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校工作手记10:努力要趁早,还要会努力!

 王肖杰 2022-01-01

生而为人,就应当努力。人类的发展进步,无不是努力的结果。对于党校教师而言,努力尤其要趁早,原因有四:

1.社会科学主要靠积累。

很多自然科学家三十几岁成就斐然,牛顿最伟大的成就,基本上在40岁之前完成。但没有一位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能在40岁之前出名。自然科学可以靠聪明,社会科学主要靠积累。党校的课程全部是社会科学,所以必须要靠积累,要想有所成就,一定要早早努力。不努力不行,努力晚了也不行,持续而慢速的努力,可能在60岁的时候才达到高峰,而那时已经退休了,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了。

2.教师业绩不能靠突击。

熬一个通宵,写一份领导讲话;晚上加加班,把财务凭证贴完;早上起个大早,能算完绩效奖结果……行政人员可以靠加班出业绩,教师不行。备课、写文章是个慢活儿,有时也会熬夜,但一个晚上可能只是搞清了一个很小的问题。如果连续的熬夜突击,精力很快会跟不上,效率降低,效果就更打折扣了。所以教师的工作不能停,也不能急,更不能指望加班突击,只能早点动手,持续努力。

3.越努力,效率越高。

有些人写文章、备课很快,原因在于积累多。积累源于努力。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掌握了,一个一个的小问题解决了,思路就打通了,阻碍就减少了,效率就提高了。就像开车上路,遇到问题就要踩刹车去解决,如果这一路走走停停,效率肯定高不了。近几年我每年备新课十几个,平均每月一门以上新课,日常工作还不能丢,只能用业余时间,靠的就是积累,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听讲2小时以上,每年看书20本以上、写文章20万字以上。

4.越干,越有活干。

做研究就像滚雪球,雪球越滚越大,成果就会越来越多。又像是大树,树长得越高,分杈也越多。每一个分杈就像一堂课程,或一个课题。世间有一个规律:一个人越能干,能干的事越多;一个人干的事越多,就会越能干。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而很多老师每年年初会为找课题害愁,本质原因是平时不努力,脑中空空,当然困难。努力了,大脑就丰富了,找课题、做课题也就不困难了。

努力也有方法,不能仅凭热情。方法也有四点:

1.把握住一个方向。

市县一级的党校教师没有几个天才,能在一个专业领域有所成就就不错了。更何况我们身处知识膨胀的时代,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几辈子都学不完,要想成为亚里士多德、达芬奇那样的跨学科人才,几乎不可能。所以要及早给自己定一个研究方向。年轻教师一般比较迷茫,想明确研究方向不容易,可以先从自己的专业、专长入手,先定一两年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如果情况发生变化,要经过深思熟虑,然后再改变目标。

2.学用时间管理。

时间不自由的人不用学时间管理,因为自己的时间被别人管理了。党校教师的时间是自由的,如果不做好管理,很容易荒废。我已经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也想努力,甚至也很努力,但就是没有结果,三年五年过去了,甚至十年八年过去了,没有多少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