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人民?

 王肖杰 2022-01-01

新中国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都冠以“人民”: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高尚职业冠以“人民”:人民警察,人民教师……最高荣誉称号也多用“人民”:人民英雄,人民艺术家,人民科学家……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那“人民”究竟是谁呢?

一位市民给教育局打电话:“总书记说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在我不满意,你要给我个说法。”先把“说法”放在一边,他的这个提问有道理吗?一位市民是人民吗?显然不能否认普通市民是人民的一员,但人民的一员显然不能代表人民的整体,所以这种说法是偷换了概念。
那一个国家的全体人口能不能说是人民呢?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有“占全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不是还有另外占全人口10%的人民?如今所有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人,是不是中国人民?
恐怕也不是。尽管我国身份证上写的是“居民身份证”,事实上它就是一个国家公民的证明,准确的讲应该是“公民身份证”。公民有特定含义,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国内用身份证,国外用护照,都是国籍的证明。
与“公民”相对的概念是“臣民”,价值指向是平等,与“人民”的概念仍然不同。一个国家如果发生内战,双方都可以说自己代表人民的利益,对方不是;但双方都会承认彼此均为这个国家的公民。
那什么是人民呢?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与上文一样,毛主席仍然没有给出“人民”的定义,使用的是列举法。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为了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拿中国的情况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都是人民的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
这里说明了“人民”这个概念的两个属性:一是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内容不同;二是与人民相对的概念是敌人。
概念的产生有其基本规律。它是人类理性活动的基础,在概念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理性活动的另两种形式:判断和推理,特别是在思辨理性领域,如果搞不清概念,可能两个人达成一致,实际上并不一致,比如“一个中国”概念在台湾和大陆有两种解释。另一种情况是两人观点完全一致,却产生争论,“真理越辩越明”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认识真理的途径并不仅仅是辩论这一条,在实践理性领域,真理的发现靠实践,而辩论只能使事情更加糟糕。
中国人对思辨理性不太重视,更注重实践理性。思辨理性主要解决完善的问题,实践理性主要解决变化的问题,前者较为精确,后者较为粗略。“人民”这个概念在中国就是一种实践理性认识,“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万岁”中国人都听得懂,在实践中也知道该怎样做,但因为粗略,当遇到有人说“我是人民”时,往往有人会迷惑,所以在“人民是什么”的问题上,思辨理性也是需要的。
根据本人粗浅的思考,“人民”这个概念应该包含以下属性:
1.“人民”是一个集合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某个具体的个人可以说属于人民,但不能自己就是人民,就像一名战士可以说自己是五团的,但不能说五团就是自己。个体当然可以代表群体,比如家长代表全家。个体的人通过选举等程序,得到法定授权,可以说自己代表人民。人民代表就是如此。山东省500多名人大代表,理论上可以代表山东全体人民,由他们选出一位省长,就可以代表整个山东省。
代表性的来源不仅只有选举一种方式。比如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产生之前就用鲜血证明了自己对这个民族的代表性。当然能否永远代表下去,需要做进一步的理论和现实研究。不管怎么样,从现实的角度,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谁就能够代表人民。
2.“人民”是政党政治的产物。
如果没有政党,无所谓人民。皇帝治下只有子民、臣民,没有人民。法国革命家罗伯斯皮尔曾说过:“国王不可侵犯的权利是建立在虚构之上,人民不可侵犯的权利则是建立在大自然不可违反的正确性之上。”这里把“国王”和“人民”相对,而事实上这正是政党斗争的话语体现。罗伯斯皮尔是法国雅各宾派,他正是为党派代言。
现代政治就是政党政治。在政治斗争中,人民的概念是政党斗争的工具,主要用来明确谁是“自己人”,选举也是一种政党斗争工具,其逻辑也是选出“自己人”。
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篇就讲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友,目的是“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他还说:“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我们的人”就是政党立场中的“人民”。不同的政党都会声称自己代表人民,但他们具体所代表的人民内涵却有很大不同。
3.“人民”代表政治正确。
“多少政治家野心家、政治学者、哲学家、革命者甚至游说集团,当今的大众媒体,以及今天网络上的键盘战士都不停的使用着'人民’这个名词,当然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实际上,当他们准备向他们的政论的政敌开火的时候,他们需要这个名词,因为这个名词意味着一种绝对的政治力量。”(蓝江《什么是人民?抑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民?》)
人民就像永远不倒的正义大旗,只要打出这面旗帜,就会让对方理屈词穷。双方最重要的争夺目标不是说什么,而是谁手中有“人民”这面大旗。
4.“人民”在数量上应理解为大多数。
在这个意义上,人民可用“民众”来代替。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这里说的“大多数人民”就是“民众”的意思。“人民”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说“大多数人民”、“少部分人民”。在毛主席的文章语境中,用“人民”也有道理,为敌人的痛苦不包括在其中。
马克思在17岁的作文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在此,人民与“人类”意思差不多,包括了整体人类。
5.“人民”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社会事业的建设者。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历史前进的正向力量,阻挡历史发展的肯定不是人民。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那些仅仅消耗社会财富、甚至破坏社会生产的肯定不是人民。“人民团体”肯定是先进者的集合,而不是乌合之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归功于苏联哲学家尤金。马克思的说法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恩格斯说:“历史的进步整个说来只是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不得不为自己谋取微薄的生活资料,而且还必须为特权者不断增殖财富。”后来苏联的观点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主流意识形态,“人民创造历史”也就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
6.“人民”与“群众”有同有不同。
在政党的语境中,“群众”的概念与“党”相对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隐含的主体是党,群众路线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党要具有的群众观点。
因为“人民”与“群众”两个词经常连用,比如“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所以有人把“人民”与“群众”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其实二者区别很大。人民的概念一定代表正确、向上、积极,而“群众”则不一定,有时与“人民”的概念一致,特别是与“人民”连用的时候;有时则正相反,代表着落后、向下、消极。比如批评某些党员时说:“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在履历表上,政治面貌如果是“群众”,显然不如“党员”光荣。周恩来同志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认为非党人士的政治面貌应该是“非党员”,而不是“群众”。
7.“人民”概念的敌人是“个人”。
法国大革命时期,罗兰夫人就刑前说:“自由呀,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人民”这个概念与“自由”类似。“人民”本质上是一个抽象的总体,是一个想象性的构建,一旦具体到活生生的个体的人,人民的概念就被解构掉了,权威性也就自然消失了,这是“人民”这个概念的脆弱性一面。西方也正是用“个人主义”这个武器来对付“人民”的。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请多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