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千字文53:《论语》半月刊

 王肖杰 2022-01-01

《论语》是儒家经典,怎么会有半月刊?那不成报纸、刊物了吗?

此《论语》非彼《论语》。1932年,上海出了一份刊物,名字叫《论语》——评论之言语,多为幽默闲适的小品文,每月出两期。为了与儒家经典《论语》相区别,这份刊物被称为“《论语》半月刊”

《论语》半月刊的创办人是邵洵美,此公被鲁迅先生骂过,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课本上关于这段文字的注解是:“这里讽刺的是做了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 

邵洵美的祖父邵友濂是同治年间举人,官至一品,出使过俄国,曾任湖南巡抚、台湾巡抚,妻子盛佩玉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国近代的第一代大实业家盛宣怀的孙女,这就是“祖上的阴功”“做了女婿”的出处。

邵洵美是个文人,一生坚持“三爱三不爱”:不爱金钱爱人格,不爱虚荣爱学问,不爱权力爱天真,与徐志摩甚是投机,邵开办金屋书店,出版《金屋》月刊;徐开办新月出店,出版《新月》月刊。后来徐志摩经营不下去了,邵洵美接过《新月》月刊继续办。其文风也与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很不一样,大致属于新月派、鸳鸯蝴蝶派之流,遭鲁迅骂很正常。

《论语》半月刊先请林语堂当主编,后来陶亢德、郁达夫都当过主编,《论语》半月刊的水平,听听作者的名字就知道了:蔡元培、丰子恺、傅斯年、胡适、老舍、梁实秋、林徽因、刘半农、鲁迅、茅盾、宋庆龄、俞平伯、张学良、赵元任、周谷城、朱自清、周作人、朱光潜……吓死宝宝了!

这样的刊物怎么可能不畅销?不仅畅销,而且是“现象级”杂志,在文学史上创下了一个流派:论语派。《论语》半月刊创办前后长达十七年,因其幽默、讽刺、俏皮、滑稽的风格和战斗力多次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

《论语》半月刊更受欢迎的是其专号,如《吃》《病》《睡》《家》等,听名字就吸引人。1949年,解放军势如破竹,《论语》半月刊出了《逃难》专号,封面是丰子恺画的两条鱼在逃命,题为《城门失火》。


儒家经典《论语》留下来了,风光一时的《论语》半月刊现在知道的人很少;《论语》的主人孔子光照万代,《论语》半月刊的创办者邵洵美仅几十年就销声匿迹了。孔子生时沧桑,死后荣光;邵洵美活着的时候便经历了荣光与沧桑。

他死于文革期间,据他女儿回忆:“我最后见到的爸爸,是一个饥饿、衰弱、斑白头发、面庞紫乌、上气不接下气、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老人。……走时仪容极端庄,就像睡着了一样。”而此时,印刷《论语》半月刊的机器已捐给新中国印刷《人民画报》了。

身前身后事,谁能料得到呢!


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个人成长的助力者

阅读活动的推动者

成人教育的实践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