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4岁老兵陈子玉的抗战记忆:修戈驱倭寇 解甲归园田

 晨雨声工作室 2022-01-01


2022年第001期||总第747期

艺海风│747期

修戈驱倭寇  解甲归园田

——94岁老兵陈子玉的抗战记忆

王长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产生《秦风》的秦地,即如今的陕西中部、甘肃中东部。

2000多年后,当年的秦地之人民,又上演了一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历史壮剧。这其中,94岁的“抗战老兵”陈子玉,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陈子玉照片(王长华  摄于2015年9月28日)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2015年9月28日,这位耄耋之年的“抗战老兵”,向记者娓娓讲述了当年的烽火岁月。

陈子玉,1921年出生于甘肃省陇西县首阳镇三十铺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1942年9月,陈子玉作为“壮丁”,被驻防在绥远(省)后套的国民革命军35军31师92团5连,征发入伍,当了一名士兵。

陈子玉回忆说,当时的部队总司令是傅作义,军长是董其武,师长是安春山。

查阅35军抗战史发现,基本上与陈子玉的回忆相符。

国民革命军35军这支部队,是傅作义的“王牌军”。说起抗战名军,第35军当仁不让。它成名的第一仗,便是1933年的怀柔一役。

第35军是在1933年1月25日接到参战命令的。为了迷惑日军,第35军出征时改用了第59军的番号,这一度使后人误判为35军没有参战。35军开赴前线已经是4月下旬的事了,之后又在昌平待了半个月,作预备队使用。5月14日,第35军终于接到了参战命令,它的任务是在怀柔布防,阻挡住日军,保障平津地区的安全。

怀柔,是中国军队在平津地区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中国与日本在谈判桌上的一个重要筹码,怀柔能否成功守住,成为了焦点。对此,傅作义提出了“七分用土、三分用枪”的防御方针,充分发挥己部的优势,大打防御战。

怀柔一役从5月17日开始的到23日结束,日军第4旅团(附野炮兵第8联队、临时重炮兵中队等部)主力发起轮番进攻,但进展甚微。直到59军奉北平军分会的命令后撤,才结束了这场恶战。战后,第59军恢复35军的番号,仍驻防绥远。

在抗战全面爆发的前一年,也就是1936年,第35军又在绥东地区将德王的伪蒙军打得人仰马翻,顺带着把王英的“大汗义军”也给一锅端。绥东一战,使35军的名头更加响亮,就连《大公报》都一连数天予以长篇报道。

抗战全面爆发后,第35军率先对盘踞商都的伪蒙军发起进攻,一举攻下该城,成为八年抗战中第一支收复失地的军队。此后该军奉调山西,先后经历了忻口和太原两次恶战,元气大伤。不过因为35军的出力,阎锡山同意拨发两个师的番号(即第73师、第101师),使35军的建制得到扩大。1939年第35军重回绥远,部队也在经过重整后扩编为三个师(即第101师、新编第31师、新编第32师),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1939年的冬季攻势中,第35军与日军恶战包头、五原,取得了击毙日军骑兵第14联队长小林一男(这是日军在绥远阵亡的最高级军官)、五原特务机关长桑原荒一郎、歼灭绥西警备军的战果。

陈子玉的军功章

在接下来的四年中,35军仍然在绥远与日军相持。在此期间,日军的历任驻蒙军司令官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集部队寻求与35军决战,但全都失望离职。35军在此期间也先后迎来了它的第二任和第三任军长——二虎之一的董其武、傅氏智囊鲁英麟。

根据陈子玉的回忆,35军军长董其武,号称傅氏麾下“二虎”;而新编第31师师长安春山,也被誉为“傅家军”帐下“三杰”之一。

陈子玉回忆,当时,他所在的部队驻防在绥远、灵武、五原一带,总司令傅作义、军长董其武、师长安春山,经常下到团里,给士兵们讲话。每次讲话的主题,都是抗战练兵,只有练好兵,才能打好仗。而且,部队的纪律严明,这与“马家军”即马鸿逵的部队,经常骚扰民众形成了显明的对比。

由于多次聆听长官的训话,陈子玉把孙中山先生的《总理遗训》都能够顺利地背下来。陈子玉的文化程度基本上是文盲,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35军,也是非常重视对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

陈子玉记得,他入伍后的第一仗,就是在绥远(省)的边界打的。

究竟打了多少次仗,陈子玉也记不清了,有印象的,大概就是张家口、石家庄、绥远等地的保卫战。

在张家口保卫战中,身为班长的陈子玉,手下有十几人,随同他所在的连队,挖掘了掩体,防守在城外。每个士兵,使用的武器是“老七九”步枪,每人配发4颗手榴弹。他们的掩体,都连在一条线上。只有一个连里,才配备有迫击炮和重机枪。战斗一共进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日军终于退去。最危急的时候,日军都冲到了他们的掩体前,来不及开枪了,就和敌人拼起了刺刀。陈子玉个子有一米八左右,拼起刺刀来很有优势,他一连刺死了两名日军,还用“飞刺刀”(即用枪弹)击毙了一名日军。而他自己,右胳膊也中了日军的一刺刀,所幸伤势不重。经过卫生员的包扎,继续在阵地上战斗。因为当时对战士们的要求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喊。

这次战斗,陈子玉所在班阵亡两人,负伤4人。

石家庄保卫战的情况,基本上和张家口差不多,只不过,这时的陈子玉,已经升为排长,带领着30多人,与日军作战。

在每次城市保卫战中,日军都出动了坦克。陈子玉所在的部队,就挖掘了反坦克壕来对付敌人的进攻。坦克一旦陷进壕里,就难以动弹。而战士们则把打坏了的敌人汽车烧掉,并推进黄河里。

在战斗中究竟负过多次伤,究竟是在哪一次战斗中负的伤,陈子玉现在回忆不起来了。

只是记得,在一次拼刺刀时,腹部受了一次贯通伤,及一颗子弹从腹部穿过,从后背出去,所幸没有伤到肠子。治疗不久,就又能上前线了。

还有一次,一枚炮弹的弹片击中了陈子玉的脖颈,这枚弹片,到现在还没有取出来,一直保留在陈子玉的脖颈里。

另有一次,一粒子弹从头皮上擦过去,当时,血汩汩地流下来了,糊满了整个脸,但也只是伤了头皮。如果子弹再低一点点,那就没命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危险!

最危险的一次,是子弹偏离心脏只有几公分……

有一次,师长在望远镜里看到火线上陈子玉浴血奋战的身影。战后,一定要见一见这位英勇的战士。结果,在阵亡将士里找到了他。师长不死心,摸了摸他的鼻子,发现还有口气,就把他从死亡线上拉扯了回来……

回忆起战场经历,真是九死一生啊!

这真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陈子玉的干部档案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35军当中,有许多甘肃籍的士兵。当时,邓宝珊将军任西北军区总司令,驻防陕西榆林,受到蒋介石的器重。

邓宝珊将军是甘肃籍的,自然对甘肃籍的老乡兵十分热情。

陈子玉说,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他和战士们经常相约一起去看望这位将军老乡。

邓宝珊将军虽然受到蒋介石的器重,但他手下并没有多少人马,只有一个特务营,只是掌管着团里的军需物资的配备。

每次去看望将军,邓宝珊看到老乡,分外高兴,马上安排手下:赶紧把娃娃们的衣裳换了!

因为当时一名士兵,一年只发给两套军装,一套单衣,一套棉衣!不管平时训练,还是战时作战,都是这两套衣服。经过一两次战斗,就会变得褴褛不堪。将军看到他们穿得破破烂烂,于心不忍,就赶紧为他们每人换上一套新军服!

陈子玉还记得,当年的35军,为了抵御日军,曾经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开挖了第二条“黄河”,以阻止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新中国成立后,这条第二“黄河”,成为造福河套地区人民的重要水利设施。

查阅35军战史,确实有这样的记载,可以与陈子玉的回忆相互印证。

陈子玉的历史结论材料

1940年3月20日,黄河已经开河,冰凌与河水进入河套灌区的大小河道,呈春潮涨满之势。

子夜零时,傅作义将军下令:炸毁乌加河的路口桥梁,军民同时在各大渠决口放水。八百里河套很快成为一片泽国。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在泥淖之中动不了,走不成,完全丧失优势。傅作义指挥军民痛击日军,打死日本皇族中将水川伊夫,这是死在中国战场上军衔最高的两名皇族将军之一(另一个是聂荣臻元帅在太行山击毙的阿部归秀)。五原战役的胜利,使日军退回包头,再不敢西犯。

傅作义将军的军事水利方略初战告捷,河套灌区的水利工程在军事上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

在绥西战事中日双方进入僵持状态后,傅作义将军面临极大的经济困难。10万军政人员的军需用度急需要解决,而整个八百里河套灌区,当时只有16. 7万人口,粮食很少,显然不够支撑军队的吃饭和用度,所以,只能屯田、养兵、 作战。

傅作义提出了一个口号,即“治水与治军并重”,把“水”与“兵”,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可见,当时的傅作义将军,已经把水利的治理和粮食的发展,看成与军队同样重要,是保证战争胜利的最基本物质条件。

由于五原,晏江两县的水利工程,因战争破坏受损最为严重,河道大多被淤塞,傅作义决定,首先要开挖一条由黄河弯道,经过十多条干. 支渠,到沙河渠的大干渠,即后来的复兴渠。此项工程得到了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批准。

开工日期定在1943年4月20日,6月10日赶在小麦灌浆淌水时必须完工。

由于这项工程的工程量大,工期要求短,条件又极其艰苦,加之河套地区民力凋敝。所以,傅作义将军决定,动用主力作战部队参与挖渠。由在长城抗战中被誉为“抗日民族英雄”的35军军长——董其武将军指挥。

4月20日,11500名官兵和部分民工进入48公里长的复兴渠工地,由于是战时施工,除了劳动,还要准备和由包头飞来的日军轰炸机作战。加之战时物资匮乏,劳动强度大,还有战士牺牲在水利工地上。

复兴渠主体的土方挖掘,完全由军队承担。6月20日完工通水时,董其武的35军,在48公里长的渠道上,共挖土方130万立方米,按工期、高质量地完成设计要求——每秒流量达30立方水,增灌土地面积达40万亩。

据李竭忠《略述傅作义将军的为人》一书记载:

“抗战期间在河套地区,10万部队,就是10万水利大军。军工所修渠道,宽15公尺以上干渠达1700里,3公尺以上支渠超过一万里。”

傅作义的军事水利工程建设,对河套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保障抗战军需,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流泽后世于今天的河套灌区。

河套灌区的军事水利工程建设,也在受到全国好评,国民政府的水利部还给予表彰。建国后,周恩来总理特别为此用其所长,特别任命傅作义将军担任了水利部长。

陈子玉的干部简历表

脱我征衣  归我园田

1949年,榆林和平解放,陈子玉所在的部队起义后,被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二师5团2连,任副连长。同年,部队西进。9月11日,在下马关战斗中,从早打到下午三时,在敌人的全部包围下,全连只剩下陈子玉和副排长闫景义、战士吕巨才、韩秀山等6人。在这时,敌人全部冲上来,当时他们来不及逃走,结果6人全部被俘。押送在路上的时候,陈子玉他们曾想法逃走。但因敌人监视过严,没有跑脱。直送到宁夏的灵武县的学校内,押了3天。后又送到敌另一部当兵。在9月17日晚,陈子玉带着步枪一支,子弹80发,返回原部(5团团部)。经过政治处审查,又经过诉苦教育后,分配到5团2连任副连长。

1951年4月入党,由屈占彪、曹山镇二同志介绍,陈子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4年1月,在西北军区十二陆军医院修养。同年4月,到西北军区训练团20中队学习。同年7月,回家后在家务农。

由于陈子玉在抗战期间的卓著功勋,以及他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立有新功,退伍回家时,曾被政府奖励了一匹枣红色的退役战马。陈子玉清楚地记得,这匹战马臀部还烙有钢印,使唤起来十分顺手。1958年,农业合作化时,这匹战马也入了农业社。

值得一提的是,陈子玉一家现在已是五世同堂,最小的嬷嬷孙子只有2岁。陈子玉的大儿子陈士义今年75岁,1960年入伍,是一名国防汽车兵,在福建军区陆军110医院退伍;二孙子媳妇邢惠琴,在北京52996部队通讯站当过通讯兵,1998年转业……

这是一门世代都有军人的家庭!

陈子玉在86岁的时候,曾经遭遇过一次车祸,致使腿部骨折,但不久就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

今年已94岁高龄的陈子玉,耳不背,眼不花,思维敏捷,每天还要干农活,闲暇时间还能下象棋,打麻将,喝点酒!

这真是生命的奇迹!

愿“抗战老兵”陈子玉健康长寿!

(注:本文采写于2005年国庆节前夕,陈子玉先生时年94岁。不久,他就仙逝而去。谨以此文纪念这位抗战老兵!)

     王长华,甘肃陇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一家媒体。


 



艺海风


题      签:魏新河

执行编辑: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编      委: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