

大多数人擅长面对自己身上硬的东西,但无力或恐惧面对自己身上柔软的东西。

这就是一种莫名空洞匮乏的感觉。

就像这个人的内在世界里,有一片无人区,荒漠化了。

需要有人住进去,浇水、滋养土壤,才能有人烟。

就像A女士,她在白天所向披靡地工作,为自己修建一个坚固的外壳;

但到了夜里,重要关系的短暂断裂,让她瞬间掉进孤独的“无人区”。

无助的哭泣,代表了她深深的渴求:

有没有人透过她坚固的外壳,看到她内在的渴求?

但矛盾的是:她从不在别人面前展露这份无助和渴求。

而是更加拼命工作,对“我是有用的”上瘾,通过自己的优秀维持这些「浅层的关系」。

这样一来,她便重复地体验「因为孤独——更加拼命工作学习——更加孤独」这个循环。

表面上看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但内心渐进匮乏,使她无以为继。

A女士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有我们共同的影子。

在学生时期,我们或许学习成绩很好,但内心很迷茫、也很荒芜;

进入社会后,我们工作忙碌充实,但一闲下来就会感觉身后空无一人;

到了中年人,我们可能有了一定成就,但没有成就感,觉得一切都没什么意义……

面对现实我们也许像个战士,内心有着坚固的外壳;但遗憾的是,那里没有柔软的地方安放自己和他人,常常体验到“活得像个孤儿”的悲凉感。

这也是多数人,长期所处的孤独状态。

图片


图片

情感上的“孤儿”是如何被制造出来?



在李仑的理论中,“孤儿感”的形成,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

1、我们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

人类这一生,并不是每一年都那么渴望关系,对高质量与人链接的需要有其波峰及波谷。

但在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人对关系的依赖感非常强烈。

例如:

在3岁之前,你在身体上是绝对依赖养育者的;
从6岁开始,女儿更需要爸爸,儿子更需要妈妈……

图片
图片

如果在这些阶段,一个人能够很好地得到父母、同伴的支持、高质量的对话、稳定的陪伴,那么成年后再进入关系,即便遇到挫折,他仍然相信关系带来的好东西>关系带来的焦虑。

但如果依赖失效了,人就很容易被孤独、焦虑、恐惧等等感觉包围住。

经历过被忽略、被比较、被贬低的人,更容易感到孤独无助,更容易对“不舒服”感觉“舒服”。

对于A女士来说,早年被遗弃的经验,是一次重大的「依赖失效」创伤。

而养父母终日忙于养家糊口,更加注重她的“功能性”,而忽略了她更为特殊的关系需求。

所以,她所体会到的“孤儿感”是十分顽固的。

2、亲密关系原始剧本

所谓原始剧本,最简单的就是:早年我们父母的关系好不好?

作为孩子,我们都看在眼里,最后内化为自己最原始的关系剧本。

如果早年在父母关系中,看到的更多是温暖和安全,那么我们未来在建立二元关系时,将会以此作为「榜样和坐标」来追求。

但如果我们看到的都是冲突、疏离、冷漠,那么我们更可能会回避关系,把自己封闭在孤独的城堡里,认为孤独不要紧,保命要紧。

这也是为什么在年轻一代,单身主义、不婚不育盛行的原因:上一辈的婚姻,让我们体会到关系的甜太少,而苦太多——“如果婚姻就是这样,我宁愿孤身一人。”


3、家庭的「情感禁区」

当下我们有很多的家庭,情感流动性是很糟糕的。

家里面的人都是活人,却从不谈论情感。

例如开心时不能大笑,喜欢不能说出来,再思念也不能给亲人一个紧紧的拥抱……这些孩子最自然表达的情感,都会被一一打断。

言语和肢体的疏离,形成了「家庭的情感禁区」。

所以我们中很多人在家里,从未体验过热烈、奔放、开放和自由的感觉,只能处于在一个慢性的压抑状态里。

长大之后,就会觉得:

是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算了,习惯了。

或者像A女士一样,感觉到“无家可归”。

图片

更广阔地来说,孤独感也跟社会“没有耐心”有关。

今天来看,我们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好了,但同时,也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没有耐心了。

尤其是媒体,制造了大量「过脑子的躁狂」。

功利化+没耐心+过脑子的躁狂,又制造了我们「孤独的狂欢」的氛围。

另外,社会存在的大量不可命名的、未知的焦虑,也是助长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社会把焦虑带给了家庭、父母,父母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孩子又将焦虑带去学校……不断循环,不断增生。

许多父母如同一个急速运转的机器般,拼命工作赚钱,拼命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

但问题来了,一个极度焦虑的父母,根本没办法很好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如此一来,孩子的内心就会越来越无助,越来越封闭……当焦虑到了某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就会熊熊燃烧,最后剩下一片灰烬。

从这个维度来讲,这不是一个人的孤独,而是一群人的孤独。


图片

孤独者的3种“自我妨碍”



当然,一个孤独者困境,也是他的不得已。
 
孤独的形成,不是他一人之力铸成。
 
相反,是他为了生存,为了自我保护,而不得不选择的策略。
 
停留在孤独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规避伤害,让我们得以在困境和无助中存活下去。
 
但却也给我们带来了3种难以觉察的自我限制。

第一、潜意识中,喜欢“被孤儿”

一个人深陷孤独的时候,虽然内心很“渴望被救”,但他们总能轻易找出别人帮不了自己的理由。

然后愤怒地得出一个结论——“是的,没有人能够救自己”。

就像A女士虽然常常在深夜哭泣,但她特地选择爱人睡着后,将自己锁起来,独自沉浸在痛苦之中,一边渴望,一边绝望。

第二、自我孤儿化:从“被遗弃”到“自我遗弃”

当一个人开始是对他人、对关系失望时,他会慢慢对自己失望——

尤其在关系建立失败时,他会自动将责任归到自己身上,苛责自己:是因为不够优秀、不够有用,所以才得不到爱。

并且,为了自我保护,他会在关系里主动疏离——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率先离开。

第三、过度匮乏:用“假我”来填补空虚

被孤独垄断时,人可能会进入这样一个循环:

将大量的精力投注在工作、学习上,获得了不错的物质回报——然后在松弛下来之后,又不可自拔地沉迷于游戏、视频或烟酒之中——继而陷入空虚。

这个过程,像极了《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拼命地吃各种东西,但是越吃越饿。

无论是「拼命工作」,还是掏空之后「被动休闲」,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在发展“假我”,忽略“真我”对于关系的需求。

图片


图片
走出被孤独垄断的“无人区




疗愈,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从承认脆弱开始。

一个人能在重要的关系面前,展现自己的伤痛、脆弱,才有机会走出孤独。

在采访李仑老师的最后,他分享了一个来访者C先生的故事。

在最开始咨询时,C先生跟他说:我什么都很好,事业很好、家庭关系很好……

李仑问他:那是什么让你来这里做咨询呢?

C先生说:我就是来看看活着的咨询师长什么样?

这很冒犯,但作为咨询师,李仑老师抱持了他的冒犯,稳定且坚定地跟他拉近距离。

在咨询关系慢慢稳定下来后,李仑挑战地问他:你真觉得自己每天、每时、每刻都那么好吗?

这一问C先生宕机了。

他叹了口气,说:也不是,有时候我也挺不舒服的……

当他开始在咨询中谈论自己的“不舒服”,疗愈就开始了。

那些隐藏起来伤痛,终于能够在安全的关系之中安放,过去的「孤独感」也被此刻的「陪伴感」覆盖了。

对于关系,他的新体验就产生了——

过去:关系会伤害我;
此时:关系可能伤害我,也可能给我爱和陪伴。

过去:脆弱是不好的,不被接受。
此时:脆弱是人的一部分,需要被看见。

这片无人区,开始有了点人烟,有了绿化,也有了生命。

对于A女士来说,也是如此。

她后来通过长期的咨询,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一点点尝试着建立关系。

最开始和物品连接——

她买了一只公仔小熊,每次孤独感席卷而来,她就那样抱着小熊静静地躺在床上。

在咨询师的建议下,她重复做一个练习:

如果小熊是你最好的朋友,它此时会对你说什么?

她把能想到的都写下来,然后念给自己听。

念着念着她也哭了,只是这次哭的,不再像个无助的孩子,她有“好朋友”在身旁。

再到后来,她学着跟人连接——

有一次难过到失眠时,她轻轻摇醒了身旁睡着的丈夫,对他说:我太难过了,你可以坐起来陪我一下吗?

面对突然脆弱的妻子,丈夫十分惊讶,意识到这很很不寻常,于是起来陪她坐了几个小时。

丈夫并不是个擅长安抚情绪的人,甚至还有点爱讲道理。

但这一次他安静地听着她说,抱着让她哭。

对A女士来说,这是很难得的开始了。

图片


写 在 最 后

李仑说,人活着有三种感觉特别重要:控制感、连接感、意义感。

在关系里建立连接,意味着我们放弃了一部分控制感。

交出一部分的自己,把后背把最脆弱的部分、最混沌的部分交给那个“善意的他/她”去照料——

可以放声哭,把脆弱的自己交给对方安抚;

可以暴露自己“不太好”的念头,把命名自己的权利交给对方;

可以毫无顾忌地冒犯,试探边界,把对关系边界的控制交给对方。

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是在一个缓慢的、短暂的失控状态。

在失控中,我们可能被接住,感受到“一跃而下被一张网接住”的安稳;

在失控中,我们也可能不会被接住,再次体验“此处无人”的孤独。

这是一种“冒险”,它可能成功、可能不如期待,也可能失败,但值得。

因为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如果我们一直蜷缩在孤独里,我们就被对世界的「绝望与敌意」紧紧裹挟,便无法触碰真实。

我们要的,从来不是彻底摆脱孤独。

我们要的,是拥有能在“孤独”和“连接”、在“有人”和“无人”的境地里,来回穿梭的勇气和能力。

此为真实、亦为自由。END

图片
注:本文是我们#大咖访谈系列#第二场——采访李仑关于孤独的议题。
文中主要理论来源于与李仑的对谈,段落3部分理论来源于看见心理测评《人格原型》对于“孤儿”原型的解读。
作者:陈沉沉,天雅、苏小菲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