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都二道村七十五年的教育发展史【上】

 新用户06868399 2022-01-03

〓 第 1733 期  
文|杨占魁 编辑|王成海

故乡自上世纪20年代立村,先人们大多目不识丁、胸无点墨。可他们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经过十几年的生产与生活实践的磨难,如梦初醒、豁然开悟,不识字没文化,到处碰壁,困难重重。于是托人到处找教书先生,为他们的第二代识文断字、开脑明理。

一、私塾

这一教学形式,是民间教育机构。解放前农村以家庭或以教师自己的名义成立的教学场所。当时,家乡是以多家供养先生,让各家的孩子集中受教为主。先生的酬金,除一日三餐外,以物为主(粮或米)。逢年过节,家长们各自都送些礼物,也兴时请吃请喝。

私塾的教学时间比较灵活,因人因时而异。分季度学或长久学,过去有的人家劳力少,忙时得让自家的孩子帮忙农活,只有农闲时才可让孩子上学,如果不缺劳力,孩子就可一心一意、安安稳稳地坐在学堂里读书、识字。

短学的孩子们,当时称念“春冬书”,顾名思义,只能读一个闲季。这样先生只能因人分别而教,还有先来的后到的,自然就形成了多头复式教学,层次越多,先生的负担越重。学童的收费就成了按月计酬法,对于短学的家长们也不抱多大的希望,只图孩子长大后记个账,认个头迎上下,写个对联啥的就满足了。那时的学制不统一,各自规定,一般是过了正月十五开学,直到冬至节气过后放假,中间没有暑假。

教学内容都是千年留下的传统教材,多以《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等。先生们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背书为主,只有熟记后才开讲明意。他们在狠抓识字背书的基础上,很注重学童们的教养与教育,让学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做人的行为礼节,规范的生活习惯。首先给学童惯输“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内涵:人及仁爱,和人相处融洽和谐;义及忠义,在别人为难时出手相助;礼及礼和,尊老爱幼,举止规范,为人有礼;智及睿智,把日常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信及诚信,一诺千金、真实可靠。

当时的学堂都是坐炕用书桌,学童们无休止地前后摇着上身出声地背诵。先生在地上有一座位和高腿书桌,每天都要挨个验收,学童把自己的书拿上,下地站在先生的面前,先生让你背哪段你才能开背,背完后给你点评和讲解,而后再让你复述,如有背不下来或复述错误,只有伸出小手等待先生用戒尺敲打。有的捣蛋鬼被打得回家连筷子都握不住,可是家长见了先生还安顿狠狠地打。那时的孩子天下最怕的就是先生,如在街上远远地瞭见先生的影子,急忙低头拐弯向别处跑去,故而有人说,孩子怕先生那是“受了主子分号了"。

家乡最早的是私塾坊,是1946年成立,在郝士连院内,教师徐先生,学生有:康明、安进喜、郝存林等七八个。1947年,蔡占元院里也成立了学堂,教师李奇先生,学童是村东的一些二代人。1948年,沈文世的院里也成立了学堂。教师:张忠天先生,学生是村中央的一些学童。

二、学校的初始

解放后,1950年,由张忠天老师开始了“新文化”教学,推陈出新,真正的小学诞生了。学校设在张喜院内,当时的学生有:王玉山、刘玉龙、黄斌、于来成、刘志安、康清、李树茂、王永和、杨占栋、全玉花、杨秀珍等,这些人初小毕业后都去卯都区政府小学读完高小,他们毕业后成绩斐然、事业有成!大部分是村里的干部。王玉山,1958年还在头道渠当过教师,康清1957年在高家村任教,1959年在三报沟任教。

1952年,全国实施“扫盲运动”,一直坚持了五、六年。家乡也不例外,利用晚上的时间,分片集中上“民校”,开始是村里的小学毕业生或识字人教,后来是区里配人下来教,每天晚上,凡文盲男女都集中识字,尤其是女人们会读不会写,还得家里的孩子们教,如何握笔,按照笔画顺序一笔一笔地教,她们学得非常认真。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怕老师让他们上黑板写。

课堂上人们都屏气凝神、专心致志,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因为各级政府对这项工作抓得很紧,后来有的男人可以读报,真正扫了盲。

1954年风调雨顺,家乡获得了大丰收,每亩莜麦上石(一石等于10斗,相当于360多斤)菜籽长得特别茂盛,上边连成一片,扔一只鞋都掉不下去。用老人们的话说,当年种了石头上都照样长庄稼。多好的年景  啊!

秋天,庄稼成熟后,山西省阳高、天镇、怀仁、右玉、洪源、应县的人们川流不息、纷至沓来打短工。他们大多头罩破手巾,上身汗挞子,下身蓝大布宽裤腿大裆裤,脚蹬家做牛舔鼻儿鞋。这些人任劳任怨、诚实能干,一直帮着家乡人把粮食收回家,秸杆捆好垛起来,麦汁堆在中间封住口。那年正赶上八月十五,一家李姓人家雇了两个阳高人,中午给后生们吃了油炸糕、熬粉条,他们也饿了没少吃。晚上是羊肉馅饺子,两后生闻着香味儿有些嘴馋,又没少吃。供完月亮又端进好些月饼、水果,俩小伙肚里虽饱,但手不听话,又拿起月饼和果子吃了下去。晚上睡下后,俩人憋得厉害,怎么也躺不下,东家听到响动后,过去一看,妈呀,俩后生成了直的了。老东家搀着俩人在院里蹓到半夜,各自排泄后总算轻松了,好歹没出意外,庆幸的是第二天俩后生完好如初。早晨老东家热起饺子让后们吃了再走,一后生说:“大爷,我们三天不吃也不饿了”。东家给包了些月饼,拿着满足的工钱,欢天喜地、精神饱满地踏上了归途。他们返家后成了义务宣传员,他们的宣传功不可没,后来家乡增加了不少人口,出生的孩子也逐渐多了起来。

三、学校的发展

1953年,学校的原址房间有限,容纳不了多少孩子。为了扩大教学,在乡负责教育的领导和村支部的主持下,于村子西南边靠上一处建起新学校。片长何世斌,后邱守业。教师先后有:胡之根、王巨成、王长选、武俊山、景永清、李天兵、袁品正等。稍大一点的学生是:王青、马明、张玉祥、赵玉莲、李素芬、张凤兰等,那一年还是执行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五年一贯制《小学教学计划》,所开设的课程是: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共八门课。

1955年,教育部根据前几年的试行情况,制定了《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开设了手工劳动课。当年,我国编写出版了全国通用小学语文和算术教材,1956年,接着出版了自己编写的自然、地理、历史,并在全国通用。我国刚结束战争,百废待兴,所以这些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大纲都是套用前苏联的做法。

在何世斌老师的带领下,全体老师动员全村二、三代适龄儿童和少年们应收尽收,让所有的孩子们都有学上、有书念,家乡的小学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958年,家乡受教育冒进潮流的影响,办起了“红专大学”,占用康清家的院子,学生都是卯都公社南半部的青年,上午劳动,下午上课,校长邱守业,教师:王立善、郑臣、师发、王巨成等(充其量是个形式主义大学)。

四、学校的壮大

1959年,公社教育总长请示政府,打算把卯都南部的几个村庄的初小毕业生都集中到二道渠校统一教学,征得村支部的同意后,学校又搬迁到现校址。实施集中教学,当时的校长:石殿金,教师有:郑臣、师发、要吉武,黄斌、高雪梅、景永清、席高斌等。几个外村和本大队的四个自然村头道渠村、大沟村、北坊村、二道渠村。学生们一下多了好多,六个年级都是满员,凡外村的孩子们一律住校。学校另办食堂,炊事员:十二倾的张二仁、村里的刘通。男女生都是份儿饭。

1962年的事件发生后,除本大队的四个自然村,外村的孩子们都回本村小学继续学习。

1963年,新任校长:张子茂老师,一年级靳长升老师任教,学生王彦、王彬等。二、四年级杨占魁老师任教,学生四年级:张万江、李登旺、岳广等,二年级:赵秀兰、王凤兰、王庆珍等,三、五年级王文老师任教,五年级张艾、二门扣等。六年级武才斌老师任教,学生:常荣、张香、冀生亮等。

没过两年,全部成了单式班,学生逐年增加。

1965年,在村支部王玉山书记的反复请示下,终于说服了乡政府的主要领导,把卯都公社“农业中学”的选址定在二道渠和原小学合办。于是在原小学的东边又征用了两家民院做寝室,前院盖起两间大教室,两个班的中学生80多人。加上六个小学班,每当下课,校园里人声鼎沸、欢歌笑语、好不热闹。

那年的校长:高子胤老师。这位老师工作尽责、为人和善、体贴下属、关心学生。对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紧抓不放,他特别喜好文体活动,自从他调来后,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校纪严明有序,校风求实上进。遗憾的是老人于2019年冬以89岁高龄寿终正寝。老人是我们所有师生最可敬可佩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师。他虽撒手人寰, 但给大家留下无尽的思念和永久的缅怀。

中学一班武才斌老师任班主任兼语文,后闫凯金老师接任。二班田玉老师任班主任兼语文,靳长升老师任两个班的数学。张太顺老师伙管,王文老师任体育,杨占魁老师任全校音乐、美术,后体育也兼任。小学又增加了王桂兰老师(大)、王桂兰老师(小)、杨桂兰老师、武秀清老师。边玉花老师67年调入。

在高校长的领导下,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教学、生活、劳动、文体,校容校貌,各项工作人人争先、同力合作。全校师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精神,蔚然成风。

因为学风正、班风好、制度严、管理善,外地来校求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学校无法容纳。1967年,中学迁到村西的新校址。原小学又恢复了平静。

1971年,新任校长张凯。教师:王文老师、杨占魁老师、解守忠老师(知青)、李忠鹏老师、李登旺老师、张子亮老师等,虽然进入文革的中期,但学校的正常工作一如既往,并未受到多大的影响,这与村里的人文环境有关。大家一直有尊师重教的高尚风气,老师和村民们相处融洽,学校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风。

五、发展中的变化

事物的发展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有的可控,有的不可控。曾有一个毕业多年的孩子深有感触地道出了自己文革中读了五年小学,经历了23位老师,走马灯似的更换老师,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无辜的学生啊!这是当年的教育现状,因为任何人或事都摆脱不了社会,所以不可控。

当时学校的领导权下放到村委会贫协,贫下中农进驻学校并接管领导权。出现了不少裙带关系教师,这部分教师充其量都是些临时户和暂住户,进学校给自己渡了点金,拍屁股走人。最后,还是那些常住户教师不忍心耽误孩子们的学业,努力传授知识,认真授业,严格管理。

六、拆危建新

原来的各间教室都是以民房改造而成。多年失修,檩拖椽断,栈子沤,很危险。

村支部领导曾多次进各个教室查看。为了以防万一,经村两委慎重研究决定,汇报公社教委批准后开始筹备。

1974年开春,从各生产小队抽调了一部分懂行的中青年。后排的六间大教室,两间办公室全部推倒。清空根基,重新用面石砌起90公分高的基础。全部用村里烧的蓝砖一包到底。当时市场上的木料供应非常紧缺,只有拆旧取木、东挪西凑。把拆下来的椽檩经过严格检查,凡可用之材,再次上房。

为了赶在9月15号开学前完工,工人们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毫无怨言。老师们全员上岗,大家和衷共济、同心同德,一把泥水、一块砖,终于在开学后让全校各年级的学生们坐在高大、整洁,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眉欢眼笑地学习。难能可贵啊!同学们,多好的工人,多好的老师啊!

七、高潮再起

1974年秋开学前,校长由田玉老师接任。并新增王彦、王彬,王艾三位老师。在田校长的忙活下,钻天觅缝、寻找时机,通过知青点王永昌书记的关系解决了新教室的门窗用料,又通过各种渠道从化德县买回急需的玻璃,才得以开学后的正常上课,这就是一个有能力校长的作为。

田校长正值年轻气盛,性格争强好胜,办事来厉风行、力求完美。1975年,在征得上级的同意后,和二道渠、十二顷、米家村三个村的大队干部们反复协商后,决定三个大队合办片中,先招初一初二,校址定在二道渠小学。

当时的中小学教师先后有:杨占魁老师、王文老师、张德兴老师、曹丙仁老师、梁国庆老师76年任教、李玉莲老师、屈万林老师、王秀丽老师,王彬老师、刘湧老师一直在北坊校任教。又招聘了初中老师:张胜老师、范忠理老师、史金贵老师、于学森老师、王青老师。王美老师79年调回,王艾老师伙管,吴敏是炊事员。那年各中小学仍然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条例草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书本知识教学,是当时上下协力、齐抓共管的“二基”教学。

学校规模如此之大,但在田校长的领导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为了增加教学经费,还种了十几亩校田,轰轰烈烈地掀起了第二次办学高潮。

1978年,教育部发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时间学工、学农、学军。

这一年,王存态老师接任校长,后又调来闫毓叶老师、姜学青老师、丁果仙老师、杨德贤老师,梁国庆老师担任初一、初二物理并兼任伙管。

1981年秋,我校的片中被撤销,全部并入乡中学,二道渠又成为纯粹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依旧紧张、一如既往。

文革结束后,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升入初、高中也恢复了考试制度。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双基”教学的培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在领导们的带动下,各项工作都搞得风生水起、蓬勃兴旺。

内容连载中,请看中篇......

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平台精选官场小说阅读区,点开”即看:

官场红人

她爱了他二十年,可现在,她就要撑不下去了

权力的较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