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养品的“地位”要改变

 母婴时代 2022-01-02

01

营养品关注度及销量增加的背后,是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注重自身健康营养以及疫情后对健康关注度上升的共同结果。尤其是这次疫情,使人们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健康营养知识。

虽然疫情后营养品的销量有所下滑,但随着消费者的营养意识不断增强,营养品在母婴消费结构上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发展潜力不断增大,母婴营养市场也成为下一个增速市场。

据《2020年保健品行业白皮书》显示,2007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规模551亿元,预测到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2300亿元以上。我国的营养品一直都是在稳定地发展,将来的市场规模将会不断扩大。

据《零点国际2018年母婴实体店消费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母婴营养品品类的销售占比只有2.5%,2017年品类占比提升到3.9%,2018年品类占比再次提升到4.5%,到了2019年,母婴营养品品类销售占比已经超过辅食达到了5.6%,成为继奶粉、棉品、用品、纸品之后的第五大品类。

整体来看,营养品是属于有贡献、地位不高甚至没地位的状态,虽然它的市场体量还比较小,但是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未来的市场还要等待企业去挖掘。

另外,现在营养品不再只是老人的“专属”,年轻人也开始早早关注养生,营养品对于年轻人来说并不陌生,使得营养品的市场再次扩大。

02

把营养品当成事业的企业很少

目前母婴行业的营养品品牌大概有几类,一种是利益导向型的投机企业,这部分品牌和操盘人没有长久经营的意识和意愿,只想赚快钱,把利润作为经营的目标。

营养品行业不乏只是为了赚钱,而不计后果。比如说夸大营养品的功效、挂羊头卖狗肉、不按规定生产等等。

这样做可能对没有长久经营打算的公司没有多大的损害,但是慢慢的会让消费者对整个营养品市场失去信任,最后为这种后果买单的是整个营养品市场,破坏了长久以来的根基。

另外还有不少奶粉企业入局母婴营养品市场,把营养品当做战略品类来经营。还有就是真正把营养品当做事业,用心经营的企业,这部分企业真正想让营养品行业做大做强。

其实,营养品企业不仅要将产品做好,还要给消费者做思想教育,让消费者对营养品产生信任和认知,才能打开营养品市场。

而如何把营养品的地位抬上去,这不是单独的一家企业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

03

与消费者沟通很关键

营养品的地位要提升,最重要的还是必须要做好消费者的市场教育,目前,消费者对营养品的认知还不够,在购买营养品时大多数消费者是盲目的,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功效和产品成分。

这就需要营养品企业的共同努力了,只有让消费者了解了,让他们从心底认同这类产品,才可能产生消费。

而做消费者教育并不是简单告诉消费者某个产品有什么用,而是要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通过专业的知识解决宝宝成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在与消费者的交流中,还可以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了解营养品市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方向去改进,朝着市场需求去发展。

此外,品牌也要利用营销广告等打开知名度,在终端市场做赋能和培训,让渠道重视、愿意去推这个品类,地位才有可能得到改变。

比如健合旗下的营养品品牌Swisse,它在选择的代言人可都是“大腕”。范冰冰、澳大利亚国宝级女演员、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迪丽热巴等明星相继成为了它的代言人,而就在去年新生代实力偶像刘雨昕也正式代言了Swisse胶原蛋白系列产品。

而汤臣倍健在2018年时,选择了C位出道的蔡徐坤作为代言,因为蔡徐坤从出道以来给人们的印象就是“活力、自信、正能量”的,也正好符合汤臣倍健的品牌形象。

营养品品牌在选择代言人时,不仅要看代言人的形象是否和公司相符,还要看代言人是否具有比较高的认知度,这样才会有更多消费者去了解品牌。

04

产品质量是基础

其次,保障产品的质量也很重要,对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营养品最主要的就是质量,产品没有了质量,一切都是“浮云”。

营养品市场上偶尔还是有不合规的产品出现,食品行业涉及安全问题后对产业都会产生一定的伤害,这关系着消费者信任的问题,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否则承担后果的将不是一个企业,甚至严重到整个行业去承担,这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营养品品牌而言,专注严谨地对待产品,紧跟消费者需求,深耕营养品领域,共同提高产业的市场地位,作为其中一员,才能受益。

所以营养品市场的提升需要所有营养品企业共同的努力,最后结的“果实”,也将会是整个营养品行业受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