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过半百,五十而知——50周岁生日随笔

 王肖杰 2022-01-01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一生:“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今天我也五十了。不敢自比于圣人,但借2500多年的文化进步之泽,在认知上,五十也可以追慕孔子了。所知未必天命,但年过半百,总是有些东西知道的。

一、知天赋所在

所谓天赋就是与生俱来,不需要通过个人努力而天然具备的东西。外在的如性别、身高、长相;内在的如运动能力、思考能力、智商、情商等等。

内在天赋有一个摸索的过程。我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努力学习相关知识,考取了房地产专业的中级经济师(感谢妻子帮忙,否则我决然考不上),但总感觉两张皮,深入不进去。28岁经过公务员考试走入仕途,在市委宣传部工作十年,十年也没能够适应,言行常违惯例,故非官场中人。38岁调到党校工作,亦官亦学,发现自己在学的方面更加适应,第一次讲课便全校评教第一。创办读书沙龙12年,学习、分享中得到的快乐,远大于金钱和官职。

回想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晚自习之前,教室只有几个人,我站在讲台上半玩半真地讲“杖藜扶我过桥东”,突然老师来了,我慌忙跑到座位上。三岁看老,那时我就表现出表达的天赋。上大学的时候参加过辩论赛,但受挫,一度讲话不流利,开始怀疑自己。现在认识到,我的表达不在于快速,而在于深入。我至今客套话说不好,而一旦话题深入,就思绪翻滚,滔滔不绝。

我给小学生讲过《论语》,他们能听懂;给中学生讲过孔孟、史记、唐诗,他们会哈哈大笑;给村民讲过孝道,很多人落泪;给成年人讲过多种课程,看手机的较少,所以认定自己在讲述方面有天赋。

二、知人生所向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找到天赋,并发挥出来。我擅长把复杂讲清楚,把星散理出条理,那就需要一个方向:“讲”什么?“理”哪些?现在知道有两个方向:

一是传统文化。我的目标是每周一个专题,讲三年不重复,大约150讲,300个小时。现在差不多准备了一半。系列有三:一是经典书籍,以“四书五经”为线索,现在还差《春秋》和“三礼”。二是诸子百家,即重要文化人物,老子、孔子、孟子、王家明已经讲过,大约20几讲,还打算讲庄子、韩非子、墨子、朱熹。因为要把他们的书读完才能讲,所以进度比较慢。三是文化常识,比如太极、五行、五常、汉字、书法、科举、封建等,有些讲过,有些已经做出了脑图,但没时间做课件。专题需要对知识进行梳理和综合,如果只讲文本,比如讲过的“直读”系列(《论语》《老子》《史记》《易经》等),现在已远超300个小时。

二是职场成长。从学生到职员是人生的重要转变,但几乎没有培训。因为不赚钱。考公务员者可以拿1万块钱做学费,但没有人愿意拿1000块钱来学习适应职场。我在公务员培训课上发现这个问题,自己当年也有类似经历,加上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优势,所以选择了这个方向。自己总结为8个基本能力:自控力,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书面和口头),沟通力,人脉力,领导力,贯穿其中还有管理力。我想一一做出课件,进行经验传授。已有的课件包括理念类,如成长之道、能力提升之道等;操作类有时间管理、沟通、执行、礼仪等。曾经给大学生讲过10讲左右的“大学生自我管理”,可以丰富之。打算搞一个“怎样”系列,已经完成的如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怎样解决问题、怎样汇报工作等。

传统文化与职场成长有相关性,也有互补性。国学之弊病在于只给结论,不讲过程。比如“不知人,无以为君子”,怎样知人?“学而时习之”,怎样学习?而一般职场培训只讲方法步骤,很少讲清背后原理,比如礼仪规定非常复杂,原因是什么?我之所讲,可将两者融合。

讲给谁听呢?随缘。至少可以在读书沙龙里讲授,录音放在喜马拉雅个人电台上,不会一无所用。

三、知天人有际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之一是“究天人之际”,我无其功力,但知道天人有际。

计划可能因意外戛然而止,也可能因贵人相助大展宏图。人类出现属于偶然,人生亦然。运气即偶然,属于天然,个人无从改变;虽然不能改变,通过努力却可以改善。比如交际能力,天生5分,努力可以达到7分,但有人天生就是9分,不努力也比自己强。懂得之后,就只有羡慕,而没有嫉妒;只有努力,没有报怨。

人之所知源于所见。身边很多人说“威海是个好地方”,可能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迈阿密。人生的计划也源于眼界。工作能扩展视野,也阻挡了视野。退休可能看到工作时看不到的东西,我的计划亦可能改变。别人所见,自己未必所见;自己所知,别人未必所知,反之亦然。所以交流确有必要,争论绝无益处。人生需要开放性。坚定自己的路,欣赏别人的走姿。知道这些,就会多了理解,少了辩解。

努力一生可能一无所成,甚至不如不努力,但我知道努力本身就是人生的目的,而不是手段;是信仰,而不是工具。我知道现在再努力也成不了音乐家,但不妨碍我欣赏音乐;财富讲座听都听不懂,但听听也无妨。成功需要时代、人脉等外部条件配合,成长则只需自我努力,成功在天,成长在我。

家人、朋友、同事有天(缘分)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人所能为者,人为之,比如多做点家务、多助人;所不能为者,接受之,比如母亲的病、领导更替。不会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正如自己不会喜欢每一个人,不去讨好别人,也不拒绝别人的好意。

年过半百在天,容易;知行合一在人,难。以上所言,皆知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五十生日之际,且以文字留存,以待后鉴。

        2019.8.3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