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总结及用药规律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2-01-02

目的:总结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经验并挖掘其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录入方药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药物频次、频率统计,基于关联规则分析总结高频药对,基于复杂的熵聚类算法归纳组方规律、核心组合,将最终结果导出后进一步分析高频用药及经验。结果:(1)HSPN是以皮肤紫癜、蛋白尿、血尿为主,伴有咽痛、咳嗽、腰膝酸软、皮肤瘙痒、疲乏、纳差等症。马鸿斌主任医师基于“饮食及体质是先决、风湿热瘀虚是关键、病因及病机常变化”的认识,认为该病总属本虚标实,将其分为七大证型:


风热犯肺证、风湿瘀热证、脾虚湿热证、肾虚湿热证、中气不足证、肺胃阴伤证、气阴两虚证,分别用


桑菊饮合喉科六味、赵氏方、肾炎四味汤、自拟萆薢分清饮、己丑六君汤、沙参麦冬汤、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


列出治疗HSPN常用特色药物有槐米、水红花子、地锦草,


常用特色药对有蝉蜕-僵蚕、槲寄生-续断、萹蓄-瞿麦。


(2)基于频次统计分析得出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HSPN的高频药物

前十位有甘草、白茅根、丹参、生地黄、荆芥、紫草、茯苓、防风、芦根、地榆;其常用使用剂量为分别为6g、10g、10g、15g、6g、10g、15g、6g、10g、10g;

高频药物功效分类前六类是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止血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常将疏风解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与益气健脾相结合,清利之中兼有补益,标本兼顾。基于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得出以甘寒、苦寒为主,辛温为辅,多用平性药;多归于肺、胃、脾、肾、肝、心经。基于关联规则组方规律分析得出,高频药对有32组,


前十组是“甘草,白茅根”、“丹参,白茅根”、“荆芥,防风”、“地榆,丹参”、“生地黄,甘草”、“槐花,白茅根”、“丹参,防风,”、“丹参,荆芥”、“白茅根,茜草”、“地榆,槐花”。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有14味药物关联度最高。基于复杂熵聚类挖掘药物核心新组合有12组,进一步提取组合得出新配伍有6个。


结论:(1)马鸿斌主任医师基于对HSPN病因病机的认识,强调辨证分型治疗本病,常注重祛风湿、清郁热、化瘀血、消紫癜的灵活应用,并提出宣肺气、护脾胃、重清补、倡健行的核心治疗思想。


(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通过数据挖掘进一步验证,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HSPN的常用方剂是赵氏方。临证时紧紧把握“风、湿、热、瘀、虚”发病关键,常将疏风解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药与益气健脾相结合,清利之中兼有补益,标本兼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