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骆峪:古道遗风 神秘境地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2-01-01

张友直

  神秘的骆峪古城

  别看坐落于骆峪口以北的骆峪,只是周至县秦岭北麓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区小镇,但翻开历史,驻地所在的骆峪,曾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第三个儿子骆明的封地,史称“古骆国”,为周至地域上最早建立的部落方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据《陕西文史》载:“骆明是骆国君主,是大禹的祖父,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

  关于古骆国历史,相关史书均有记载。《尚书》《孟子》《史记》均载:“鲧父骆明封于骆国。”清乾隆五十年(1785)《周至县志》“地理”沿革有专门记载:“古骆谷,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谷故周至地。”民国十年《广两曲志》:“五帝时,鲧父骆明封于骆,为骆国。商兴,郝存,骆废。”《陕西通志》载:“夏、商、周国邑考有骆国。”

  曾担任县档案局科长、1992年版《周至县志》编辑的李文彬老师,2015年在周至县古骆国历史文化专题讲座做过专门讲解,其经过多方收集史料,对古骆国历史进行研究。此前,周至县骆峪镇政府和县旅游局还专门出版一期刊物《神奇的骆峪》,对古骆国进行宣传。从地理分布看,古骆国属秦岭北麓浅山地带,骆峪河出口处,辖区大约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当时渭水紧靠南岸,即今竹峪、青化、翠峰、广济一线黄土台原的北缘,河面宽广,河水向东奔流),西接翠峰青山,东临黑水。长20公里,宽6公里,海拔500—700米。骆峪河发源于太白山北麓,一路流来,汇集了九道山脉的溪水,九龙汇一,故骆峪亦名九龙口。谷口东有黑凤山、红崖梁,南有官坡峰、照壁山、老庙梁,西有青龙崖、白土山、神灵山,北有黄陡坡,群山环抱,气象万千。

  古骆国遗址是骆国王府的所在地,位于现在骆峪水库西侧,三面临水,一面接陆,为黄土夯成,呈方形,占地10余亩。据《周至大事记》和1993年版《周至县志·大事系年》记载,从尧舜时代到夏朝灭亡,周至地一直属骆国,共800余年的历史。据碑文记载,明清尤其是清朝,是骆峪比较繁荣的时期,骆峪口已形成大集镇,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据周至县文化学者任齐斌先生文章介绍,骆峪古镇坐落于谷口,沿骆峪河两岸,依山傍水,次第而建,是南来北往货物的集散地,在清代时候有常住居民600余户、3000余人,各类店铺齐全、字号林立,商贸兴隆,是山区和平原货物的集散地,布匹、百货、药铺、诊所、粮店、油店、旅店、染坊、日杂、理发、当铺、铁匠铺、肉架子、车马店、山货店、生漆行、板店,各种商号100余家,磨坊、醋坊、油坊、碾坊、酒坊无不兴旺。古骆国遗址,2005年申报批准为陕西省第四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相关资料记载,骆峪古镇遗迹最终消失于1958年。由于西骆峪河水量充沛,谷口开阔,成为周至县建设水库的当选之地。据当地群众介绍,西骆峪水库工程大约于1958年10月开建,当时调集周至、眉县、户县的数万劳动力,车推担挑,人拉人夯,历经两年多,1970年竣工。据笔者父亲讲,其当年也参加过骆峪水库修建民工队,多次到工地修建水库。骆峪水库建成后,坝高31米,坝长820米,库区南北长1500多米,东西宽600多米,库容量659万立方米,以蓄水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水库建成以来,不仅为下游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成为周至一处休闲观景的水利风景区。

  骆姓后裔骆峪寻根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统计,骆姓是当时中国姓氏排行第132位的姓氏,人口较多。《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又是禹之父,可见骆明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儿子。南宋罗汉专事记录上古传说的《路史》称:“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峪,故周至也。”

  据陕西骆氏宗亲联谊筹委会通过三年来的走访和粗略估算,陕西省现有骆姓人口约2.6万人,其中西安市骆姓人口7300余,西安和咸阳两地骆姓几乎占到全省骆姓的50%。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各个姓氏宗亲的寻根问祖之风盛行,骆氏族人也不例外。据周至县刊物《神奇的骆峪》介绍,1993年河南洛阳市重建骆宾王墓,洛阳的骆氏后裔来函,邀请骆峪派员参加骆宾王墓重修祭祀仪式。浙江义乌市骆姓家族庞大,曾有骆姓后裔前来骆峪寻根。山东大学教授骆承烈先生曾来骆峪问祖,并与周至县文士王子奂老先生进行长期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骆学金先生兄妹二人曾两次携家谱来骆峪寻根,由骆峪村原村支部书记接待。这些民间寻根问祖的行径,能否从侧面印证骆峪是骆姓的发源地?其民间的历史研究、地理渊源追寻还在进一步推进。

  据公开资料显示,陕西骆氏宗亲联谊筹委会,于2016年7月首次踏足周至骆峪镇,考察了“古骆国”遗址。2016年,第五届世界骆姓宗亲联谊大会在浙江义乌召开,来自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中国的骆姓宗亲代表800多人齐聚义乌、共叙情谊。周至县骆峪镇镇长王恒博,还作为骆姓发源地的代表受邀参加大会。

  傥骆道历史遗迹丰富

  “傥骆道,高岩深涧,长几五百里,路屈曲,凡四十八盘。蜀姜维伐魏,魏钟会寇蜀,曹爽攻汉中,晋司马勋伐赵,唐德宗、僖宗幸兴元,皆由此。”这是清光绪九年《佛坪厅志》对秦岭南北大通道傥骆道的文字描述。著名作家叶广芩,曾在周至县挂职担任县委副书记,2004年出版了《老县城》一书,其中对傥骆道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得到众多“驴友”赞誉,甚至有一些“驴友”探寻此道。

  纵观古代交通历史,因地形地势、建筑条件所限,穿越崇山峻岭修筑道路,一般都是选择通行条件相对合适的峪口,沿悬崖峭壁开辟窄道后再铺上木板,或凿孔后再插入木头铺上木板,史称栈道,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傥骆道,由秦岭骆峪口入山,沿太白山南麓纵深进秦岭,北口在周至县骆峪村,南口在洋县傥峪村,由进出口各取地名中一字,遂命名为傥骆道。古道全长约380公里,峪口段约250公里,虽然山高林密、谷深崖巨、地势险要,但行程相对较短,北指关中核心,南抵汉中门户,是古代连接关中与蜀地的六大通道中最便捷,也最险峻的古道,为古代川陕两地交通大动脉,兵家必争之地。傥骆主道的修建始于汉,《周至县志》载:“高祖十二年废上林苑,垦为耕地,其间开通傥骆道,为关中连通汉中和四川的要道。”2008年,傥骆道遗址周至段,被确立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傥骆道曾经演绎过千年历史风云,留下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三国蜀魏时期,傥骆道逐步成为战略要道。每到战事吃紧,古道上就羽书飞驰、兵马频行。魏将曹爽曾率军从傥骆道南行伐蜀,途中与蜀将王平激战;蜀将姜维也曾奉命走傥骆道北出秦岭,在沈岭山安营扎寨(今骆峪镇神灵山村,为“沈岭山”谐音而来),于摩天咀修筑“点将台”,训练将士,意图与曹魏军队决战。现神灵山村留存有一高耸的土岭遗迹,当地村民称之为“姜维台”,在当地颇有名气。清乾隆五十年(1785)《周至县志》“地理”篇记载:“在县南五十里蜀将姜维率众出骆谷经沈岭。”

  笔者曾多次徒步登上姜维台,站在这骆峪口以北的地理最高点,驻足北望,平原沃野,阡陌交通,渭河犹如丝带蜿蜒,山岭逶迤,关中平原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虽然建有简易栈道,但人马在傥骆道行走、穿越秦岭到陕南,沿途还是非常艰难。诗人岑参《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曰:“层冰滑征轮,密竹碍隼旟。深林迷昏旦,栈道凌空虚。飞雪缩马毛,烈风擘我肤。”写的就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季,行人和马匹在栈道上艰难行走的场景。诗人张孝标《骆谷行》曰:“扪云袅栈入青冥,鞿马铃骡傍日星。仰踏剑棱梯万仞,下缘冰岫杳千寻。”也生动描述了栈道的险峻,行路的危险。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时过境迁,岁月沧桑,昔日辉煌的傥骆古道,已彻底淹没在崇山峻岭之中,仅留下残存的栈道遗迹。据周至县《神奇的骆峪》资料,这些遗存主要分布在骆河两侧,共有12处,多数已经成为石崖上的孔洞,有方有圆,有些地方还有立木撑柱的遗迹。山石上的摩崖石刻有30余处,因年代久远,风吹日晒,大多字迹模糊不清,已无法辨认。这些年,政府新建的峪口水泥路,平整宽阔,可通行汽车,极大地方便行人旅游。沿途,当地村民中还流传有唐代敬德炼铜碾子沟、唐僖宗南逃系马桩等历史人文传说,给神奇的骆峪增添了无限魅力。

  傥骆道留有文学佳话

  历史上,凡有官道,一般均有驿站。据刊载于《人文杂志》上的论文《唐代傥骆道上的几个驿馆》介绍,以唐代首都长安为中心,一条条官驿大道,连接全国各主要城市和重要地区。其中,从长安南越秦岭通往汉中以至四川、云南的几条历史古道(如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等),都曾被开辟为官驿大道,沿途设置驿馆,以便公私行旅。盛唐时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傥骆道经过修缮,成为官道,因此商旅往来众多,成为当时关中去往蜀地最便捷的官道,曾有“三十里一驿站,十里一邮亭”的繁荣景象。

  朝廷在骆峪口设骆口驿,官员南下赴任、北上回京述职、官差递送文书,均在此中转歇脚。史料载,唐建中四年(783),因泾原之变,朱泚叛乱,唐德宗携皇室大臣一行,经武功县南入骆谷,由傥骆道南逃汉中;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一行也同样取道逃往蜀地。这些历史事件,也从侧面说明当时从唐长安城前往汉中一带,傥骆道通行便捷,是朝廷首选道路。

  诗人杜甫、白居易、元稹、章孝标、岑参均在骆峪留下了墨迹。杜甫在《绝句》里感叹:“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白居易《骆口驿旧题诗》、章孝标《骆谷行》、岑参《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等诗作,也是对千年傥骆古道的历史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和元稹还曾在傥骆道上留下一段文学佳话。周至县一些文学人士曾收集有关骆峪和骆谷驿的诗作数十首。史料显示,唐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和元稹同以书判拔萃科及第。因两人共倡新乐府运动,其诗体被称为“元白体”。

  笔者仔细阅读相关诗词,根据诗作内容,大致猜测一下当初场景。元和初年,白居易任盩厔(今周至)县尉。一天,白居易到骆峪公干。作为文人墨客,看到美景,一时兴起,便在骆口驿邮亭壁上,提笔写下诗作《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诗云:“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平生烟霞侣,此地重徘徊。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元和四年(809),白居易已回长安任职,此时,元稹任监察御史,公务南行四川,取道傥骆道。在骆口驿歇息时,偶然看到邮亭壁上有好友白居易几年前的题诗,喜出望外,当即以袖子拭去灰尘,题诗相和,写下《使东川·骆口驿二首》:“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二星徼外通蛮服,五夜灯前草御文。我到东川恰相半,向南看月北看云。”

  当白居易第二次到骆口驿,听驿卒说,朝廷大臣元稹曾公干来过,又看到邮亭上的和诗,深受感动,又欣然题写《骆口驿旧题诗》:“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唯有多情元侍御,绣衣不惜拂尘看。”意思是说,我的诗词题写在墙壁上,没有人看,鸟屎和苔藓也逐渐侵蚀,连字迹都看不清了。只有你担任监察御史的元稹,重情义,不惜用你的衣袖抹开灰尘,认真读我的诗作。

  和诗,是指用诗词互相赠答唱和,或对别人诗词有感而发的唱和之作,为诗歌创作常见形式。但多数和诗,为作者同场,而白居易和元稹在骆口驿和诗,既无相约,也非同场,穿越时空,纯属“临时起意”,实在是奇妙的机缘。但这一来一往的和诗,充分表达了白居易和元稹这两位才子的深厚情谊,也演绎了精彩的唐诗韵味。

  穿行于秦岭骆峪口进山的路上,河水潺潺,两边山岭险峻。一些山民,散居在向阳的山坡,柴房小院,袅袅炊烟,一派山里人家的静谧。虽然千年古道已不复存在,如过往云烟,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但通过那些珍贵的历史遗存和神奇的人文传说,依然可以解读千年古道的尘封记忆,感受那曾经辉煌的汉唐岁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