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富故事:从饭桌上捡回大商机

 感恩之路 2022-01-01
  •   1987年,16岁的罗云远只身出门,带走了家里仅有的100多元钱。来到武汉时,只剩下几十元。他心里发慌,不知能不能“活下来”。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清芬路租了个门面,卖完皮鞋卖服装,总算解决了温饱。
    但他觉得做这行不是发财之道,不久又转入五金行业。这次,他有了货源优势:家乡温州龙湾区是生产五金电料的大基地,亲戚朋友很多做这行。“做大生意,就要占据优势”。
    1983年,罗云远在清芬路以1000元/月的价格租下一间30平米的门面,他从朋友那里赊货出来做批发。
    “做生意总是有套路的”。罗云远笑着说,他的套路是:进回的货,低于进价卖,进价7毛的灯泡,只卖6毛8。低价印象引得客户纷至沓来,销售增长很快。一年过去,高进低出也只亏了两三万元,但厂家“借”给他的货源达到几十万元。他用这些铺货借鸡生蛋,如卖出货款20万元,他再进回100万元的货。
    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要赚点钱,他开始调高价格。这时客户已十分相信他,有时尽管他的价格比别人高一点,也能接受。
    听者有意饭桌上“捡”回大商机
    不过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生意真正做大,却是靠在饭桌上得到的消息。
    1995年的一个中午,罗云远和一帮朋友吃饭,他随便问一位在电力系统工作的朋友,下一步有什么动作,对方透露:湖北省电网马上要开始改造。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改造电网,需求离不开电表、电线、电缆之类。每家每户都需要电表,是最大的一块“肥肉”。
    当时的湖北市场上,符合国家标准的电表还不多,电网改造无疑需要质量更高、价格适中的产品。罗云远在第一时间赶赴浙江,找到一家中外合资的五金厂,在毫无竞争的情况下,签到了该厂电表的湖北地区独家代理权。
    当电网改造的消息传开时,罗云远手握大量优质产品。后来同行也赶过去进货,代理权已被签走,只能望洋兴叹。
    湖北的电网改造历时五年,罗云远因此获得的销售额达到两三千万元。
    开灯饰厂把利润做“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