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至味:馅饼

 察右中旗人故事 2022-01-02

本文作者:王珊君


每逢探亲返程时,后备箱总是被家人们塞得满满当当,在他们心中,外面的就是没有家里的好,只有行囊装满他们才会心安。那些规则的、不规则的大包小裹里,承载了亲人无尽的牵挂与不舍。

今年国庆期间,我和弟弟乘动车回老家,本想轻装简行,结果返程时,我们还是带走一样美食—馅饼。在我的记忆里,馅饼是重大节日或有亲戚上门时才能吃到的美味。我出生在六十年代,那是一个食品单一匮乏的时期,所以对美味的追求有一种执念,那种执念与儿时根植在味觉深处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赋予馅饼一份特殊的情怀。

家乡的馅饼,完整的名字叫蒙古馅饼,它本是蒙古人家招待贵客的主要食物之一,随着美食文化的交流传播,馅饼也成了汉族人的最爱。内蒙古作为我国经度跨度最大的区,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西、中、东部的语言和饮食习惯千差万别,但是蒙古馅饼却能在全区“一统天下”,一直保留着它在餐桌上不可撼动的地位,被誉为“草原餐饮文化中的精品”,成为内蒙古家家户户必吃的美味。

相传,游牧民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发现,在沙子或石头上烤过的牛羊肉,血腥味儿不再那么浓,美中不足的是吃的时候有沙子咯牙,人们就地取材,把草原上的野荞麦铺在石头或沙子上,这样不仅肉干得快,而且不再硌牙。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碎了的荞麦面依附在牛羊肉上,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儿,于是诞生了一种美味—荞麦面做皮、牛羊肉做馅的馅饼。随着农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小麦传入草原,饼皮改为小麦面,色泽、口味更佳。历史上馅饼曾经是大清国母孝庄文皇后和康熙、乾隆皇帝最爱的美食。如今传说早已消散在历史的烽烟中,只有美味流传至今,人们在推杯换盏之余,品味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蒙古馅饼的制作流程并不复杂,但是对技艺要求极高,首先是过和面关,饼皮讲究薄且柔软,行家里手能把几近流淌的面自如地操控,既不粘手还不破皮,馅饼不能走形,越圆越好,寓意团团圆圆,体现了蒙古人民长期以来对美好生活由衷的向往和礼赞。做馅饼的另一关是火候的掌握,即温度和时长的把控,火候不够,易夹生,火候过头易造成水分流失,外皮变焦变硬。火候一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靠经验甚至灵性和悟性。天地万物皆有火候,我常想,能掌握好烙馅饼火候的人,在生活中也是有分寸、办事周全的人。过去在老家,哪一家的主妇如果能把馅饼烙好,这家人的日子一定过得活色生香,会烙馅饼的人自带光芒。几十年来,我从来没有做过一次馅饼,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害怕破坏馅饼在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弟弟对馅饼的记忆刻骨铭心,他说读高中时住宿,学习很累,上午第四节课的时候常常饿得心神不宁,学校伙食清汤寡水,勉强吃饱。正月开学或八月十五过后带几张馅饼去学校,放学后饥肠辘辘之时吃到加热的馅饼,那种妥帖、舒畅的感觉顿时让学习之苦烟消云散。弟弟是一个稳重、内敛的人,但是说起上学吃馅饼的情景时一幅心驰神往的样子。三十年过去了,弟弟去看望他上大学的女儿,仍然会在大学食堂里买几个馅饼带回家吃。一个人长大后,总有些滋味停留在回忆里,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最念念不忘的便是年少时的美味。

一食一味背后皆是一个温情的故事。妹妹对馅饼的记忆忠实地记录着我们原生家庭的样子。小妹十二岁时继母走进我们的家庭,继母的到来让我们残缺的家庭重新完整、健全起来。年幼的妹妹太想有个“妈”叫,她会挎着继母的胳膊走路,也因此她在继母面前胆子最大。有一天在外面疯玩的小妹听见小朋友讲有人给家里送去馅饼,小妹跑回去问继母“二舅给送来几张馅饼?”我们都被小妹的勇气惊呆了,至少在我的意识里不敢去问,现在回想其实是一个小孩子的天真率性使然,更是失去母爱的孩子重新找到温暖时另类的撒娇。后来妹妹考学时选择了会计专业,我们有时和她开玩笑,你这计算的能力从小就与众不同。

馅饼拥有浓厚的草原文化底蕴,在内蒙地区,很难说哪里的馅饼最正宗,极致的美味往往可遇不可求。2017年秋季,怀着对草原的痴念去锡林郭勒盟自驾游,欢喜于那辽阔无边的绿色巨毯以及触手可及的天光云影,没有路线规划,漫无目的,走走停停,随缘欣赏沿途的绝色美景。临近中午,一行人走进路边一家看似简陋的饭庄,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去饭店吃饭以菜为主,主食基本可有可无,为了品尝特色,还是根据在外地点餐的经验,六个人点了一斤馅饼,谁知老板端上两大盘子,我目瞪口呆,“老板,我们要一斤”,“这就是一斤啊”,“怎么这么多啊?”我一直以为自己计量还是可以,没想到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不能说我失算,只能说草原人民的豪迈、慷慨,他们和我们的计量不一样啊。馅饼不大不小,搭在筷子上恰好占去筷子的一半长度,柔软微垂,澄黄的油珠在微焦单薄的饼皮上游走,用筷子挑开馅饼,热气微醺,香味扑鼻。饮食最能体现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经济形态、生活方式,蒙古人民不善言辞,更不会天花乱坠,他们用最朴实、本质的东西献给客人,不禁让人感叹游牧民族做人的本性和智慧。我随后发一朋友圈“来我大内蒙点餐,要懂得量”。

当年在锡盟吃的馅饼,这是半斤量

只有在不可复制的地域才能成就独一无二的美食。如果说上一次的锡盟之旅是为了体验草原的广袤,那么2018年秋季再次开启锡盟之旅,就是为了追寻美味。很多时候,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已经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更多的是人生旅途中最不能忘记的那一抹余香。出发前与大姐在锡林浩特市的朋友相约见面,中午时分快进市区时发现油箱见底,不远处有一加油站,我说别让人家等太久,出城时再加吧。到达约定的饭店,尽管大姐的朋友提前预定,但还是需等候。一楼、二楼爆满,就像当年去海底捞一样,吃饭还要排队。所谓美食,就是吃前有期待,吃后有回味,这家的馅饼没有辜负我的长途跋涉。正宗的羊肉,地道的食材,皮薄得可以看见里面的肉和菜的融合仿佛繁花似锦。其后发生的小插曲,着实为这顿馅饼增添一些“佐料”。就在出城时,走进加油站,被告知没油,继续前行,一边感叹馅饼的美味,离开这里,变得挑剔的嘴还能吃得下别的地方的馅饼吗?一边听着老公在讲故事。“知道佛跳墙这道菜的来历吗?过去,一位厨师做了一道极其美味的菜,和尚闻了以后,禁不住香味儿的诱惑跳墙而入,故名佛跳墙。一道美味能让和尚放弃修行,一顿馅饼让我们放弃了加油。”

终于到了下一个服务区,还没来得及高兴,心情一下子跌落到谷底,还是没油。旁边一位湘牌车主告诉我们,来内蒙古自驾游,一定要注意油箱的油量不能见底。我们几个土生土长的内蒙人开着异地牌照的车,被好心的外地师傅提醒这个注意事项,别提多尴尬。油箱见底不敢贸然前行,只能去对向的服务区碰运气。实在是没油了,不敢开车过去,老公步行前往,幸运的是那边有油,老公提回20斤油。这趟旅行用实力演绎“为了嘴,跑断腿”的故事。

人生旅途,唯美食与美景不可辜负。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眷恋的美食,这种扎根舌尖的风味,是我们与家乡之间紧扣的纽带,是父母对我们的期盼,也是我们对家乡最温暖深情的记忆,即使走得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我们家的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