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乡村』博野有个“许三多”丨陈玉洲

 人文华夏 2021-12-31

博野有个“许三多”

傻也能成就一个人。

在博野县,有一个和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一样“傻”的人,他就是博野县东王各庄村退役军人、村党支部书记刘东伟。

该村总人口3400人,党员90人,是南小王镇人口最多的村庄。笔者慕名专程对东王各庄党支部书记刘东伟进行了采访,用眼睛和耳朵检测刘东伟的“傻气”。

这位被村民们亲昵地称之为“小书记”的刘东伟,今年35岁,一头乌黑的短发,1米73的细高挑个儿,上身穿一件迷彩的羽绒服,下身着一条黑色裤子,看上去给人留下格外干练的印象。特别是那挺拔笔直的身躯,透着军人独特的气质。采访那天,恰逢村里大集,听说县里来人要采访“小书记”,村民们一下子围拢了过来,纷纷打开话匣子,七嘴八舌,如数家珍般述说起他那平凡而动人的故事。

时间的镜头拉回到2002年12月,刚满16岁的刘东伟,终于实现了儿时从军的梦想,踏上了军旅征程,来到原北京军区某部服役。服役期间,军旅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主人翁许三多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刘东伟强烈共鸣,许三多成为刘东伟心中崇拜的偶像,他以许三多为榜样激励自己在部队建功立业。时光如流,岁月情深,刘东伟凭着“许三多”的那种拚命三郎精神,在部队一干就是12年。期间,多次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嘉奖,并荣立三等功,成长为一名三级士官。2007年1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14年刘东伟转业,按国家现行政策,应该安置工作,部队领导也建议他在大城市发展,但他却做出了与许三多一样傻的事情:放弃了优越稳定的工作,毅然决然回乡创业。这完全出乎父老乡亲们的意料,顿时,引来社会上亲朋好友的一些热嘲冷讽,都说他“冒傻气”,好端端的铁饭碗不要,偏要回乡端“泥饭碗”。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回乡创业的刘东伟,首先给自己“约法三章”:不放弃、不抛弃,开弓没有回头箭,回报家乡竞风流。他深深懂得,作为一名党员要敢于“啃”硬骨头,勇当乡村振兴的模范。他回乡后,立马与他人合作创建了保定广源输送带制造有限公司,并带动企业快速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的担当和责任,书写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12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他坚毅不屈的意志,铸就了永不服输的性格。2019年10月,在博野县与蠡县交界处有一条乡间公路,也是沿途四个村庄村民唯一出行之路。此条乡间公路有约3公里长,由于年久失修,致使路面坑坑洼洼,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此刻他想起了许三多的故事,遇到困难只有像许三多那样,不抛弃、不放弃,才能取得成功。修补这条宽四米、长达3公里的乡间公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实际勘察路况,做好修复公路预算,为了节省开支,刘东伟雇佣六个工人组成临时修路队,他既挂帅又出征,由于自己修路是“门外汉”,只好边学边干,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把破损路面清理干净,刚开始用电镐把破损处都挖出来,由于工具落后,尽管大家干劲十足,有的手掌磨出了血泡,修路进度依然缓慢,此时公路两旁一些果农看到如此修路场景,自发地送来自家地里种的水果。面对乡亲们的热情,更坚定了他把这条路修好的决心。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先后租赁了钩机、破碎锤等大型修路机械,办法十分灵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快路面清理工程完毕,接下来就是公路修复重头戏,给清理完毕的路面浇铸水泥。为快速完成路面修复任务,他从当地混凝土搅拌站购买现成的混凝土,经过三天奋战,花费12000元,终于解决了大家行路难问题。     

脱下军装,不褪本色,军人的担当与奉献,深深烙印在刘东伟的人生旅程中。艰苦打拼创业成功后,他不忘回报社会,不忘帮助附近的乡亲和退役军人。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把此项工作当成另外一个“战场”,特别是他当看到村内有一条主要街道狭窄,影响交通,他就与志愿者一道,登门反复做街道两侧村民的思想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街道两侧村民终于同意拆除临街建筑。在他的带动下,组织集资捐款4万余元,于是,一条崭新的拓宽公路呈现在群众眼前。他笑了,村民们也笑了。

许三多说:“活着就要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刘东伟修建的不仅仅是一条又一条的道路,而是铺筑的老百姓心中的希望之路。2021年2月,恰是村党支部换届,也是他回乡创业第6年,刘东伟汗水没有白流,他赢得了全村人的信赖,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只要群众满意,哪怕付出再多,也永不言弃!”这是刘东伟在当选村支书后铭记在心中的一句话。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戏看主角军看帅。刘东伟自从担任党支部书记,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他家客厅里摆放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全村公路修建工作计划,为此,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到镇、县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修路资金,不到一年的时间,将村里五条年久失修的公路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刘东伟和党员干部冲在前、干在先,并自费购买了电锯、铁锹、大剪刀、割草机等工具,对村内破旧房屋、闲散荒地进行集中清理,清扫街道,清理各类杂物、垃圾,对村外公路两边树木、杂草进行美容。在村内村外,村民总能看到刘东伟开着农用三马车、握着铁锹、挥舞大剪刀干活的身影。看到村支书这么“拼”,东王各庄的村民也积极响应,一起参与到美化家园的行动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该村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他的带领下,这里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平凡的小事,如同一点点微弱的荧火。萤火虽小,汇聚起来也能照亮夜空。  

陈玉洲:男,汉族,1965年8月出生,大专文化,河北博野县人。1983年10月应征到广西边防法卡山部队服役,战地记者,先后荣立三等功四次,二等功一次,1989年转业到地方,先后在县广播局、政府办、组织部、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转业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博野县志(1993至2010)续志》记载了他军旅文学小说创作成果,现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两部,并多次获奖。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技术编辑:庞里地


博野乡音管理团队

顾问:郭泽民     总策划:霜白

总编:孔淑茵     责任主编:乐文

技术部:庞里地   马铭斋

编辑部:安博  于铁江  郑文林  杨娜   任静月

外联部:李玉珍  孟琳萍   孙进学  刘永涛    沙红  刘代臣 庞静  布颖哲 

摄影部:赵树恒   姚永辉   张东旭  心静如水  在路上

播音部:程建辉  罗福星  张立军   李静  邸丽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