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性饥饿”问题突出,特配粉的新方向

 母婴时代 2022-01-02

在奶粉细分领域,具有消费群体刚需特征、进入门槛高的特配粉,一直都是企业开拓的目标。今年进博会上展出的不少特配粉,让企业看到了惊喜,打着主攻儿童营养不良市场的特配粉,在提升乳企业绩的同时,也在竞争激烈市场创出一条新道路。

01

“隐性饥饿”问题突出

众所周知,由于挑食、偏食等问题,儿童比较容易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的患病率为8.1%。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营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慢性疾病发病率将会增加。

不过,在校园里经常会看到体重超标的肥胖儿童。他们看似营养过剩,实际可能仍处于隐性饥饿,即肚子吃饱,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却不够。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球现有约20亿人正遭受“隐性饥饿”的困扰,而我国约占3亿人。儿童群体常见的隐性饥饿有缺铁碘锌、维生素A、D、B。缺乏维生素将会导致儿童出现偏食厌食、复发性口腔炎、皮肤干燥、注意力不集中、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

面对孩子营养不良的现象,家长们选择营养品、保健品或是全家营养配方系列产品进行补充。而针对这类人群的特配粉,当下也开始出现。

但一个明显的问题是,除了专业人员和儿科、营养科医生,消费群体对特医食品了解甚少。

欧睿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中国儿童营养补充剂市场规模超过人民币100亿元,并将持续较快增长。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数据表明,在美国,有65%的营养不良患者在使用特医食品,英国有27%,而中国只有1.6%。

因而,对于企业来说,儿童营养不良是个很有前景的市场,有待于开发,而消费群体教育甚为重要。

02

特配粉新品

据了解,今年的进博会上,不少特配粉亮相,产品涵盖雀巢恩敏舒、肽敏舒、蔼儿舒,达能旗下适用于1岁以上食物过敏患儿、无敏有营养的氨基酸配方纽康特1+、过敏领域专业领导品牌纽康特旗下的全球首款无敏米粉“纽康特米萃”、守护苯丙酮尿症患儿成长的纽贝等系列产品。

针对营养不良儿童群体,达能纽迪希亚推出了特批新品纽荃星壹加,这是一款覆盖0-10岁的高能全营养配方,满足特殊需求儿童的精准营养供给,为营养不良的儿童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

有数据显示,预计国内针对营养不良儿童的特医食品的整体市场规模20亿。但一个现实情况是,目前国内市场高能全营养配方的产品较少。

在中国特医食品市场,品牌企业通过不断地洞悉市场,挖掘消费需求,研发新款产品,开发出细分领域新市场,专业为营养不良的儿童服务,从而开辟奶粉竞争新赛道。

03

成本压力大

相比于市场上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特配粉更具挑战性,从生产技术与设备、人才储备、科研能力等方面考验企业的实力。特配粉从立项申请注册开始,到临床试验通过进入市场,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好几年。对企业而言,无论是从资金和时间来说,都是很大的成本和压力。

目前,特配粉的品牌主要有达能、雅培、美赞臣、惠氏、贝因美、圣元等,市场还有更多的品牌企业想要加入,特配粉的成熟度也需要继续加强。

同时,特配粉的消费群体隐形而分散,不像婴配粉那样,品牌企业很容易找到目标群体。再加上特配粉需要在医生、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其销售渠道很多是医院的周边,以及电商平台,比如跨境购、天猫国际和京东国际、企业官网海外平台等。虽然目前不少母婴店已近在销售这一类产品,但规模还比较有限。

从国内市场来看,特医食品还处于发展时期,其前景美好市场潜力很大。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统计,全球每年特医食品的消费总额为560亿元-640亿元,市场规模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尼尔森数据预测,中国特配产品市场销售将持续增长,其中牛奶蛋白过敏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0%,目前市场容量约为12亿元,到2021年有望达到22亿元。

特配粉市场有机遇,但乳企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中小企业来说,其销售金额不足以支撑产品成本,因而乳企不要贸然介入。

在奶粉市场,能够做特配粉,证明企业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储备方面的实力雄厚。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了一批乳品企业,未来会有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局。

04

监管落后于市场

虽然特配粉保持一路走高的发展势头,但是行业监管仍需要加强。

今年10月,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管局、医疗保障局联合出台《济南市医疗机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营管理规范》。这是国内首个地方性特医食品管理条例,为特医食品给予政策保障,也给其他地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

在这个行业,特配粉的监管一直落后于市场经营。此前,国内并没有特医食品的相关监管政策,乳企不能生产特医食品。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2017修订版)》的出台才让国内特配粉行业进入发展轨道,并且是企业必须通过特配粉注册、工厂拿到生产许可证才行。在特医奶粉注册制实施之后,贝因美、圣元等企业才先后开始正式进入特配粉领域。

在销售环节,特配粉也存在矛盾,矛盾点在于是否将销售特配粉纳入销售渠道经营许可上的经营范围内,对于这一点,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监管政策,呼吁国家部门出台详细具体的政策。

其实,除了济南出台特医食品管理规范之外,江苏和湖北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规范。今年8月,江苏省药监局发布通知,就《江苏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营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10月,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湖北省医疗机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协助国内特医食品有序健康运行。

特医食品虽然得到市场的认可,但如何大幅推广、合理使用、销售,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指导,以促进特医食品的使用更加规范与便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