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龙即将上市,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食安时代 2022-01-02

撰文铁兵

出品:

卫龙几次被传上市,近期终于通过了港交所聆讯,距离成功上市只有一步之遥。不过“辣条一哥”的招股书中,依旧暴露出一些问题。

就募资用途来说,继续扩大产能能否顺利消化?其次产品单一化问题,即便开拓了其他业务,但调味面制品业务还是核心业务,同时面临增长放缓的问题。还有就是辣条生产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关系着卫龙的未来。

另外在进行多元化布局时,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卫龙可能还需要不断增加自己产品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占据更大的优势。

01

卫龙终于要上市了?

11月14日,卫龙通过港交所聆讯,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这意味着卫龙距离成为“辣条第一股”只是时间问题。

早在2018年12月,卫龙就被传出过要上市的消息,在这之前卫龙曾经频繁地进行工商变动,包括主要股东退出、注册资本增加以及扩大经营范围等。随后在2020年11月,又有媒体报道称卫龙或许将在明年下半年上市。

今年5月8日,卫龙完成了Pre-IPO轮融资,由CPE源峰和高瓴联合领投,红杉中国、腾讯、云锋基金等跟投。4天之后卫龙便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在招股书即将失效之际,卫龙又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在2天之后通过了聆讯。

不过近期有消息称,卫龙已将上市计划推迟至明年,以待更好的市场环境,卫龙联席保荐人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银已于11月15日开始了上市前行销工作。

02

扩大产能是否必要?

港交所文件显示,卫龙计划集资10亿美元,而卫龙拟将资金用于扩大和升级企业生产设施与供应链体系,以提高产能、仓储管理和产品质量,同时拓展营销经销网络、加大品牌建设等。

招股书显示,目前卫龙在河南省拥有4个工厂,分别为平平工厂、漯河卫来工厂、驻马店卫来工厂及卫到工厂。计划再扩建漯河杏林工厂以及云南工厂,加上2020年设计产能28.68万吨以及计划扩张产能32.84万吨之后,总产能将达到61.52万吨。

然而2018年-2021年上半年总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5.9%、86.6%、73.9%、70.6%,整体而言尚未触及设计产能天花板。

而卫龙招股书中也提到面临库存过期的风险,2018年-2021年上半年存货分别为3.06亿元、4.00亿元、5.41亿元、4.98亿元,同期存货周转日数分别为51天、60天、67天、65天,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方面来看,目前卫龙的产能利用率并未达到预期。另一方面来看,存货周转天数和存货金额都在增加。此时若在扩大产能建设,能否顺利消化还是个问题,有可能会增加企业需要面临的风险。

03

营收依赖单一业务?

卫龙凭借调味面制品也就是辣条出名,并且在这一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按2020年零售额计,卫龙在国内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5.7%。

虽然卫龙目前主要有三大业务即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和豆制品及其他产品,但是调味面制品依旧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在2018年-2021年上半年,调味面制品分别贡献收入21.62亿元、24.75亿元、26.90亿元、14.01亿元,分别占据总收入的78.6%、73.1%、65.3%、60.9%,而其他两项业务则总计贡献约30%的收入。

可以看到,卫龙对辣条业务的依赖程度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辣条增速逐渐放缓,2019年、2020年增速分别为14.48%、8.69%,2021年上半年增速为9.5%。

辣条行业由于门槛较低,已经涌入了很多的竞争者,除了部分零食品牌之外,还有很多地方性辣条生产企业,都会对卫龙产生竞争。

04

食品安全解决了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辣条业务作为主要营收的卫龙,还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很多挑战。而这一问题也被卫龙列入了风险因素之中,卫龙提到,未能维持食品安全及始终如一的质量可能会对我们的品牌、业务及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主要是辣条这种产品,出现时间虽长,但是却始终没有摆脱“垃圾食品”的印象。提到辣条可能就会与重油、重盐、重辣等关键词联系,也是很多人眼中的“不健康”零食。

确实在辣条行业发展的这些年,一开始由于缺乏国家标准,导致行业存在很多的乱象,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环境脏乱差、产品中出现异物等情况也曾经发生过。

即便是卫龙也曾经被曝出过食品安全问题,在投诉平台上也有关于卫龙辣条中吃出异物的情况。因此对于卫龙来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十分重要,不仅是对企业自身有益,也将引领行业向规范化发展。

05

如何进行多元化布局?

招股书显示,卫龙在2018年-2021年上半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为1760万元、1590万元、2420万元、1010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64%、0.47%、0.59%、0.44%,研发投入较低。

这可能也使得卫龙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然而如今辣条市场不断成熟,卫龙虽然在其中占据领先地位,但是依旧要应对市场中越来越多的竞争者。

卫龙除了辣条业务之外,也涉足了蔬菜制品和豆制品及其他产品业务,不过整体来看这两项业务的占比还不够大。在辣条业务增长放缓之际,或许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其他业务上,向多元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卫龙开拓了其他产品,但是这两项业务同样存在不少的竞争者。很多零食品牌比如来伊份、百草味、良品铺子等,也都推出了卫龙涉足的产品。

而随着竞争者的增加,产品同质化问题不断突出,不论是辣条还是蔬菜制品或是豆制品,都存在这一问题。卫龙在进行多元化布局时,也要考虑到如何解决产品同质化,为自己的产品增加更多的吸引力。

认知&浅评:卫龙近期已经通过港交所聆讯,虽然有消息称卫龙将上市计划推迟到了明年,但距离上市也只是一步之遥。不过从卫龙披露的招股书来看,可能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产能扩建的合理性、单一业务依赖、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些都可能会对卫龙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而且在如今的休闲零食市场中,卫龙的多元化布局之路依旧面临挑战。

推荐视频

关注食安时代视频号 关注食品行业新闻资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