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都难以执行,为何?

 hy01 2021-12-31

李先念和徐向前,一个出生在湖北大别山,一个出生在山西五台山,虽然他们相距千里,但却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奋斗精神。

李先念生前曾写过一篇缅怀徐向前的文章,高度全面评价了徐向前光辉战斗的一生,并称徐向前是自己的导师、战友和知己,充分表达了他和徐向前非同寻常的深厚情谊。

其实在徐向前临终前,曾对李先念说过自己的三条遗言,然而这三条遗言却有大半都很难执行。那么徐向前的三条遗言究竟是什么呢?为何有大半都难以执行呢?

徐向前

徐向前是我最好的老师

1929年夏初,正是麦收的季节,徐向前受命前往鄂东北担任红三十一师副师长,主要承担军事指挥的工作。

徐向前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接受过良好且专业的军事知识,除此之外他还参加过广州起义,坚持东江游击战斗,担任过红四师的师长,有极其丰富的治军和指挥作战的经验。

徐向前一到鄂豫皖就指挥红31师,连续粉碎了敌军的三次“会剿”。红31师主要是由黄麻起义后的几支农民游击队组建而成的,部队的建设和作战训练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而此时的李先念早已率领黄安县九龙冲乡游击队编入红31师第五大队,担任副班长一职。

徐向前带兵严格是出了名的,他要求战士们一丝不苟,不管是出操战队、立正稍息、瞄准射击还是单兵动作,都需要按照正规要求进行训练。除此之外还有政治教育、文化学习等,徐向前每天都将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对游击队的“游击”习气也进行了彻底的改变。

在这一过程中,李先念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仅很快就适应部队生活,还受到上级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徐向前

前文说过徐向前到鄂豫皖后,指挥红31师连续粉碎了敌军的三次“会剿”,就是在这三次“会剿”战斗中,徐向前认识了李先念。

在反徐夏“会剿”的一次作战中,部队撤退的时候被敌军给打散了。李先念等人退到一处黄土坡背后,他们在核对人数的时候发现徐向前不见了,大家连忙出来寻找,当看到徐向前骑马过来的时候,才彻底将心放下来。

原来徐向前在指挥部队撤退的时候,因为腿部旧疾发作而耽误了时间,在队伍全部撤退下来后,他才撤离。按照规定没有首先保护首长是需要受到惩罚的,但徐向前却没有这样做,而是通过这件事总结经验,教育干部们。

徐向前的做法给李先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十年后,每当聊起徐向前的时候,李先念都会讲这个故事。因为这一故事说明作为副师长的徐向前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和对下级的爱护。

同时也说明要把以农民为主体的游击队训练成守规矩、听指挥、能征善战的正规红军是很不容易的,而徐向前却做到了。徐向前从部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部队的特点,充分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因此在不到两年多的时间内,徐向前就培养了一批军政骨干,带出一支英勇顽强的正规红军。

李先念

1931年10月17日,陂安南县苏维埃政府召开“扩红大会”,李先念和郭述声先后讲话。李先念说:“这次参军我先带一个头,率先报名,郭述声和苏维埃政府的同志也是支持我的。不过参军是大家自愿报名的,不是强制性的。”

红四方面军成立的时候,李先念从陂安南县苏维埃主席的岗位又回到了部队,并担任第11师33团政治委员。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正式宣告成立,徐向前担任总指挥,从这以后两人的接触越来越多。

11月10日,在徐向前的直接率领下,李先念第一次参与指挥作战。李先念和团长吴云山率领第33团和兄弟部队完美配合,攻打课子山,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由于敌军的防御工事太过坚固,导致他们未能攻克。

尽管没有攻下课子山,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在18日和19日成功攻下高桥河以及桃花店两个据点,歼灭敌军一个团的兵力。

12月28日,在攻打障山阵地的时候,红32团在左边,红33团在右边,中间的则是红31团。由于红31团第五连戒备不严,被敌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丧失了阵地。

李先念

除此之外全师的阵线更是被敌军撕开一道口子,敌军步步紧逼,严重威胁不远处方面军总指挥部的安全,战况十分紧急。

徐向前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率领一支手枪队赶往前线,并调两个团配合红31师从左、中、右三路反击敌军。在战斗当中,李先念身先士卒,率部向敌军右翼进行包抄,迅速插入敌军的侧后方,将敌人杀得慌乱逃窜。

李先念在战场上的临危不惧、敢打敢拼也给徐向前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后来在徐向前的领导下,李先念参加了第三次反“围剿”的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进攻战役,他在战争的实践中学习战争。李先念对徐向前十分尊重,将他当成自己的师长对待。

李先念不仅仔细研究徐向前的每次战役和战斗部署,还经常虚心向徐向前请教问题。徐向前称赞李先念肯钻研、擅长动脑筋,是一位到了黄河也不死心的将领。因此在战争年代,李先念经常对其他人说:“在军事方面,徐向前是我最好的老师!”

毛主席和张国焘

李先念始终支持徐向前的决定

1932年6月,蒋介石集合30多万的兵力,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四次反“围剿”。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再加上张国焘的错误判断,我军陷入十分危险的地步。

红军和敌军苦战整整4个月的时间,仍没能将敌人打退,我军无奈之下只好向平汉铁路西面进行转移。当时李先念是红11师的政委,他率部在冯寿二、七里胡山寨和敌军进行激烈的战斗,重重创伤了敌军,为红四方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做出了十分大的贡献。

撤离根据地的时候,徐向前和李先念默默站在铁路旁,注视着他们亲手建立、生活过的地方,泪水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在撤退中的枣阳新集战斗中,我军三面受到敌军的围攻,敌军步步紧逼方面军总指挥部。徐向前身边只有机关人员和贴身警卫、通信部队300多人,就在他们不知道如何突围的时候,李先念率部赶到,成功将敌人给击退,令方面军总部化险为夷。

在西安以南的子午镇,担负方面军后卫任务的红11师不小心被敌军截断,李先念指挥战士们顽强抵抗,身上却两次负伤。徐向前来到红11师后,对李先念说:“你先跟着部队走吧,后面就由我来指挥。”

刘湘

1933年7月,刘湘担任四川“剿匪”总司令。10月14日,刘湘集合20多万的兵力,再加上18架置战机的配合,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法,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发起了六路总围攻。

在面临四川敌军大举进攻的严峻形势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四方面军决定在通江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反击六路敌军的围攻。徐向前和李先念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积极投入到讨论当中。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采取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当敌人感到疲惫的时候,我军开始反攻,彻底粉碎敌军六路的围攻。会议结束后,李先念返回达县,向副军长程世才和第88师传达了作战部署。

11月16日,刘湘下达第一期总攻的命令,西线敌军田颂尧带领的第二军和杨森带领的第四军率先发起进攻。12月上旬的时候,邓锡候率领的第一路和李家钰等人率领的第三路也陆续加入到战斗当中。

李先念

西线的四路敌军共有69个团,王树声和李先念指挥的西线红军仅有10多个团,敌我双方在兵力和武器上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不过在红30军李先念的领导下,我军先后发起了仪南、营渠、宣达三次进攻战役,并取得了奇袭达县县城,一举端掉四川军阀刘存厚的老巢的胜利,充分展现出李先念超凡的胆量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长达10个月的反六路围攻中,在选择反攻的突破口、追击方向还是浅迂回等问题上,徐向前和张国焘发生了三次争论,而李先念始终坚持支持徐向前的意见。

刚开始徐向前在东线,李先念在西线协助王树声指挥作战。东线虽然取得了万源保卫战的胜利,但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张国焘在追击方向上的不同意见,导致我军未能将大多数敌人给歼灭。

在此之后徐向前便来到了西线指挥作战,他决定搞一次大纵深迂回,吃掉敌军的主力部队,张国焘得知后却不同意,他坚持浅迂回作战。徐向前这次没有听张国焘的指挥,他说:“这就好比是抓兔子尾巴,是抓不住的!这次就算是犯错误也不听他的,打完仗再说,不要怕,我负责任!”

李先念在得知徐向前和张国焘意见不合后,他坚持支持徐向前的正确判断,说:“我们都听总指挥的命令!”随后徐向前命令30军等部队从巴中轻装疾行,日夜兼程,最终抢先一步占领黄猫垭要隘,堵住了敌人后退的道路。

李先念指挥部队反复冲杀,经过一整夜激烈的战斗,我军成功歼灭国民党军一万多人。徐向前和李先念配合完美,他们顶住了张国焘的压力,也让两人的革命友谊越来越深。

徐向前称李先念:临危受命,处变不惊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一部奉命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不久后红四方面军一部改为西路军,挺进河西走廊,按照中央以及军委的部署,创建河西根据地。

徐向前

在之后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西路军广大指战员在徐向前等人的领导下,以不怕牺牲的精神下忍受饥饿和寒冷,和数倍于己的敌军进行拼死搏杀,先后歼灭敌军2.5万多人,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最终因为敌众我寡,再加上粮草和弹药早已用尽而失败。

1937年3月7日,敌军集中5个旅以上的兵力,采取集团冲击的方式,向西路军阵地发起猛烈的进攻。李先念和程世才率领红88师首当其冲,经过一天激烈的战斗后,战士们打退敌军的多次进攻,阵地仍在我军手中。

9日晚上,敌军再次发起进攻,占领了南流沟和西流沟的中间地带,他们不仅将红30军和红9军的阵地给隔开,还将程世才、熊厚发率领的红268团给包围了,情况十分紧张。

李先念知道这件事后立刻派兵去接应,最终冲破敌军的防线,突出重围。

在进入祁连山的梨园口,红30军再次面临生与死的挑战,他们刚从三道流沟突围出来,就和敌军碰上了,一场敌我双方实力悬殊的血战开始了。

徐向前

为了掩护李先念率领红30军展开,徐向前命令红9军的战士们抢占山口两侧的制高点,一旦敌人出现在视线当中,立刻开始阻击。在陈海松的指挥下,红9军上千名的战士们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敌军,脸上毫无惧色,而是拼命与之对抗。

由于敌我双方在人数上的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因此没到半日的时间,红9军近千名的战士几乎全部壮烈牺牲。紧接着敌人开始逼近红30军的阵地,为了徐向前和总指挥部机关的安全,李先念和程世才各率一部兵力,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

战斗结束后,李先念趁着天黑向康龙寺转移,天亮再向石窝山前一带进行转移。他们刚刚到达石窝,敌军再次追了上来,李先念和程世才见状心急如焚,就在这个时候李先念准备拼死一搏,势要保护徐向前和总指挥机关的安全。

正当李先念准备拼死一搏的时候,指战员强行将他拉下阵地。当天晚上,陈昌浩在石窝山召开了一次会议,等徐向前、李先念等人抵达的时候,会议已经开始了。

陈昌浩

这是部队第一次打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大家在会议上垂头丧气,每个人都紧皱眉头。陈昌浩忍着伤心宣布了军政委员会的决定:

“第一、徐向前和陈昌浩离队返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具体情况;

第二、李卓然、李先念、王树声等八人组成西路军工作委员会,李先念统一指挥……”

徐向前对离队的决定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因此听完陈昌浩的宣布后,当即说:“我不能走,部队打了败仗,我们回去干什么!大家都是同生共死的兄弟,要死也要死在一起!”

李先念虽然没有开口讲话,但他也是比较矛盾的,他一方面希望徐向前能够留下,因为只有他才能收拾残局,一方面也担心徐向前的安全,毕竟离开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陈昌浩听后说:“这是军政委员会做出的决定,你如果留在部队,目标太大了,军人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不要再说了!”

散会后,李先念来到徐向前的面前,徐向前说:“我实在是不想离开。”李先念沉默一会,说:“我们也不想让你走,要不我们再去和陈昌浩同志说说?”

紧接着李先念和徐向前找陈昌浩又谈了一次,李先念说:“昌浩同志,总指挥不想离开,不然还是让他留下和我们一起打游击吧!”

陈昌浩摇了摇头,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让他离开也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

徐向前听后拉着陈昌浩的手说:“昌浩同志,我们的部队都垮了,如今我再离开,你让战士们怎么办?更何况只有我回去有什么用,让我留下的话还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我看还是别回去了吧!”

不管徐向前和李先念说什么,陈昌浩的回答永远是那两个字:“不行!”

李先念和徐向前

事后李先念回忆说:

“当时要把西路军剩下的3000多人交给我统一指挥,我心里是没有一点底的,所以当时非常希望徐帅能够留下。但是组织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安排,也是很难改变的决定,于是我们一起送别了徐向前和陈昌浩同志……”

徐向前在他《历史的回顾》一书中对此作了十分高度的评价:“李先念同志受命于危难之际,处变不惊,为党保存了一批战斗骨干,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徐向前的遗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和李先念并没有在一起工作和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在军队工作,李先念则在地方和中央政府机关工作。尽管两人并没有在同一地方工作,但他们两个的革命友情却是没有改变过的。

不管地位怎么变化,李先念始终将徐向前当成自己的老上级、老领导, 他经常对别人说:“我这一生共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徐帅,他教会我打仗;一个是陈云,他教会我管经济。”

徐向前和李先念

李先念经常来看望徐向前,每逢党和国家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李先念都会受到中央的委托来征求徐帅的意见。李先念和徐向前彼此信任,将对方视为自己的知己,几乎达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1954年5月,李先念从湖北调往中央工作,他到北京的第二天谁也没有惊动,而是直接来到徐向前的家中。徐向前知道李先念要来看望自己,他内心十分激动和高兴,多次让秘书到家门口迎接。

李先念告诉徐向前:“中央决定让我去财政部门工作,但我比较矛盾,我担心自己干不好,影响了国家的建设,也辜负了中央对我的信任。”

徐向前听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我和你共事多年,还是很了解你的,你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也很有钻劲,就算是当财政部长,也是难不倒你的!其实这和打仗是一个道理,你不是生下来就会打仗的,我们都是在战争中学习的。”

徐向前的一段话令李先念恍然大悟,更是给他增添了无限的力量。

毛主席给徐向前授衔

1955年在评定军衔的时候,李先念本来被列入大将名单,后来中央决定已经到地方工作的军人不再授予军衔。毛主席担心李先念心里不舒服,因此特意找他谈话,李先念毫不犹豫地说:“我什么军衔都不要,只要能在您的领导下,当一名上士班长,有工作干就可以了!”

与此同时,徐向前被授予元帅军衔,是有名的十大元帅之一。李先念知道后十分高兴,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未被授衔而难过,反而因为自己的好友有了元帅军衔而兴奋。

1983年,李先念受邓小平的委托,撰写了《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文章写完后,李先念本来想亲自去征求徐向前意见的,但很可惜的是他生病了,腰疼到起不来床,无奈只能让秘书拿着文章去征求徐帅的意见。

徐向前对前来征求意见和汇报情况的李先念秘书说:“我和先念认识几十年了,他生病了我要去看看他,他躺床上也是没有关系的。”徐向前坚持去看李先念,而李先念知道后则坚持起床去迎接他。

徐向前和李先念一见面,李先念就笑着说:“你看,你拄了拐杖,我也拄了拐杖。”徐向前哈哈大笑,两人看着对方,脸上的笑容难以掩饰。

徐向前和李先念

1990年9月21日,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尊敬的徐向前元帅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88岁。在徐向前病重期间,李先念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到医院看望他。

徐向前将自己想了很久的遗愿,告诉给了这位和自己并肩作战60多年的老战友,他说:

“第一、不搞向遗体告别;

第二、不开追悼会;

第三、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以及太行山,这些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当时很多将军去世的时候都不愿意搞遗体告别和追悼会,他们一生简朴,临死也不想浪费国家的资源。不过徐向前毕竟是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奉献了许多,因此党中央虽然没有给徐向前举行盛大的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但却举行了一个十分简单的送别仪式。

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逝世。临终前李先念也留下遗嘱,要家人将自己的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和祁连山,他要和徐向前一样,和人民在一起,和自己的战友在一起,同时和徐向前这位导师与知己在一起……

转自谈史演说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