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澡盆文化的警示———读《礼记·大学》有感

 情缘半岛 2022-01-02

​      《礼记·大学》有这么一句话,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词,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

        三个“新”字,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肌肤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在这里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强调创新的,要求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

       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

       《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   

        《礼记·儒行》也称“儒有澡身而浴德”。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为:“'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谓能澡洁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简洁隽永的古语,折射出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的向上朝气,沉淀为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精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